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作文50+6] No. 33: 同學會珍貴的相聚








很高興在五十五年後再度和大家連繫上了。由於生涯的規劃,在美奮鬥,一直到決定退休後才「自投羅網」,從谷歌處搜尋到我們的部落格。

在麻州住了二十多年後,我們搬到Henderson, NV也有十多年了。九月底我終於結束了生意,從此只管吃喝玩樂,遊山玩水,保持呼吸。如果有需要幫忙的地方,請和我聯絡。

這次參加同學會後,沒想到從麻州的朋友處得知,居然有附小的親朋好友同時參加了同學會。雖然在同學會上見了面,卻不相識,有些遺憾。期望下次的再聚會。


敬群 2016. 11.25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作文50+6] No. 32: 「花開了」是誰?





「花開了」是誰?

我有幸先後得到坤泰與玉媛贈送三本書。其一是景仰名城的「北京二三事」,另兩本是坤泰以「花開了」的筆名翻譯的短篇小說:楚門˙柯波帝的「歡度生日的小孩」和瓦拉迪米˙納布可夫的「飛爾他的春天」。

其下是我節錄「歡度生日的小孩」的結尾文字與原文的對照。

Billy Bob was still in the garden picking roses; by now he had enough for a bonfire, and their smell was as heavy as wind.  Preacher stared at him until he lifted his head.  As they looked at each other the rain began again, falling fine as sea spray and colored by a rainbow.  Without a word, Preacher went over and started helping Billy Bob separate the roses into two giant bouquets: together they carried them to the curb.  Across the street there were bumblebees of talk, but when Miss Bobbit saw them, two boys whose flower-masked faces were like yellow moons, she rushed down the steps, her arms outstretched.  You could see what was going to happen; and we called out, our voices like lightning in the rain, but Miss Bobbit, running toward those moons of roses, did not seem to hear.  That is when the six-o’clock bus ran over her.

比利巴布還在花園裡摘玫瑰,這時手上已有一火炬那麼大把,香氣濃得像陣風。普利屈凝視著他,直到他把頭抬起。他們對望時,雨又開始下了,輕柔的下著,有如海面的水霧,映出一道彩虹。一句話也沒說,普利屈走向前,開始幫忙比利巴布把玫瑰拆成兩個巨大的花束:肩並肩,他們抱著它們,走到路緣。街道對面,儘是鬧哄哄如蜂窩般的講話聲,但是,當芭比小姐看到他們,看到這兩個滿臉是花、彷彿兩個黃色月亮的男孩,她衝下樓梯,張開雙臂。你可以看到即將發生什麼事:我們大聲喊叫,聲音似雨中的閃電,但是芭比小姐,飛奔向這兩個玫瑰構成的月亮,似乎並沒聽見。就在這時,六點那班巴士從她身上輾過去。

坤泰已經離世快兩年了,好人總是令人難忘。

人說與故人神遊,我喜歡一字一句,細細的比較坤泰的翻譯與原文,臆想他如何斟酌每個用字。

弔坤泰


年智 2017.11.19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作文50+6] No. 31:轉載「溫馨的第十六屆畢業55週年同學會」





我們的附小第十六屆部落格很榮幸地轉載黃瓊儀老師在「校園新聞」的大作。請點擊下面的連接,閱讀這篇黃老師的佳作。

 溫馨的第十六屆畢業55週年同學會
 
在給我的電郵中,黃老師提供了這個連接,她還說感謝我的「熱心的協助與聯繫,也很開心與你們共度一天愉快的周末假期。」

我們非常感謝黃老師與我們分享學弟學妹們鍾愛的「校園新聞」對我們五十五年同學會的報導。


益堂 2016.11.15

[作文50+6] No. 30: 同學會






「竹師附小」是我們共同的人生光環,11月1日正式併入清華大學,走入歷史的那天,要不要參加「清華附小」的同學會,曾讓我猶豫。如果不是老同學王正一句話,「没問題,我幫你推輪椅!」這趟第十六屆畢業55周年的同學會,肯定失之交臂。

