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作文50+6] No. 95: 南美洲之旅(十二) - 復活節島




要到南太平洋隸屬智利的「復活節島」,需由智利首都「聖地雅哥」搭飛機前往那裡。由於來往這兩地的飛機是每兩天才有一次航班,所以到「復活節島」旅遊,至少要三天兩夜。若是由「大溪地」前來,航機一星期才有一班,那就要停留一星期。雖然交通如此不便,但是因爲這風光明媚的小島有無數神秘的「摩艾雕像」聳立於此地,因此吸引了很多觀光客來此探索。

「復活節島」的面積不大,只有17平方公里,它是在1722年由荷蘭的探險家「雅可布羅赫芬」在太平洋的巨浪中,發現這島嶼上有許多倒塌的巨大石像,因為發現的當天是復活節,所以就稱此地為「復活節島」。

我們到了「復活節島」用完中餐,當地導遊立刻帶我們前往Vinapu, 只見許多「摩艾雕像」倒塌在地,不見有豎立的「摩艾雕像」。導遊一面引導我們參觀這些「摩艾雕像」,一面介紹和解說「摩艾雕像」的由來。導遊告訴我們,這些「摩艾雕像」多數為一體成型,整體是由一塊大石頭雕刻出來的。這些「摩艾雕像」,據他們祖先的說法,他們是「波利尼西亞」人的後裔,波利尼西亞人善長航海,每個族長皆有為他的族人尋找新土地的使命,他們習慣就地取材,為去世的祖先,或代表家族的地位的象徵,豎立「摩艾雕像」。他們認為「摩艾雕像」能用首領的靈力,來保祐這個島,讓它風調雨順。

這些「摩艾雕像」為何倒塌在地上?依據他們的口述歷史,這島上的居民人口最多時,曾經達兩萬多人。因建造「摩艾雕像」是在火山採礦區,大多數生產於「拉諾拉拉庫」(Rano Raraku)。島上的人在此區花費多年,雕刻成像後,再利用圓木把雕像搬運到海邊豎立,因此耗盡了大量的木材。樹木的砍伐,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環境生態,當森林耗盡時,土壤就變得貧瘠,造成沒有農作物的生產,加上族群的械鬥及被秘魯人抓去當奴隸,「復活島」人口最少時,只剩下一百五十人左右。族群械鬥時,往往將對方象徵權勢的「摩艾雕像」推倒。在外國的探險家來到此處時,發現沒有一座摩艾雕像是豎立的。經過考古學家及地質學家的認鑑定,有些「摩艾雕像」由於年代過於久遠,經不起扶起,因為擔憂扶起雕像會造成損毀,所以有的雕像就讓它自然的躺在那裡,這也是一種歷史的見證。

接著,我們前往一個叫 Akivi 的地方,只見7座「摩艾雕像」排成一排,有的摩艾的耳朵是長耳,有的是短耳。依照他們的說法,長耳的人是統治階級,短耳的則是普通百姓,另外,這些「摩艾雕像」的頭上帶著「普卡奧」,這是用紅色火山岩做成的帽子,首領的帽子與一般人的帽子有不同的形式。

隔天我們到Rano Raraku 看到許多未完成的「摩艾」,何以未完成? 考古學者認為,當森林耗盡,沒有木材運送這些巨大的雕刻石頭,所以「摩艾」只能雕刻到一半就無法繼續下去。接著我們到Tongarki 。這裡豎立的15尊摩艾雕刻均面向陸地,他們相信「摩艾雕像」能保佑島上的居民。導遊又分別帶我們到有五尊摩艾的Tahai, 及具有神秘力量的石頭,它象徵世界的肚臍。在這神秘力量的肚臍石頭附近,有一尊全島最大的摩艾石雕,可惜它已經倒塌,這個摩艾石雕,據說是一位有錢有勢的人在出海後,可能遭遇海難一直未歸,他的太太希望先生能找到回家的標誌,所以特別建立此摩艾石雕。這真是一個感人的故事。

離開復活節島的早上,導遊帶我們到島上三個火山口之一的 Volcan Rano Kau參觀。這火山口充滿了水,是島上的水源地,水面佈滿了綠色植物,臨海的一面,已被風化,缺了一大塊。在火山口的附近有個懸崖,這個地方,就是過去島上的各族的首領,選派一位勇士參加鳥人競賽之所在。

