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作文50+8] No. 22: 金廈之旅(四)
今天是金廈之旅的最後一天,所以行程也和前三天一樣,排得相當緊湊。一早用餐後,我們就造訪位於「五老峰山」下的「南普陀寺」。這座「南普陀寺」緊臨「廈門大學」,它是華僑「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4月所創立的,它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由華僑所建立的大學。直到1937年,「廈門大學」才改制為公立大學。在我見到這所依山傍水的廈門大學時,不禁想起在大學教我們「意外保險」這門課的恩師「楊坊山」先生。他就是畢業於這個頂頂大名的廈門大學;他也曾經是廈門大學的足球校隊隊員。楊老師作育英才無數,保險界不少從業人員都是他的學生。我何其有幸,曾經與楊老師共事於「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達七年之久。楊老師教我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讓我終身受用不盡。造訪恩師曾經求學過的地方,難免觸景生情,對這位亦師亦友的恩師,我永懷感激。
「南普陀寺」是供奉觀音菩薩為主,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以前遊客來時還得買門票始得進入寺內,現在可能經營有方,不必購票就可以進入。依當地導遊的說法,「南普陀寺」的觀音菩薩特別靈驗,若香客的祈求應驗時,香客得回南普陀寺還願三次。我想心誠則靈,何需還願三次?也許這就是「南普陀寺」香火鼎盛的原因。
接著我們前往「胡里山砲台」參觀。這是一座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古砲台,砲台中存有「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世界現存最大的280毫米的海岸砲,它的射程可達6460米。整個古砲台分為後山區、營房及戰坪區等三個區域;後山區由於居高臨下,可遠眺廈門的濱海公路及海岸線。大家紛紛在枝葉茂盛的榕樹下消暑及拍照。之後我們轉往戰坪區,那裡有東西兩處砲台,這些砲台是由烏樟樹汁摻和石炭與糯米,再拌和泥沙所建的成歐洲地堡式及明清防禦陣地的半地堡壘。
導遊告訴我們此砲台原先有兩門,但在五零年代的大躍進時期,人們把其中一門拆下來煉鋼。放置砲台的碉堡在國共對峙時,被用做中共對金門心戰喊話的基地;心戰人員在碉堡內工作,巨大的喇叭則設立於山上對著金門。這情景與我們在金門「馬山觀測所」,所見如出一轍,現在西線無戰事,金門廈門均開放觀光,兩岸人民可以享受藉著觀光帶來的財富。
現在僅有的一門砲,據導遊的解說,此砲台自興建後只發射過三次砲彈,其中包含興建後開始的試射,還有一發則是在抗戰時期,擊沈一艘日本軍艦,立下戰功。這門花費白銀5萬兩的砲台,也是清朝晚年洋務運動下的產物,當時的清廷著迷於船堅砲利而無法由內政改革,面對外強的貪婪要求割地賠款,國力耗弱,終於被「孫中山」所率領的的國民革命軍所推翻。
最後我們轉往以前的營房,那裡有依據當時清軍的官兵辦公室及宿舍製作的電動蠟像。導遊說這些唯妙唯肖的蠟像本來可以說話而且能動,但因年久失修,現在只能靜靜地供人觀賞。
很遺憾,由於時間限制,「胡里山砲台」所提供的清軍砲兵操演,我們無法觀賞。接著我們再由廈門「五通碼頭」搭船返回金門「水頭碼頭」,然後我們立即前往「翟山坑道」參觀。這條坑道位於「古崗湖」東南方的「翟山」山腹裡,工兵們從民國50年開挖,歷經5年才完工;這是一條由陸地通往海面的地下坑道,整個坑道皆是由花崗岩開鑿而成。進入坑道後才見到水道,它總長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可容納42艘小艇。這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823砲戰時建造這條坑道的目的是在使我軍運送補給物的船隻避免被共軍砲火攻擊。
四天三夜的金廈之旅,在長榮航空安抵松山機場後落幕。金門因駐軍的減少,當地的經濟轉型成戰地觀光;廈門因停止砲戰也轉型成商業及觀光城市。看來雙方各自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這項工作尚待有智慧和遠見的領導者帶領大家邁向康莊大道。
益堂 2018.9.2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