    兩天一夜的同學會,行走不少路途,幫忙的「推手」有王正、黃益堂、楊年智、高家俊和黃大方。容我道謝再三,人生道路上,我們能如此難得的縁聚,永遠銘記在心。

   
造就「推手」源自三十年前一場幾乎致命的車禍,對方酒駕迎面快速撞擊,三年八次手術後才重新站起來。然後遺症在十年前出現,受害的部位逐漸變形退化,以致於多年來必須仰賴輔具,我的先生則充當首席推手。這個月我第一次帶著輪椅單飛,前往東京探訪我相交五十年的老友。第二趟就是帶著輪椅趕赴畢業55年的同學會。我真的不願只是一隻囚鳥。

    一期一會!讓我深深體會「付出」的不簡單,和季眉談及籌備的過程,有明江、錦華、明岑...不下十來回的研議、交涉、戡察、募款,益堂的協助,才有多方回聚的一天。單單從三班辨識名牌採不同顏色的細心,到臨時報名趕製的貼心,就可以感受籌備的用心!

 
當然,必須一提的是,益堂規劃、帶領我們參觀的「大自然文化園區」。令我驚訝的是台灣又多了一個新興的佛教團體,早在2000年就成立,巨大的建築耗時十一年才完工,低調地對外開放,以致於對「彌勒大道」這個宗教團體,所悉有限。

 
佛教認為這是一個末法時代,釋迦摩尼佛的接班,未來佛就是彌勒佛,華人比較熟知的布袋和尙,就是彌勒佛的化身。「慈」是宗旨,歡喜、有容乃大是修持。因此,園區內有不下百尊以上的彌勒佛,最壯觀的是七十二米高的大佛。

    峨眉鄉盡是好山好水,季眉説,她曾長年品飲當地的「東方美人」茶,自然發酵且清香宜人。近年來這座山區農村開發不少景點,我們用餐的所在「二泉湖畔」就讓我們拍照流連再三。

 
重頭戲是第二天的母校聚會。部落格及臉書上都有精彩的圖文。整個學校的大環境已更新,台灣島水池及校門口的「天下為公」國父銅像還在,三班的紀念石牌落在進門的左下方;「博愛 活潑 志學」是我們獻給學校的最新印記。這回同學會還拜科技通訊之賜,以及活潑里陳明江的努力牽線,海外的同學可以同步接收盛況,網絡時代𣎴可同日而語。

 
午後的同學自我介紹,是又一次認識的開始。博愛里的朱竹麟,費心地把收集來的同學資料,規格電腦化,每位同學的學經歷、就業歷程、退休後生活,製成一頁頁地播放,令人嘆服。活潑里則根據博愛里的規格,依法泡製。這讓志學里的同學有些慚愧,不過,值得安慰的是部落格䇄立至今,得感謝志學里的碧瑤,她不畏常「無米可炊」的勇敢承擔。

   沒想到在介紹同學的當中,還列出「先走一步」的同學名單,三班中已多達二十餘人,歳月真是不饒人啊!

 
下一回同學會何時再相見?五年?太長!三年?兩年?在場的同學舉手表決;就兩年了!由志學里主辦!有人還提議辦一次海外同學會!

   這下可考驗志學里的能力了,望七之年還可以繼續開同學會?就請同學們珍惜、珍重、珍愛難得的緣份了!


鈴嬌 2016. 11.15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作文50+6] No. 29: 在海外觀賞附小五十五年同學會直播






由於工作在身,我無法出席在新竹母校舉行的五十五年同學會,甚感遺憾。在知道當天會有網路直播以後,我就決定11/12那天休假一天,並改變平日的作息,準備「醒著」看五十五年同學會網路直播,因為美東和台灣有十二小時的時差,台灣早上九點就是美東晚上九點。

首先我們要恭喜這次大會完滿成功。讓我們謝謝季眉和諸多籌備委員們在她的領導下,對同學會有非常詳盡的規劃。其中之一就是由明江負責的網路直播。拜科技之賜,距離已不是問題,在新竹附小舉行的同學會,除了戶外的活動,在會議室裡的所有活動,我們在海外的校友都能全程地觀看,電腦畫面清晰,聲音清楚, 宛如置身附小的會議室一樣。

