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

[作文50+7] No. 22: 永懷高坂教授




高坂知武教授97年的人生歲月中有50年是奉獻給台灣的。雖然他逝世已20年,但他慈祥的笑容卻不時地在腦中浮現,而他「無私」及「喜歡修理東西」的熱情也深深地影響了我。

高坂知武教授是我大嫂的父親,我有幸在參加台大交響樂團期間更加認識他,更有幸在大四及研究所共三年的時間,借住他家三叠塌塌米大的小房間,這三年是我生命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因為我受到他許多的照顧及教誨並且從他身上學習到很多。

高坂教授是台大農業機械工程學系(現為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的教授,服務期間自1930 年至1980年,期間43年為專任,7年為兼任,他對該系早期的建立及發展貢獻卓著,尤以認真教學著稱,被稱為「台灣農機祖師爺」。為了紀念他,該系有一棟建築物命名為「知武館」,而知武館中的402室作為「高坂教授紀念室」展示其一生之教學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紀念室中有一幅由李足新教授所繪製的高坂教授油畫肖像,是由台大交響樂團團友捐贈的。在紀念室中也可看到他當年親自編寫、繪圖,親自刻鋼版並親自油印的講義。

除了農業機械的專長,高坂教授一生鍾愛音樂,他在台大交響樂團拉大提琴。不過他也會拉小提琴、中提琴、低音大提琴,都是無師自通的;此外,他也會彈鋼琴。他是當年台大交響樂團的重要支柱,常見他無怨無悔地為樂團出錢出力,也為團員修理譜架、修理提琴,有時為了修理一把提琴還需先設計製造一個工具來使用;他曾為樂團指揮精心製作堅固的木製譜架,而他和師母的家更是樂團團員的活動場所,舉凡包水餃、開幹部會議、小型合奏都可以很方便地在他家裡進行,師母總是殷勤地招待。樂團需要經費時,他一定慷慨解囊。他對樂團的關愛是無止境的,即便退休後後來返回日本,兩次到台灣時,都要去台大活動中心看看樂器保存的狀況,甚至買了一部除溼機送給樂團。

高坂教授的確是終身學習的典範,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五十歲的年齡開始學中文,此後他可以用流利的中文授課、寫講義、寫信。他在六十歲時為了幫助一位會彈鋼琴的清寒的學生,付他學費請他教鋼琴,結果他可以幫人伴奏甚至指導學生彈奏,我是他的學生之一。他在晚年每天認真收聽英文廣播,讀英文報紙,自嘲像中學生一樣用單字本記下生字。八十八歲那年他信中說:「我最近身體依然健康,自己作菜的技能漸漸發達,已知做菜也是一種研究工作」。

修理東西是高坂教授的嗜好也是他的專長,他除了為台大交響樂團修理過各種樂器,回日本山形定居後,還替山形愛樂交響樂團修理好一把低音大提琴及一雙古老的定音鼓,甚至修理他弟弟耳鼻科診所裡的各種醫療設備;他說:「醫生的觀念裏已經是不可用的廢物,一經我手和我頭腦,就可以變為好好可供於實際工作的新式機械」。對於修理工作的愛好,他的註解是:「世人都為了找放置廢棄物之場地而困惑。可是實際上所謂廢棄物中有不少的好東西,我最有興趣的工作就是沒有人敢去做的修復工作,這種工作真有相似於科學研究的味道」。

高坂教授有敏銳的觀察力及獨特的分析能力,他曾在台北日僑協會會報上發表有關在台回憶的日文散文20篇,經彭添松教授翻譯為中文,台大農業機械工程學系於民國89年出版,書名為「台灣人的生命力」,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看這本書,就好像回到從前,在高坂教授的家,聽他不急不徐地娓娓道來,他在台灣的所見所聞及對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的比較。

多麼懷念在高坂教授家的日子啊!


季眉  2017.9.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