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作文50+2] No38: 憶中秋



請觀賞 太空人阿姆斯壯登陸月球

請欣賞 Tony Bennett - ♫ Fly me to the moon ( with Lyrics)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往事歷歷在目。

    記得小時候,每年中秋節前一個星期,親朋好友就陸陸續續送月餅、送禮物來家裡,客廳桌上常放不下,大都堆在樓下客房的塌塌米上,我經常要幫忙開門接收禮 物,還得記住送禮人家的名字;媽媽節前十分忙碌,得花很多腦筋打理回禮,看看那些禮物可以再𨍭送,或者還得再去採購。 這看似簡單的一來一往,往往全家都跟著總動員,甚至還得差遣家中護士幫忙遞送回禮。

   這些禮尚往來,有些記憶猶新。有一回媽媽要我送禮到胡映光家,我捧著禮物,到了映光家,打開包禮物的包巾,胡媽媽一看是送禮,馬上將包巾綁好把我推出門, 說「乖,把禮物拿回家給媽媽。」我只好乖乖的把禮物拿回家,還好沒挨駡。 年幼的我真是不懂事。後來,我看到映光來送禮,把禮物放到媽媽手上,轉頭就跑,動作之快,連媽媽說謝謝,她都沒聼到,映光還是比我靈光。^_^

   每年我們收到的固定禮物中,最特別的是竹中的楊榮祥教務主任送的Old Parr威士忌酒,爸爸非常喜愛這種酒,每晚睡前都要喝一小小杯,幫助睡眠。 另一個禮物,是六罐裝的百事可樂 (Pepsi Cola),也是省中老師送的。 那時覺得,它的味道勝過黑松汽水(有點物以稀為貴的味道),現在如果讓我選可樂,我一定選百事, 而非可口可樂(Coca Cola),因為它有小時候的回憶。

    祖母每年都會依照民俗,在中秋節那晚拜月;她會請家人幫忙把一張非常特別又輕便,桌腳是䕨做的小黑面圓桌,搬到二樓陽台,準備些月餅、麻豆文旦、 和香燭,對著月亮膜拜。 小時候我也習慣的跟著她拜,而且很認真且仔細的看著月亮,想像那黑影像就是嫦娥,或者是一隻大兔子在搗麻吉,也懷疑他們真的還在月亮裏嗎?他們在一起嗎? 跟著祖母拜了幾年後,漸漸的我已不相信月亮上會有嫦娥、兔子。 一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那時祖母拜月亮時,她心裏想的是什麼? 我猜想她祈求的一定是保佑全家平安健康。

   1962年,台灣開始有電視,爸爸為了怕影響我們的課業,並沒有馬上購買電視,直到兄姊都上大學了,只剩我還在念高中,一家虊廠送來一台電視,才破了父親 不買電視的原則。 那時電視很新奇,媽媽把它放在樓上最大間的客廳(以前用做補習教室,有些同學來過我家補習,就是那間)。1969年7月21曰那天,祖母特地上樓來跟我們 一起觀看人類登陸月球的歷史性時刻, 聽到了太空人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名言:「對(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登月之舉粉碎了許多人的幻想和浪漫情懷,月亮不再詩情畫意。從此以後,祖母就不再拜月亮了。

   我為什麼會說,那張用來拜月亮的小黑面圓桌非常特別呢?它除了輕便,外表特別外,我初中的時候,每星期都要用到它。我初三時,又到了快要高中入學考試的時 候了。媽媽幫我聘請了袁正平的爸爸袁樹範老師來家𥚃一對一給我補數學,當時袁老師是竹一中的老師,他在晚餐後騎腳踏車來家裡,我得把那張小黑圓桌搬到樓 下客廳的正中間,也為袁老師準備一杯熱茶。 袁老師教學認真、清晰、簡潔、又有耐性 。 當時,三年五班的數學老師,喜歡考小題目,就是他只出一題,學生用一張小紙條,把答案寫在上面,誰先答完就先交卷。很多題目都是前晚袁老師教過的,所以難 不倒我,連帶地我那時在 數學課堂上還自覺有點風光。 直到今天,袁老師幫我補完習,騎上一部高高的腳踏車,特別是在寒風中,離開我們家的身影,偶而還會在我腦海裏出現。 謝謝袁老師的辛苦,幫助我考上新竹女中。

  月圓月缺, 物換星移,往事已矣,空留回憶!但不變的是我對逝去家人的無盡懷念,我珍惜目前和家人共處的時光,也感謝許多知心的朋友。祝大家花好月圓,中秋愉快!