老師們的「健康第一,出外看世界和活得有意義」的叮嚀和指導,充滿了人生智慧並且和世澤提醒我們的--「生得壯、老得慢、病得少、活得好」不謀而合,有異曲同工之妙。同學們自我介紹的投影,也很精彩。大家精采的生活也為「活得好」做了最佳的詮釋和見證。在附小校慶這天舉辦同學會,更有特別深刻的意義。我想今天每個在操場,在家俊和王正拉的「竹師附小第十六屆畢業五十五週年同學會」紅布條後面繞操場一週的同學,內心一定都澎湃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們前一天的「峨嵋湖旅遊」貼心地為孫老師慶生,這是多麼美的一件事。孫老師和黃老師夫婦,鶼鰈情深,在吹熄了生日蛋糕上的蠟燭以後,孫老師許願,並祝大家「健康快樂」。在11/12號那天的同學會上,一如既往,孫老師帶領大家唱著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幾首歌,尤其是孫老師自己作詞和作曲的「上高山」,它溫馨地把時間一下子拉回到了幾乎是一甲子以前的甜美歲月。

我們都很欣慰郭若虛主任、郭達壯老師、孫思嶠老師、黃巧珠老師、蔡武毅老師、謝慈雲老師、和孫光建老師都身體健康。雖然我沒有親自參加畢業五十五年的同學會,但是藉著網路,我在電腦前面,在幾千里以外的費城,用心地觀賞了五十五年的同學會,也分享了大家與會的喜樂。和大家一樣,我永遠以附小為榮。


碧瑤 2016.11.12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作文50+6] No. 28: 巴布·狄倫與四年級生的小學同學會






巴布·狄倫獲
諾貝爾文學獎,論者多推崇他早年參與反戰與民權運動,唱出了時代的心聲,契合時代的脈膊。他駕馭音符、文字,譜出音樂詩篇。其中反戰成名曲「答案能在風中尋」最膾炙人口。

答案能在風中尋

勇士承擔行千里 白鴿重洋尋沙眠 火砲殺戮何時止
我的夥伴啊 答案能在風中尋 答案能在風中尋

山巔亘古終塵土 自由桎梏何時解 無視他顧能幾回
我的夥伴啊 答案能在風中尋 答案能在風中尋

仰首終究見青天 哀嗚嗷嗷何所聞 人命草芥豈能忍
我的夥伴啊 答案能在風中尋 答案能在風中尋

五十五年前,我們小學畢業,大約正是巴布·狄倫嶄露頭角的時間,越戰方興,軍民傷亡日益嚴重,反戰風潮漸起。雖然美軍全年陣亡不及百人,越方軍民傷亡則以萬 計。五年後,美軍全年陣亡數已增至萬人,越方更是傷亡慘重。越戰後期很多傷亡的美軍,都是與我們同齡的青年。越戰前後二十年,最終的陣亡統計是越方百萬, 美軍五萬。

除了美國與南越、北越之外,越戰也有其他的國家參戰,台灣不在參戰國之列,但卻是積極的支援者。我們幾位小學同學的父兄,就在 相關的任務中犧牲。由於越戰增加的物資需求,提升了台灣的經濟規模。在街頭上可以見到駐台美軍人員,也有越戰美軍會到台灣休假。可以想像,許多陣亡越南的美軍,最後一個快樂的週末,也許是在台灣度過的。

「答案能在風中尋」成曲的1963年,正是我們脫離懵懂,探尋新知的時刻。美軍電台同時 是我們學習英語與接觸熱門音樂的所在。極有可能我們是在收音機上,從美軍電台第一次聽到「答案能在風中尋」這首歌,而且由於此曲倍受歡迎,以後還曾收聽了 很多回。受嬉皮風潮的影響,喇叭褲、迷你裙,是我們青澀時期的標準服裝,有時也蓄長髮,自比為嬉皮。