競賽者必須由懸崖爬下,到海邊,再游泳到約1500公尺遠的小島取鳥蛋,誰能以最快速度,取回完好未破的鳥蛋,那人就是當年的勇士。懸崖邊築有小屋,供祭師住於此地,來觀察是否野鳥已在對面小島生蛋,此外,祭師還利用日規觀察比賽的時間是否適合。由於上下懸崖相當危險,加上海洋上的洋流湍急和鯊魚的攻擊,造成不少人傷亡,所以島民現在已經把這個競賽取消。島上許多文物流落國外,我們雖然只在「復活節島」停留短短的三天,但充分享受了慢活的樂趣。然而島上歷史的演進,實在令人發人深省。

益堂 2017.6.22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作文50+6] No. 94: 南美之旅(十一)-- 智利聖地牙哥





由「阿雷斯納斯角」(Punta Arenas) 飛抵「聖地牙哥」(Santiago,  Chile) 大約需4小時20分的航程,我們抵達「聖地牙哥」已是下午3點半,雖非日正當中但還是炎熱無比,讓原在智利的最南端飽受南極冷風的我們,一時感受到夏天的酷熱。智利這全世界最狹長的國家,同個時段,由於緯度的不同,氣候的呈現卻有不同的差異,所以我要提醒大家,旅遊智利時應特別準備不同季節的服裝,避免著涼或受熱。

到了「聖地牙哥」,當地的導遊是由中國大陸來的留學法國的東北人,他在學成後,就轉往智利居住謀生。他首先帶我們到「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 參觀,在廣場內立有一騎馬的將軍銅像,這是紀念西班牙遠征者「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Perdro de Valdivia) 的銅像,原來西班牙在1540年由他率領150名西班牙士兵,由秘魯南下,擊敗印加帝國而征服了智利,這麼少的人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真是不可思議。

智利人在斜對角另設立一尊印地安人的石雕像,這是為紀念與追溯印地安先民而立。廣場四周有中央郵局大樓、以前是西班牙總督府改建而成的「國家歷史博物館」、以及智利最大的教堂聖「法西斯大教堂」;這教堂建於18世紀,內部為巴洛克式建築,莊嚴華麗。廣場上有不少街頭藝人表演,吸引遊客圍觀,此時我們見到有警察騎馬巡邏,聽導遊說最近治安不是很好,搶奪或扒手竊取財物時有所聞,要我們小心謹慎,保管好皮包,讓我們惶恐不安。尤其走在Ahumada街徒步區時,兩旁商店林立,遊客如織,穿梭其中更是小心翼翼。走過8條街到了「莫內達宮」,這是現今的總統府,它原建於1784年,當初為鑄幣廠,到1846年才改為政府辦公地點,前有大廣場,廣場四周國旗林立,大幅智利國旗飄揚,甚為壯觀,此外他們國家歷任總統的銅像也矗立在廣場四周,供人瞻仰。

隨後我們驅車前往「聖基督峰」(Cerro San Cristobes), 這座山座落於聖地牙哥城市的中央,沿途經過充滿波西米亞風情的「貝拉維斯塔」(Belkavista)區, 這區遍佈小酒館和酒吧,經過皮歐諾諾這條街時,天還沒有黑,就見到不少遊客已經入坐於餐廳門口所擺設的桌椅,因這是熱門的夜間景點,太晚到可能沒有座位。這樣的街景,對我們來說又是一種新的見識。到了「果波里肯廣場」(Plaza Caupolican),由此搭纜車到山頂,觀看「無原罪聖母」雕像 (Virgende de la Inmaculada Concepcion), 這聖母像高14公尺,是這座山的地標,在高8公尺的基座底部有一座教堂,我也不免隨俗地進去感受一下上蒼的恩典,並祈禱我們旅程平安順利。

在這制高點可俯瞰整個「聖地牙哥」的市區,視野遼闊,讓人心曠神怡。此時見到不少騎自行車的年輕人,環山而上,真是佩服這些勇腳,可惜我是參加旅行團,無法嚐試以騎自行車的方式挑戰此聖基督峰。這時天色漸漸晚了,我們就坐纜車而下,纜車原要在半途停車,讓在半山腰參觀動物園的遊客可搭乘,因沒有遊客,攬車就直奔而下。這又是一種不同的新體驗,想到明天一早要搭機前往「復活節島」就讓我們興致勃勃的期待。

益堂 2017.6.19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作文50+6] No. 93: 南美洲之旅(十)-- 阿雷納斯角