照照 2012.9.24

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作文50+2] No35: 十八趴的省思






請欣賞 Anacani - ♫ Cielito Lindo

與多年前比較,今日銀行定存利息幾乎是零, 18%年息猶如天方夜譚裡的故事。所以領取18% 利息,就成了人人口中的「不公不義之財」。

在參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研究報告之後,我把十八趴的歷史背景簡介如下:

18%優惠存款政策的由來

在 五、六零年代,當時國家百廢待舉,人民生活困苦,通貨膨脹嚴重。早年退休之公務人員,相較於現今公務人員的薪資水準,其待遇明顯­­偏低。而且依照銓敘部 的統計,當時退休人員所領取之一次給付退休金,平均只有十餘萬元。政府為保障當時退休人員的權益及其眷屬的生活,特別制訂優惠存款政策,並以兩年為期,用 銀行定存利率的一點五倍,做為計算優惠利息的浮動標準,以維護早期退休公務人員的經濟安全。

但由於後來銀行利率不斷的攀升,甚至利率一度 高達12%,若再以一點五倍計算,已經是18%。政府為避免銀行利率不斷上揚造成國庫的沈重負擔,遂將一點五倍浮動利率調整為固定利率18%。因此,從民 國四十九年底開始,政府透過行政命令的方式,提供所有領取一次退休金者18%的優惠存款利息,以補充其退休所得的不足,這就是目前18%優惠存款政策的由 來。雖然此一利息補貼政策一直延續至民國八十四年退撫新制實施後為止,然而因為後來大部分退休公務人員多選擇月退休金 (最高可達八成薪),對國家財政影響並不大。以銓敍部公務人員退休人數統計為例,截至民國九十三年底止,領取一次給付退休金者只有436人,僅佔 6.3%;而領取月退休金者,比例高達93.7%。

家父民國31年加入空軍, 52年退役。

民國54年進入經濟部工業局; 71年退休。

前後兩次 38年軍公職都是領取「一次給付」退休金。

自 從幾年前大哥癌症過世後,就由我打理父親的生活支出 。我從他的臺灣銀行帳户中看到「18% 優惠存款」帳本.。帳本內共有本金十萬,每年利息壹萬八仟元 (還不够付外勞一個月薪水)。但要領取這筆優惠存款還很麻煩-每兩年,本人須要親自到台灣銀行館前街分行,辦理証明手續以證明本人還活著, 如此才能繼續領取存款。最後幾年父親行動不便, 領取存款這件事,我們就暫時擱著不管。

有趣的是,阿扁當台北市長時(民國83-87), 對年滿65歲的台北市民發放 (老人年金),初期為不定時發放,到民國91年總統任內時,改為每月發放新台幣3000元。所以那時我母親每月可領 3000元,也就是說。母親一年可領到三萬六仟元,這個數目是我父親「18% 優惠存款」的一倍。但父親因享有「18% 優惠存款 」, 不得再領任何政府福利。

今年5月家父過世,我們想要結束此一帳户, 才發現要關這個帳戶不那麼簡單。

首先,所有受益人都 要到場。我們家要到齊的親人包括:我、我弟弟、(住美國纽約)、我侄子 (住北京)、 侄女(住美國雪城)。變通的方法是可以辦 「授權代理人」, 有效期為60天。規章上註明一定要備妥我父親所有的 「户籍謄本」,包括從38年來台後,所有手寫及電腦的完整版本的副本 。大安區公户政所辦理人一聽要這些文件, 對我們說的第一句話是 :「要辦18%優惠存款 ?」他另外還加了一句:「台灣銀行最麻煩。」最後承辦先生還給了我們他的連络電話,告訴我們有問題可直接找他。

我與弟弟也親自到台銀館前 街分行, 詢問關戶的詳情步驟,該事務有一專人,王小姐,負責。在她得知父親是在民國36年結婚 (年31歲),38年來台,因為過去習俗「早婚」,父親有可能在大陸曾有過另一段婚姻 /子女。 依現行 「海峽雨岸關係條列」, 若父親在大陸曾有過另一段婚姻,並有生子女,則大陸子女也是父親的合法受益人。那位王小姐告訴我們,除非我們能拿出証明 ,證實父親在大陸沒有過另一個婚姻 /子女,否則我們只能等三年 「申述期」過後再提出申請。

於是我們決定等三年再說吧 !

至於「18%優惠存款」究竟是好是壞呢 ?

我只能說: 「沒有所謂好壞,『 18%優惠存款』在不同的時空,有不同的結果。」

竹麟 2012.9.16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Papa" by Paul Anka


這是保羅安卡主唱的一首歌頌父親的感人歌曲,謝謝世澤提供並贊同張貼這首歌。

請點擊這裡聽歌 Papa by Paul Anka

請點擊這裡聽歌 Diana

Everyday my papa would work
to Try to make ends meet
To see that we would eat,
keep those shoes upon my feet
Every night my papa would take me
and tuck me in my bed
Kiss me on my head after
all the prayers were said
And there were years
of sadness and of tears
Through it all
Together we were strong
We were strong
Time were rough
But Papa he was tough
Mama Stood beside him all along
Growing up with him was easy
The time had flew on by
The years began to fly,
They aged and so did I
And I could tell
that mama she wasn’t well
Papa knew and deep down so did she, so did she
When she died
Papa broke down and he cried
And all he could say was 『God, why her? Take me!』