美國的種種,包括當時美國國內的反戰 與民權運動,都是我們成長時期,對世界的認知,以及建立思想與價值觀的重要元素。大學畢業之後的留學潮,部分是起自對美式自由民主的憧憬。出國留學的同學,早幾年在美國的校園裡,還能見到風潮末期的嬉皮。隨後進入職場,同事中有越戰退伍軍人,當時反戰氛圍猶存,與他們談到越戰經歷,大多顧左右而言他。

中美斷交後,中美協防條約終止,美軍離開了台灣。但是台灣與美國的經貿關係未曾稍減。台灣的經濟起飛,提供我們在各行各業,一展所長的機會。我們也都克盡其職,扎實的扮演螺絲釘的角色。我們不同程度的參與保釣運動,衝撞戒嚴,掙脫政治桎梏,多少也是受到反戰與民權運動的啟迪。

我們曾見證了台 灣的錢淹腳目,也遇上今日的停滯。我們看到美國的國勢,在蘇聯解體後,如日中天,而今國力日分,力不從心。相較當年越戰危機的險惡,今日世界裡,經濟、難 民、恐攻、環保的問題,無不迫在眉睫,而各方領袖卻又束手無策。消極者甚或認為理想主義已死,赤子之心,不敵殘酷的現實,但求得過且過。其實文明的進程, 總是充滿險阻,唯有據理力爭,鍥而不捨。「答案能在風中尋」曲中的疊疊問句,不是在哀嘆公義遙遙無期,而是在鼓勵同行的夥伴,公義的追求唯有堅持。

而今我輩同學多已退休。小學六年同班,同學間感情融洽,畢業後雖然分散各地,一直保持連繫。我們走過相互扶持的成長歷程,分享收穫的喜悅,珍惜相知的緣份, 而今更增多了一層從容。同學會即將舉行,同學們期待五年一度的重逢喜悅,也要恭賀陪伴我們成長的巴布·狄倫實至名歸,歷久彌新。


年智 2016.11.8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作文50+6] No.27: 母校改名為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新竹教育大學在十一月一日正式走入歷史,與清華大學合併更改為「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原新竹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也因併校更名,正式揭牌為「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我們的母校已簡稱「清華大學附小」。

當天竹大附小舉行兩校合併慶祝會與校門口的揭牌典禮,我很榮幸被溫儀詩校長邀請以校友代表身份一同參與此次盛會。

整個活動分兩階段,第一階段是開幕與表演活動,在活動中心二樓舉行,第二階段是在校門口的揭牌儀式。進入活動中心二樓,看到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們皆席地而坐,來賓坐在兩旁,與會貴賓有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清華大學副校長周懷樸、新竹教育大學校長陳惠邦、附小三位前校長鄭淵全、孫瑞鉑、廖經華、附小退休老師(其中我只認得孫思嶠、黃巧珠、杜成鈺三位)。慶祝會由清華大學一位男學生與附小一位女學生共同主持,活動內容包括介紹貴賓、清大賀陳弘校長致詞、附小溫儀詩校長致詞、接著是「大手牽小手~音樂饗宴」,先由附小合唱團唱「A Jubiliant Song」,接著由清華大學愛樂銅管五重奏演奏「小號志願軍」及「夜來香」兩首曲子,最後是致贈禮物,清華大學校長致贈學生代表清華小書包,附小謙恭里蕭輔辰同學致贈清華大學他的版畫作品,附小校長則贈送附小的學生創作集。整個慶祝會四十分鐘完成,簡單隆重。

第二階段是在附小校門口由賀陳校長、溫校長及附小歷任校長共同揭牌合影,學生們大都回教室上課,僅合唱團團員參與。

十一月一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清華大學賀陳校長致詞時說未來附小與清華資源共享,清華大學可以在科學教育、全球化方面提供協助,使學生視野更寬廣。附小溫校長則說,十一月一日有三個一,第一個「一」代表兩校合而為一,第二個「一」代表兩校成為一個團隊,第三個「一」代表兩校會有很多精彩的第一次,例如今天的兩位主持人是來自兩校。


願母校校運昌隆,培養出更多傑出的學生造福人群!