從「百內國家公園」內的旅館,到國家公園的外圍,就需要花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沿途又見 "Nordenskjold Lake" 和 「莎米安圖湖」(Sarmiento Lake)一路欣賞湖光山色和錦繡田野。有時湖畔可以見到難得的紅鶴和倒影在湖泊中,遠處白雪皚皚的山峰;有時湖面呈現陽光所照射而成的黃金大道,這種美麗的景色以往只有在 Discovery 所拍攝的影片中才能見得到,現在居然能親睹這絕世美景,真是三生有幸。

在我們離開之前,領隊特地安排參觀「米洛頓洞穴」(Milodon)。這個洞穴是在1895年由一位德國的探險家 Herman Eberhard 先生 所發現的;它是一個內凹200公尺的大洞穴。他在這個洞穴裡找到南美洲特有的「大樹獺」(Milodon) 的皮囊及其他巨型動物的化石。從洞穴售票處的標示,我們又得知,除了一個主要的大洞穴外,還有另外兩個較小的洞穴,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參觀主要的大洞穴。

在往洞穴沿途,設有步道,行走相當方便;步道旁也有解說圖文,說明原住民如何在冰河時期,隨著捕獵的動物遷徙;他們相信這些原住民來自亞洲,渡過白令海峽,由北美洲慢慢往南遷徙至此。走到步道的盡頭,巨大無比的洞穴就在眼前。目前洞穴內空無一物,據當地的導遊說,洞穴內原有的化石全為由歐洲來的考古學家挖掘帶回歐洲各國研究,這種掠奪竊取的行為在南美洲比比皆是。洞穴外只見一隻張牙舞爪的「大樹獺」模型,供人拍照。

我們原本接著要前往 Pinguinerr 處的 Otway 海灣觀賞麥哲倫企鵝。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之間,麥哲倫企鵝群,會到此區域的沙灘或灌木邊挖洞,埋下企鵝蛋,進而孵化成企鵝。但當地的導遊說,近來常發生野狗攻擊企鵝的個案,因此企鵝遷徙到 "Faro Isla Magda Lena",若要到此處需坐7個小時的船才能抵達。因此觀賞企鵝的行程只好無奈地取消。大自然生存環境的變化,往往影響到動物族群的興亡,由此可見一斑。

到了瀕臨麥哲倫海峽的「阿雷納斯角」,領隊特別解釋,因為由「百內國家公園」要到智利的首都「聖地牙哥」,只有往南走,到「阿雷斯角」才有機場,可見要到「百內國家公園」真是一趟不容易的行程。

由於此地礦產豐富,因而帶來了前來採礦的人潮,例如,銅礦、鐵礦和石油等礦物。在巴拿馬運河未開通前,從歐洲開船,越過大西洋前往太平洋,為了避免穿越「好望角」附近的惡劣氣候,航行的船隻都採行駛「麥哲倫海峽」以節省時間,而且此處的海面也較為風平浪靜,所以「引水人」這個行業也曾興盛一時。但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後,使智利許多港口轉趨沒落,繁榮的景象不再。

到了這裡,我們即前往「麥哲倫博物館」參觀,這博物館典藏了不少當地的動植物標本、印地安人的手工藝品及當初傳教士如何教導印地安人織布和白人用酒交換皮草的蠟像。博物館的對面有個公園,園內豎立著「麥哲倫」的銅像供人瞻仰。

當晚我們住進Casino Dream Punta Arenas , 此旅館設有賭場,但旅館旁的海岸聚集許多鸕鶿,卻更吸引我們前往那裡拍照。

此日正值西洋情人節,領隊特地在旅館餐廳訂了套餐,還貼心地準備了飯前的香檳酒和用餐時的的紅酒和白酒,更備了飯後酒,讓我們所有的團員在美酒佳餚的浸潤下都嗨起來,渡過一個難以忘懷的情人節。





益堂 2017.6.17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作文50+6] No. 92: 南美洲之旅(九) -- 智利百內國家公園




由阿根廷進入智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由於智利政府要保護其國內的農產品,對任何水果,甚至動物的手工藝品,皆不准旅客攜帶入境。所以我們要進入智利,在海關就花費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接受檢查。通過海關後,我們就趕緊在附近的餐館吃中餐。然後即前往嚮往以久的「百內國家公園」。

「百內國家公園」(Torres de Poine National Park)於1970年被智利政府劃為國家公園,1978年它被「聯合國文教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此國家公園面積達2442平方公里,曾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50個人生必遊景點之一,也被「孤獨星球雜誌」評選為全球最佳多日徒步旅行的地點。

