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作文50+6] No. 28: 巴布·狄倫與四年級生的小學同學會






巴布·狄倫獲
諾貝爾文學獎,論者多推崇他早年參與反戰與民權運動,唱出了時代的心聲,契合時代的脈膊。他駕馭音符、文字,譜出音樂詩篇。其中反戰成名曲「答案能在風中尋」最膾炙人口。

答案能在風中尋

勇士承擔行千里 白鴿重洋尋沙眠 火砲殺戮何時止
我的夥伴啊 答案能在風中尋 答案能在風中尋

山巔亘古終塵土 自由桎梏何時解 無視他顧能幾回
我的夥伴啊 答案能在風中尋 答案能在風中尋

仰首終究見青天 哀嗚嗷嗷何所聞 人命草芥豈能忍
我的夥伴啊 答案能在風中尋 答案能在風中尋

五十五年前,我們小學畢業,大約正是巴布·狄倫嶄露頭角的時間,越戰方興,軍民傷亡日益嚴重,反戰風潮漸起。雖然美軍全年陣亡不及百人,越方軍民傷亡則以萬 計。五年後,美軍全年陣亡數已增至萬人,越方更是傷亡慘重。越戰後期很多傷亡的美軍,都是與我們同齡的青年。越戰前後二十年,最終的陣亡統計是越方百萬, 美軍五萬。

除了美國與南越、北越之外,越戰也有其他的國家參戰,台灣不在參戰國之列,但卻是積極的支援者。我們幾位小學同學的父兄,就在 相關的任務中犧牲。由於越戰增加的物資需求,提升了台灣的經濟規模。在街頭上可以見到駐台美軍人員,也有越戰美軍會到台灣休假。可以想像,許多陣亡越南的美軍,最後一個快樂的週末,也許是在台灣度過的。

「答案能在風中尋」成曲的1963年,正是我們脫離懵懂,探尋新知的時刻。美軍電台同時 是我們學習英語與接觸熱門音樂的所在。極有可能我們是在收音機上,從美軍電台第一次聽到「答案能在風中尋」這首歌,而且由於此曲倍受歡迎,以後還曾收聽了 很多回。受嬉皮風潮的影響,喇叭褲、迷你裙,是我們青澀時期的標準服裝,有時也蓄長髮,自比為嬉皮。

美國的種種,包括當時美國國內的反戰 與民權運動,都是我們成長時期,對世界的認知,以及建立思想與價值觀的重要元素。大學畢業之後的留學潮,部分是起自對美式自由民主的憧憬。出國留學的同學,早幾年在美國的校園裡,還能見到風潮末期的嬉皮。隨後進入職場,同事中有越戰退伍軍人,當時反戰氛圍猶存,與他們談到越戰經歷,大多顧左右而言他。

中美斷交後,中美協防條約終止,美軍離開了台灣。但是台灣與美國的經貿關係未曾稍減。台灣的經濟起飛,提供我們在各行各業,一展所長的機會。我們也都克盡其職,扎實的扮演螺絲釘的角色。我們不同程度的參與保釣運動,衝撞戒嚴,掙脫政治桎梏,多少也是受到反戰與民權運動的啟迪。

我們曾見證了台 灣的錢淹腳目,也遇上今日的停滯。我們看到美國的國勢,在蘇聯解體後,如日中天,而今國力日分,力不從心。相較當年越戰危機的險惡,今日世界裡,經濟、難 民、恐攻、環保的問題,無不迫在眉睫,而各方領袖卻又束手無策。消極者甚或認為理想主義已死,赤子之心,不敵殘酷的現實,但求得過且過。其實文明的進程, 總是充滿險阻,唯有據理力爭,鍥而不捨。「答案能在風中尋」曲中的疊疊問句,不是在哀嘆公義遙遙無期,而是在鼓勵同行的夥伴,公義的追求唯有堅持。

而今我輩同學多已退休。小學六年同班,同學間感情融洽,畢業後雖然分散各地,一直保持連繫。我們走過相互扶持的成長歷程,分享收穫的喜悅,珍惜相知的緣份, 而今更增多了一層從容。同學會即將舉行,同學們期待五年一度的重逢喜悅,也要恭賀陪伴我們成長的巴布·狄倫實至名歸,歷久彌新。


年智 2016.1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