季眉 2016.11.6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作文50+6] No. 26: 竹師附小第十六屆畢業五十五週年同學會通知


各位同學:

竹師附小第十六屆畢業五十五年同學會即將於本月十一、十二日舉辦,我們的老師郭達壯、郭若虛、陳瑞嫦、蔡武毅、謝慈雲、孫思嶠、黃巧珠、孫光建都將與會。預計參加峨嵋湖旅遊32人、附小同學會58人、龍鳳食堂聚餐51人。兩天的「集合時間」、「行程」、「收費」皆略有變動,請參考下面最後版本的行程表。

竹師附小第十六屆畢業五十五週年同學會籌備小組 敬上 2016.11.3



竹師附小第16屆畢業五十五週年同學會行程表(最後版)

(一)旅遊活動

日期:105年11月11日(星期五)

集合出發時間:9點 (原訂9:30)

集合地點: 新竹市政府前廣場 (新竹市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口)

收費:每人450元 (原訂600元)

聯絡人:黃益堂和陳明江的聯絡電話請參考您剛收到的電郵。

預計抵達目的地時間:10點到達彌勒大道「大自然文化世界園區」,將請專人導覽(10:00~11:30)

11點30分 遊覽細茅埔吊橋

12點 「二泉湖畔咖啡民宿」餐廳用餐(峨嵋鄉湖光村十二寮21之6號037-603158)(原訂「湖畔人家」餐廳)

2點 峨嵋湖環湖(自由參加)

3點 十二寮休閒農業區和「三學蘭若」(山中的佛寺)

4點 前往北埔老街

5點 返新竹

(二)五十五週年同學會活動

日期:105年11月12日(星期六)

8:20 在附小第二會議室集合 (原訂7:50)

8:30 拉紅布條繞操場,繞場後隨即回會議室,不參加在操場舉行的校慶典禮

9:00~12:00 報到(第二會議室) (原訂演講廳)

同學會開始

老師們致詞

唱歌(校歌及小學所教歌曲,由孫思嶠老師教唱)

播放老照片

11:30~12:00 刻字石頭前的慶祝儀式

拍大合照

12:00~13:00 營養午餐(第二會議室)

12:00~14:00 開放視訊供未能參加同學使用(第二會議室)

14:00~16: 00 同學簡短介紹近況(第二會議室)(各班由一位主持人負責)

16:00~16:30 討論

16:30~17:30 遊校園

17:30 在附小附近的「龍鳳食堂聚餐」(林森路270號03-5222677)

收費 每人600元


部落格編輯小組 2016.11.3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作文50+6] No. 25: 附小台灣水池的新立告示牌






附小第十六屆全體同學衷心感謝母校把服從里2014年的錯誤台灣島水池告示牌拆除,並且豎立了一塊新的、正確的、忠於校史的告示牌。我們要感謝母校的大力資助,服從裡學弟學妹們的合作。當然我們也要感謝所有為「不容青史成灰燼」這件事努力和付出的師長和同學們。

在「不容青史成灰燼: 為附小『台灣島水池』的起源澄清」這篇部落格裡,我們詳細地敘述了事情的原委,我們要讓所有附小的師長和同學們知道當年台灣水池建造的真相。在第十六屆的師長和同學們同心協力下,才能使這件讓台灣島水池建造的真相還原這項艱鉅的工作得以圓滿完成。