「百內」是印地安語「藍色的塔」的意思,此地雄偉壯觀的「三塔山」是這裡最為顯著的地標。這個「三塔山」經常為雲霧裊繞,忽隱忽現,氣象萬千。我們抵達國家公園外的Rio Serrano Hotel時, 雖然天色尚未轉黑,但光線不夠,已無法拍出很美的相片。只有期待隔天能有好天氣,讓我們成為幸運兒,才能窺視「百內三塔山」的盧山真面目。

睡到半夜三點,我竟然被屋外的雨聲所吵醒,心想千里迢迢竟碰上壞天氣,開始祈禱好天氣能眷顧我們。一早出發,導遊還要我們帶雨俱以備不時之需,沿途還下著毛毛雨,遊覽車行駛著,只見「百內國家公園」內遼闊的草原和寶藍色的河流,高山覆蓋著白雪,河流上隱約可見到冰山,樹木林立,這真是幅員廣大,內涵豐富的景色。此時我們的司機突然停下車子,導遊也要大家往窗外看,原來有一隻瀕臨絕種的馬駝鹿,這是一種野鹿,依司機及當地的導遊表示,他們也沒看過這種馬駝鹿在公路旁吃草,這是非常難得的際遇,讓我們興奮不已! 當我們到了「格雷湖」(Grey lake) 附近時,已經雨過天晴,祈禱的好天氣應驗了,我們真是幸運兒!


我們下車前往「格雷湖」,走在森林步道,經過吊橋後,再穿越森林步道,經過湖邊的沙灘,此時所見的湖色竟然是灰色,原來冰山所溶化的水,經過山壁帶來礦物質使得水呈灰色。遠處竟然有藍色的浮冰飄浮於湖面上,讓我們雀躍萬分。大家就走在湖水旁的石礫步道上,一邊觀賞湖水及遠處的山景,一邊照相。這石礫步道看來不遠,但鬆散的石頭使行走不易,讓我們吃盡了苦頭。好不容易走到藍色浮冰之前,欣賞這奇妙的浮冰,這應該是地球暖化所造成的吧?

接著我們前往 "Salto Grande" 瀑布,哇!下車後,短短的1500公尺的距離, 讓大家猶如走在10級的大風下,頂著迎面而來強風,一步步前進著,好不容易到瀑布頂端,我們想要拍照,卻是一件不易的工作,因為拍照的人與被照的人均無法站穩,更別說要拍照了。

千辛萬苦完成拍照後,我們欲返回車上,發現在大風吹襲下,被風吹到舉步維艱,不時提心吊膽,深怕被風吹走呢!

內人在這兩個行程中,展現了無比堅強的意志力,因而能完成這艱鉅的行程,確實不易,特別記下這段文字,對她表現的毅力,表示欽佩之意!

在返回旅館途中,不時見到許多南美野生的羊駝 guanaco, 散佈於草原吃草,見到一群羊駝聚集一起吃草,我們要求導遊讓我們下車拍照,大家近距離下拍照,拍得不易樂乎! 也讓我們這百內公園之旅增添不少樂趣。




益堂 2017.6.15

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作文50+6] No. 91: 南美洲之旅(八) -- 阿根廷 加拉法提





由「布誼諾利艾利斯」到阿根廷南部的「加拉法提」大約需往南飛行4個小時,由飛機上俯瞰下方,只見一遍荒蕪,沒有任何樹木,看到的是土耳其藍的河流。詢問導遊才知,我們已到了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此地終年低溫,風勢強勁,在這種惡劣氣候下,植物很難生存。

我們到這裡最主要的目的,是前往「聖卡拉法特(El Calafate)冰河國家公園」參觀「莫雷諾大冰河」及搭船遊「阿根廷湖」。

到了「莫雷諾大冰河」,我們見到一個顯然是冰山的龐然巨物,它寬約5公里,目視的長度約14公里,但資料顯示,它的長度應該有30公里,高度約70公尺,但在水裏還有150公尺。國家公園在此冰河的對面,設有步道供遊客在此健行並觀賞冰河;那裡一共有紅、黃、藍、綠四種不同顏色的步道,供遊客從不同角度觀賞冰河;而且更貼心的是,他們特別設有一條專供搭乘輪椅的步道及電梯設施,讓不方便行走樓梯的旅客使用。

在這步道旁,設有亭子供旅客拍照,這些涼亭,在面對冰河的這面,裝有玻璃擋風,因為這些居高臨下的亭子均在迎風面,站在此拍照,若沒有這些玻璃擋風,寒風迎面吹來,讓我們如置身冰窖,全身的溫度急速下降,抖顫不已。