我們要特別感謝王贊儒老師的大力幫忙,提供當年台灣島水池上面的景觀模型和當年的「學校與家庭」。我們非常感謝季眉同學的領導有方,她負責和校方聯絡,居中協調;和校方協商如何把台灣島水池的真相還原。此外,我們要感謝益堂同學的不畏艱難,造訪台灣水池的原設計者王老師,並收集五十多年前的「學校與家庭」有關台灣島水池建造的資料,用以佐證,直到水落石出。他更屢次到學校與主事者會談,秉持真理只有一個的信念,不妥協地據理力爭。也謝謝碧瑤把益堂搜集的台灣島水池的各種資料整理彙集成文,讓文字說話。我們也非常感謝明昭同學提供的照片。這張照片是明昭的父親在民國五十年七月二號,第十六屆附小畢業典禮那天,為愛女和其他三位同學(復華、鈴嬌和治美),在台灣島水池前拍攝的合照。在人證、物證以及文字和照片的佐證下,鐵證如山,沒有辯論的空間,台灣島水池建造的真相得以還原。最後,我們要感謝益堂為新的告示牌寫的初稿和碧瑤的最初校稿,我們更要感謝世澤同學以無比的國學功力,把新的台灣島水池的告示牌言簡意賅地完美呈現。當然我們也要感謝第十九屆的學妹和學弟們,在學校與他們溝通後,決定尊重史實,同意把2014年服從里豎立的台灣島水池告示牌拆除。校方這才著手進行新的告示牌的豎立,台灣島水池的真相終於得以重現。

附小第十六屆的同學們同心協力,共同完成了他們為台灣島水池真相還原的使命,得以告慰同學、校友和在天上的老校長,特以此文為記。

謝謝大家的努力,我們都以附小為榮。



部落格編輯小組敬上  2016.11.2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作文50+6] No. 24: 不容青史成灰燼: 為附小「台灣島水池」的起源澄清




I.  為何要澄清「台灣島水池」的起源?
  • 2014年服從里豎立的「台灣島水池」的告示牌文字記錄與事實和校史不符。
  • 「台灣島水池」是於民國四十九年由王贊儒老師設計的。
  • 「台灣島水池」是於民國五十年一月開工,該年第十六屆同學七月畢業時贈送四週圍的鐵欄杆,使「台灣島水池」更加安全美觀。 
  • 「台灣島水池」是所有第十六屆校友們和老師們的共同記憶。
附小的校史不容有任何錯誤,請把現有的告示牌拆除,以免混淆視聽,把錯誤的校史傳諸於世,因為我們不容青史成灰燼!

II.  三位附小同學發現「台灣島水池」告示牌文字的錯誤
2016年3月底, 三位第十六屆的附小校友李季眉(活潑里)、黃益堂(博愛里)和湯明昭(志學里)造訪母校。他們吃驚地發現「台灣島水池」的告示牌的敘事嚴重與事實和校史不符。

III. 服從里同學對「台灣島水池」歷史的認知和瞭解完全錯誤。他們於2014所立的告示牌敘述也不正確:
竹大附小(前身為竹師附小)長年來一直被公認是台灣基礎教育的大火車頭,也是全台第一所實施民主與自治的學校。 校園設「自治市」,班級以「里」稱之,市長、副市長、里長及鄰長等各級學生幹部皆以選舉方式產生,校園裡洋溢著尊重、互信的民主氛圍。民國五十一年,為設置社會科學學習園地,校方特闢眼前這塊土地,由三年至六年各里同學腦力激盪、展現創意,利用里民大會時間討論原地設立建議方案,然後各里推派代表向校方提案,並在遴選會議上進行口頭報告;最後校方以民主方式決議,設置「台灣島水池」作為台灣地理及人文環境的學習園地。是此,眼前這座「台灣島水池」,堪稱竹大附小對台灣民主運動啓蒙與創意啟發教育之貢獻的最佳見證者,特立此碑,勒石銘記。
                                                                                  竹師附小第十九屆服從里畢業校友敬上
                                                                                  2014.11.8