這條冰河每天仍以一公里的速度前進中,所以我們在步道上不時聽到冰河瞬間崩裂的暴破聲;接著,就看到冰塊崩裂的壯觀奇景。這種奇景在1981年被UNESCO列為人類自然遺產。我們能這樣近距離的觀賞這難得見到的大冰河,感到幸運無比,但由於地球暖化,擔心可能日後要再見冰河,將非易事。

次日我們搭Chonek(Hombre) 的遊輪遨遊於「阿根廷湖」上,從 Puerto Bandera 到 Glaciar Upsala 觀賞冰山,接著到 GL.Spegazzin 觀看另一處冰山。據船上的 Mr,Marcelo Villarreal 解說,這些冰山,在湖面上層看到的部份,只有30公尺高,其實在水裏約有幾百公尺的長度。他特地將手機上過去所拍照的冰山全部取出,與我分享,讓我大開眼界。接著他帶我上船長室,觀看大副駕駛船隻,這艘船可載200名乘客,船員共計10人,可以說是一支很有效率的團隊。

這長達5小時的航程,讓我們飽覽難以置信的冰山奇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在親自目睹此綿延不絕的冰河和那種天然的奇觀後,不得不讚嘆造物主的神奇和偉大,這種空前未有的驚奇,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益堂 2017.6.13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作文50+6] No. 90:南美洲之旅(七)-布誼諾斯艾利斯



「布誼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它離「烏瓜蘇」(Iguazu) 搭飛機,約2小時的航程。

在這裡可以看到「五月廣場」,這是紀念他們的「五月革命」,讓阿根廷人成功脫離西班牙的統治而獨立建國的一個重要的場所,它的位置是在粉紅宮的四周;粉紅宮是阿根廷從殖民時期到現在的行政中心。由於阿根廷人民只要對任何議題不滿,都會到此地抗議,表達他們的不滿,所以這個廣場的四周圍繞著鐵板障礙物,只留一個小 門,供遊客出入,這也是很特殊的景象。

在廣場的四周有阿根廷銀行和主教座堂 (Cathedral),這個主教教堂就是現任教宗「方濟各」 (Pope Francis),以前在阿根廷擔任主教的教堂。我們進去參觀時,正值衛兵收班,由帶隊的軍官到各駐守的點站,舉行收班儀式。儀式相當的莊嚴威武,正巧碰上主教座堂衛兵的收班儀式,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接著,我們前往「獨立紀念碑」遊覽。這個高70公尺的紀念碑位於7月9日大道上,這個大道,寬130公尺,有十六條車道,要過馬路得分段跨越,無法用一次的紅綠燈時間橫越。

然而,最吸引我們的地點,就是探戈的發源地「博卡區」(La Bock)。此處位於「布誼諾斯艾利斯」的南邊,臨近港口。這裡有許多五彩繽紛的房子。據說當初這些房子要粉刷的油漆,就是用船上剩下的油漆,所以顏色無 法一致,五彩繽紛的顏色造成此區房子的特殊景觀。這裡以前有許多妓院,妓女與水手常以跳探戈舞來打發時間,水手也藉此舞蹈來抒發對故鄉的思念。

「探戈舞」源自非洲的牧童舞蹈,加上受到西班牙「佛朗明哥」舞蹈及義大利的舞蹈的影響,才慢慢衍生成現在的舞步。當初這種舞蹈是情人之間的秘密舞蹈,所以一般男士均配帶小刀,雙方跳舞時較為嚴肅,不會互看,而是東張西望,深怕為人發現,所以有種深愁哀怨的氣氛。

為了瞭解了探戈的文化,當夜我們即前往 Esquina Calos Gardel 的餐廳用餐,並欣賞探戈舞蹈表演,阿根廷人用晚餐時間相當晚,約在晚上九點左右,用餐後,再看探戈舞蹈的表演。這些探戈舞者的舞姿相當動人,配合那現場樂團演奏出特殊節奏的音樂,每個節目皆深深吸引了大家的觀賞。只是這個節目安排的時間太晚,對平常早睡早起的我,實在是種考驗,在豐盛的晚餐後,更是想睡覺,節目雖棒,但睡意也濃,真是煎熬,還好節目在午夜前結束,唉!熬夜真是一種折磨!

隔天我們前往「朋巴草原」上的 Santa Susan Farm 體驗農莊的生活。到了農莊以後,我們受到主人熱情的款待,他們先送上熱騰騰的牛肉餃子及紅酒或飲料,接著騎馬和坐馬車,這些高大的駿馬雖然看之令人生畏, 但在農莊服務的人員的引導下,讓我們騎乘馬上,相當舒適,而且我們自如地控制馬匹,沒有一點困難。用完餐,我們再看這些服務人員的「馬上表演」。看他們騎馬奔馳,用一支鐵棒在馬兒奔馳中,吊取在木框架上的小鐵圈。在高速下,手的靈活與眼力的準確度,均要配合的恰到好處,才能成功。真不容易,看完表演,我們在「布誼諾斯艾利斯」也渡過了愉快的一天。


益堂 2017.6.10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作文50+6] No. 89: 南美洲之旅(六) -- 阿根廷邊境的伊瓜蘇瀑布





「伊瓜蘇瀑布」介於巴西及阿根廷之間,巴西這邊約佔百分之二十,所以如果從阿根廷這邊觀看「伊瓜蘇瀑布」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景緻和感受。因此旅行社與我們在規劃參觀「伊瓜蘇瀑布」時,我們特別要求旅行社安排住宿且參觀巴西及阿根廷兩邊的「伊瓜蘇瀑布」。這種特殊的安排有別於一般的旅行團參觀伊瓜蘇瀑布的安排,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好好的欣賞「伊瓜蘇瀑布」舉世無雙的美景,我們的深度旅遊不似一般的「走馬看花,到此一遊」而已。在我們遊完阿根廷邊境的「伊瓜蘇瀑布」後,就感到我們大家當初的安排,是值得及正確的決定。

要進入阿根廷,就得先在台灣辦好簽證,由巴西離境速度相當的快,但進入阿根廷後,他們的海關非常沒有效率,使得關卡前排隊的車輛一部接著一部的等候著,好不容易等到我們這輛車,等候的時間已超過過了40分鐘。海關人員上來只表示他早上還沒吃早餐,聽來有玄外之音,我們當地導遊不知如何應對,這位海關人員只抽查兩個人的護照,予以核對,就放行。真不知該慶幸,還是該生氣? 反正過關就好,於是我們的巴士趕緊離開,直奔阿根廷的「伊瓜蘇瀑布」國家園區。由於我們住宿於園區內的Sheraton Iguazu Resorts & Spa, 這旅館座落於公園大門口和去搭火車,看「上瀑布」的半途中,遊覽車司機把巴士直接開到旅館,讓我們省下排隊買票的時間及大半的路程。


下車後,我們就由旅館的後方進入步道,步道在熱帶雨林之中,沿途的溪流中,可看見鱷魚躺臥在水中一動也不動,也不知牠將何時上岸覓食,大家圍觀一會兒就趕緊前往上瀑布,搭小火車的車站,等候由園區大門口行駛而來的小火車。這小火車有點類似台糖公司載運甘蔗的小火車,一部小火車有5節車廂,每節車廂可坐滿50人,每半小時一班車,班班客滿,排隊等候的隊伍也是長龍一條。不過最後我們還是等到已經快近中午才搭上小火車,火車行駛約20分鐘就到終點。下了小火車,又得走約1.5公里的鐵路便道,這鐵路便道建於河面上,所以沒有遮蔭之處,日正當中的太陽直接照在身上,讓大家汗流夾背。這1.5公里的鐵路便道非筆直的一條路,因建造於河中,可能方便橋墩的置放,呈「之」字形,有時又彎曲,在鐵路便道上見那寬廣的溪水川流不息的流動,不時見到鱷魚,大鯰魚在較淺的河濱中游水,這個景觀讓許多遊客駐足停留拍照,我們經過時,心中不免擔憂這鐵路便道是否能承受那麼多人站立? 所以我們就快速通過,歷經約30分鐘,總算到了「伊瓜蘇瀑布」「魔鬼咽喉」的上方。見那龐大的水量直奔下230公尺的懸崖,轟隆隆的水聲在耳邊不停的傳來,遠眺昨天巴西所停留之處,此時才感受這瀑布是那麼的近,近到就像是在你的腳下,漸漸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但又被這種雄偉壯麗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住,捨不得走,想多看一眼「上瀑布」,難怪我們的團員寧願捨棄隔天早上參觀「下瀑布」,願意再前來觀看「魔鬼咽喉」的雄偉壯麗。