IV. 王贊儒老師設計和監工「台灣島水池」的修建

黃益堂同學是附小第十六屆博愛里的校友。他於2016年5月6日下午拜訪了王贊儒老師,一來邀請王老師參加2016年11月附小第十六屆的同學會,二來確認王老師是寶島水池的設計者。
  • 王老師確認他就是附小「台灣島水池」的設計者無誤。
  • 王老師也是當年「台灣島水池」的監工者。
  • 王老師娓娓道來道來當年建造「台灣島水池」的始末。原來當時校長室前為倉庫,頗有礙觀瞻。為配合讓學生認識台灣,校方把倉庫拆除,在原地闢建了一座水池,池中設寶島,島上依各縣市特色放置模型,如新竹東門城、台中公園、左營春秋閣、八卦山大佛等。另外,又加裝燈泡和設置噴水裝置。當時王老師對水池旁所種植的樹木,還考慮要種植不要落葉的樹木,不必時常要清掃落葉,讓水池的維護容易些。
  • 王老師對「台灣島水池」的設計煞費苦心,他不但親自製作台灣島的模型,還特別把台灣島用鏤空的設計,一來減輕台灣島的重量,以節省材料;二來讓魚兒和烏龜們有躲避風雨和棲息的地方。
  • 這座「台灣島水池」處處有王老師精心設計的痕跡,王老師在五十多年前就有環保和為學校節約的情懷,令人肅然起敬。
  • 以前在總務室任職的職員張素馨女士,在一次附小退休人員聚會時,向王老師提起寶島水池是王老師的大作,並非第十九屆學生們的創意。
  • 民國五十年十二月十八日的校刊「學校與家庭」在「校景一瞥」的標題下, 張秀蓉老師所寫的文章很明顯地勾勒出「台灣島水池」的面貌。

    V. 摘要: 台灣島水池」的誤解和真相
         A. 對「台灣島水池」的誤解:
    台灣島水池不是第十九屆服從里同學所聲稱是「由三年至六年各里同學腦力激盪、展現創意,利用里民大會時間討論原地設立建議方案,然後各里推派代表向校方提案,並在遴選會議上進行口頭報告;最後校方以民主方式決議,設置『台灣島水池』作為台灣地理及人文環境的學習園地。」
   
       B.  台灣水池的真相
  • 根據當年的《學校與家庭》「台灣島水池」於民國五十年一月開始建造。
  • 第十六屆校友於民國五十年七月,在水池完工後,贈送學校水池欄杆一套。此事也 可以 在《學校與家庭》裡得到應證。
  • 台灣島水池不是第十九屆同學「腦力激盪」的產品。
  • 目前的「台灣島水池」前的告示牌所記載的敘事與事實和校史不符。
  • 當年的「學校與家庭」詳細記載了「台灣島水池」建造的歷史,白紙寫黑字,鐵證如山,沒有辯論的空間。
  • 「台灣島水池」的設計者,王贊儒老師,確認他就是設計者,也是監工者。
  • 王老師的家裡至今還保留了當時「台灣島水池」上幾個景觀模型。
  • 如此人證物證都已經齊全,「台灣島水池」的起源與建造真相大白,請把「台灣島水池」的真相還原。

VI.  第十六屆全體校友對校方的訴求:
  • 所有第十六屆的同學和仍然健在的老師都確認「台灣島水池」是在民國五十年建造,並非第十九屆同學聲稱是他們「腦力激盪」的成果。
  • 不是第十六屆的校友要與學弟妹爭什麼,是「不容青史成灰燼」,我們要向歷史交代,附小的校史不容歪曲。
  • 第十六屆全體校友懇請校方把現有的「台灣島水池」前的告示牌拆除,我們將無限感激校方的德政。
VII.  文字 《學校與家庭》和圖片的佐證:
    1. 陳校長就職五年的建樹:



   2. 陳校長就職五年的建樹的《學校與家庭》提到「寶島水池」


  3. 《學校與家庭》提到「寶島水池」的細節:


 4. 博愛、活潑、志學三里民國五十年為六年級。服從里為三年級。服從里的同學們應該知道,「寶島水池」是他們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建造完成。


  5. 王老師家保存的超過五十年的台灣景觀模型。



6. 民國五十年第十六屆的畢業典禮在七月二號舉行,志學里湯明昭的父親,為愛女和其他三位同學,在台灣島水池前,攝影留念。這張珍貴的照片,明確地顯示,台灣島水池在民國五十年七月,已經修建完成。照片說話了,至此台灣島水池修建的真相大白,有照片為證。

                          左起:活潑里的王復華、志學里的吳鈴嬌,湯明昭和陳治美


部落格編輯小組     20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