返回小火車站的半途,我們當地的導遊怕我太太走不動,特別借了一輛三個車輪的輪椅供我們使用。由於是三個車輪,在推駛時,會偏向左邊,所以要不時的調整方向。鐵路便道上遊客眾多,所以也得小心為要,讓我推得提心吊膽,所幸路程不遠,我們安全抵達小火車站,搭小火車到園區內的餐廳用餐,用餐後回旅館休息,享受一下旅館內的設施,等待隔天早上到「下瀑布」觀賞。

次日我們前往「下瀑布」區觀賞瀑布,這瀑布區的步道設計相當的用心,一條是沿著山壁而築的樓梯,當然是上上下下的階梯,但這辛苦是有代價的,能在這熱帶雨林中的步道,呼吸到那新鮮的芬多精,蝴蝶不時飛舞在身旁,溪水就在腳邊,突然間見到大小不同條的瀑布嘩啦嘩啦直奔在身邊,那種震撼人心的場景令人難以忘懷。

我們團員中有一位女士居然說,看到此場景,日後會對水產生敬畏呢!

走到步道的盡頭,見到一整排的瀑布奔騰,在陽光照射下彩虹呈現,而且竟然出現雙彩虹景象,這是我首次見到此自然現象。由於我們是首批的遊客,拍攝取景比起昨天遊客眾多時更容易,這也是住宿於園區內的旅館的好處。

回程時,發現另有一條平坦的步道供輪椅推行,趕緊回旅館帶老婆步行前往觀賞「下瀑布」區,她原先擔心階梯上上下下,不利行走,現在有這條輪椅步道,讓內人也可以觀賞「下瀑布」,實在太好了。

觀賞伊瓜蘇瀑布,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大自然的奧妙,也覺得這趟旅遊真是不虛此行。


益堂 2017.6.7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作文50+6] No. 88: 南美洲之旅(五) -- 巴西境內的伊瓜蘇瀑布




期盼已久的「伊瓜蘇瀑布」之旅終於到來,今日我們進入巴西的「伊瓜蘇瀑布」國家公園觀光,這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瀑布,它有275條瀑布,縱橫1.5英哩,從高達230公尺的懸崖奔騰而下,其雄偉壯觀的氣勢令人嘆為觀止。

由於我們當晚住宿於伊瓜蘇國家公園內的 "Belmond Hotel das Cataras", 所以我們很容易在旅館的前方第十二號入口,進入觀賞瀑布的步道。走進步道迎面而來的就是一群壯觀的瀑布。瀑布水流沖擊而下,轟轟的聲響不絕於耳。此時,地面的台階上,竟然有不少隻的「果子狸」穿梭在遊客的腳旁,依巴西伊瓜蘇國家公園的規定,遊客禁止餵食野生動物,但有的遊客不遵守規定,拿食物餵食野生動物,突然嘩然一聲,一群果子狸竟然將此餵食的遊客的背包搶走,撕裂背包並取走食物,這一幕景象,想必讓所有的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們沿著觀賞瀑布的步道而行,由不同的角度可看到各條瀑布,有的步道設有視野寬濶的觀景台,經常需要排隊才能在此俯瞰瀑布及照相。步道濕漉,雖不至於滑倒,但總得小心翼翼地走著。走到一條呈「之」字形的步道時,只見大家紛紛穿上雨衣,因走到盡頭就是觀察「魔鬼咽喉」的最佳位置,每個人不畏瀑布的水花四濺,就是要到此處感受那種氣氛,水流由230公尺上的懸崖直奔而下,如千軍萬馬奔騰,氣勢磅礡,讓人難以忘懷!

觀賞後,瀑布旁邊設有電梯供人搭乘往上,可免除走上坡的階梯。這也可看出國家公園的設施的周到,考量到大家走到此處時,體力應該已經耗盡。

稍事休息用餐後,遊覽車帶我們前往10號入口去搭乘快艇,先搭乘園區所準備的遊園車,行駛約3公里左右,再轉搭吉普車到搭船處,搭船處轉乘電梯到快艇碼頭。每人穿上救生衣,依序上快艇,前往瀑布。快艇快速在伊瓜蘇河上奔騰,不時在河面上下晃動,宛如騎馬快速前進,四周濺起了不少水花,甚為刺激。沿途可見到許多瀑布,沒多久快艇就靠近瀑布旁,讓瀑布的水往遊客的身上直淋,那種感受,猶如在狂風暴雨侵襲下奮力前進的船隻,我們如同水手,抵抗那大自然所帶來的暴雨。快艇一會兒就離開靠近瀑布的位置,然後船長又把快艇轉彎,讓另外一邊的乘客也感受一下直淋瀑布水的滋味。船長接著再問大家要不要再來一次,大家竟然還要求再讓船長把快艇靠近瀑布2次,這船長也從善如流,快艇就來來回回在瀑布下打轉,哇!真刺激過隱!雖然大家全付武裝,穿載雨衣等防水裝備,但每個人還是難免被打濕。大家都感受到瀑布的威力和大自然巧奪天工的美妙。

在精采的瀑布之旅後,我們回到古色古香的旅館,打算好好休息,準備明早再到瀑布群觀賞,因為只有住宿在此的旅客,才能在其他遊客尚未入園前去觀賞瀑布。


益堂 2017.6.4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作文50+6] No. 87: 南美洲之旅 (四) -- 伊泰普水電廠




前往伊瓜蘇瀑布前,旅行社特地安排我們到全世界最大的水電廠參觀。

「伊泰普」(Itaipu) 位於南美洲第二大河「巴拉那河」的流域上,界於巴西及烏拉圭兩國之間,伊泰普在印地安人語裡, "ita" 是「石頭」的意思,"ipu" 是「唱歌」的意思,所以 itaipu 就是「會唱歌的石頭」的意思。由這句話可知,這條河流的豐沛的水流沖擊石頭會發生巨大的聲響。這也是巴西及烏拉圭選擇在此地建水利發電廠的原因。

我們到「伊泰普水電廠」先聽取簡報,觀看介紹伊泰普水電廠的影片,得知伊泰普水電廠於1974年開始動工,到1991年才竣工。當初阿根廷想與巴西及烏拉圭共同興建,但阿根廷要求獲得發電量的一半,因為當時阿根廷的經濟力強盛,認為如果沒有阿根廷的財力,巴西及烏拉圭無法興建這個水電廠,但巴西與烏拉圭不同意此種分配的百分比,最終由巴西與烏拉圭向世界銀行貸款興建「伊泰普水電廠」。

這發電廠由美國及義大利的廠商合力興建,主壩為混凝空心,重力壩高196米,約海拔225米,長約1500米,壩長7.7公里,蓄水量達290億立方米。整個人工湖有1350平方公里,湖深250公尺。由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具有20台發電機組的發電廠有多麼宏偉。

接著我們搭上發電廠所提供的觀光巴士,前往水壩參觀。導遊特地交待我們要乘坐在巴士的上層,而且要選靠右邊的座椅,才能看到洩洪道的全景。雖然此時下起雨來,搭乘巴士上層是沒有窗戶的,車頂是塑膠帆布,只要車輛開快一點,寒風就會從四周灌進,而且只要一煞車,車頂上的積水就像小瀑布一樣,直奔而下。然而這種寒風刺骨與雨水的沖洗,並沒有減少大家的興緻。車上配置有一位導覽人員全程介紹,她能說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英語,用多重聲帶的語言介紹,對整個發電廠瞭若指掌,由她的介紹,我們得知,整個電廠有3000個員工,雖然巴西與烏拉圭各有百分之五十的發電量,但烏拉圭只用了百分之二十,其他的百分之三十發電量均由巴西買下。這裡的發電量站達巴西的用電量百分之二十。

遊覽車開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坪中,只看到一群類似山豬的動物在河邊飲水,詢問導遊才知道,這是Capybara 的水鼠,是世界最大的嚼齒動物,以前我曾在動物園看過,如今能在野外看到,亦是此行的額外驚喜! 不久我們就到排水道的觀景台,由於寒風細雨,讓大家快速的拍照就返回車上。接著,我們看到一排的巨大水管,相當壯觀,每支水管就是一個發電機組。不一會兒我們就穿越隧道來到烏拉圭的國境,再由烏拉圭這邊的觀景台,觀看水壩及洩洪道,由不同角度看同樣的水壩,確實有不同的景色,可惜雨越下越大,大家亦是草草照相就回車上。由於原先準備的雨衣均置放於旅行箱內,沒有適當的雨具遮雨,大家的外衣已經濕透,此時遊覽車開上壩頂,一邊是洩洪道上方,另一邊是一望無際的湖水,在這漫長7.7公里的壩頂上觀看景色,很遺憾因為有寒風細雨的侵襲,否則我們一定有更好的心情來欣賞這美麗壯觀的風景。

一個多小時的參觀,讓我們瞭解一座電廠的興建不只有供電,該電廠還推行綠色能源、生產綠能電動車輛、種植樹林推行環保工作,以盡一份社會責任,巴西及烏拉圭的做法實在是我們在推行綠色能源的借鏡和學習的楷模。

益堂 20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