Everyday he sat there sleeping in his rocking chair
He never went upstairs,
Because she wasn’t there
Then one day my papa said,
『Son, I’m proud of how you’ve grown.』
He said, 『Go out and make it on your own.
Don’t worry. I’m OK alone』
He said, 『There are things that you must do』
He said, 『There are places that you must see』
And his eyes were sad as he
As he said goodbye to me
Every time I kiss my children
Papa’s words ring true
He said, 『Children live through you.
Let them grow! They’ll leave you, too』
I remember every word Papa used to say
I kiss my kids and pray
That they’ll think of me
Oh how I Pray
They will think of me
That way
Someday

我找到失落的考卷~~獨家報導高中聯考洩題案


請點擊這裡聽歌 Rain Rain Go Away

民國六十七年夏天,當時我是中國時報主跑台北市的文教記者.一年一度的聯考是文教記者的重頭戲,那一試不僅上萬的考生決定了未來學習的途徑,很可能也一試定終生.當然,更是家長們望子成龍成鳳的焦點.為了聯考,記者們無不卯足了勁,為考生服務也力求拼張漂亮的成績單來.

民國六十年,我自師大社教系畢業後,曾隨歐陽醇老師在台灣新聞報工作,負責的就是教育文教路線.青澀的菜鳥跟著一票都是佼佼的女記者跑大學專科聯考的新聞,天天繃緊神經深怕漏新聞外,還要上窮碧落下黃泉找獨家,那真是一段艱苦辛酸的日子.

艱辛的歲月沒想到就是最佳的磨練!民國六十四年,我又隨著歐陽老師轉戰中國時報,六十六年起回到文教路線,不同的是聯考的對象不再是全國性的升大學考生,而是一級戰區台北市的高中聯招.

憑 著大學聯考的採訪經驗,深知命題闈場,閱卷計分,乃至放榜分發,嚴謹守祕的重要性,對採訪記者而言,形同諜對諜的情報戰.因此,兩相比較下,高中聯考的作 業是輕鬆多了!其中補習班的角色,尤其特殊,他們有全額保證班,必勝班,第一志願班,林林總總的噱頭與花招就是要把考生擠進升學的窄門.

六 十七年,第二次跑高中聯考時,我就把採訪重心放在補習班集中的考場,果然,在七月九日,十日的中場休息時間,就聽到考生興奮的聲音:(自然科考一百分沒問 題),(作文題;燈,我們早知道了!)….,最不可思議的是,補習班可以在考生進場後十分鐘,就開始散發所謂的標準答案.敏感的記者已經嗅到氣味了!

考完後的兩三天,各大報開始有試題外露的傳言,並報導官方否定可能洩題的消息,當時教育局長施金池出面強調:絕無可能,散播洩題只是補習班的花招.聯招會主委中山女高校長張叔南還詳細解釋闈場的嚴密作業,她說補習班的宣傳手法不足為信.

但是,無風不起浪啊!風又從那裡來呢?我開始緊密的察訪,補習班一家一家探尋,一方面觀察各方反應,一方面打探可能的進一步消息,那年頭商機無限的補習班,競爭劇烈,升學率高的幾家還各有自己的敵手,要深入虎穴必須先瞭解他們的生態!

果然,號稱台北第一的補習班,手中握有全國冠軍補習班的把柄,我輾轉找到一位在補習班任教的小學同學A先生,他極為謹慎地告訴我他的班主任決定把洩題證據送交調查局,希望還給考生公道,他們已拿到考試前一天就流出的手抄社會科與自然科的試題影印本.

費了一番口舌,我當面告訴[第一]的班主任,如果把洩題的證據交給調查局,很有可能因為影響五萬三千多考生,茲事體大,時間上又不允許重考下,有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或留中不發,就沒有公道可言了!不如把證據交給百萬報份,讀者信任度高的中國時報來處理。

考完後的第四天,七月十四日下午四點多,我終於拿到三張手抄影印的試題,立刻衝回辦公室一面比對內容,一面聯絡學生證人,請他出面做證.我的採訪主任王篤學先生已知道我如臨大敵了,不僅派司法社會記者與攝影記者支援,還影印多份證據,為我做好周全的備戰.

七 月十五日,中國時報以三版頭條,刊出這條石破天驚的獨家消息,報導聯招闈場疏失,及補習班取得考題的始末.報紙刊出後引起的震撼可想而知,沒想到而後幾 天,四面八方的圍剿蜂擁而上,同業夾擊與教育當局相互扣上造謠,查證不實,危害社會安寧的大帽子,逼得我咬緊牙關孤軍奮戰.見報第二天,調查局正式介入, 採訪主任把影印證物一一交給他們,台北地檢處也主動展開偵查.

整整一個星期案發不明,終於在七月二十二日,星期六下午三點四十分,從教育部部長辦公室走出朱匯森部長,調查局長阮成章及聯招會主委張叔南校長,他們神情嚴肅,不發一語,朱部長僅說:晚上由中央社統一發佈新聞!大批記者沉默地接受了高中聯考洩題的事實!

調查局的報告指出,闈場的監控不當,讓印刷場工人攜出考卷,而後被神通廣大的培元補習班取得,印了兩百多份為學生加油,洩題的風聲從此不逕而走!

這場戰役的善後是:為彌補聯招會的缺失,增額錄取一千一百四十名新生.印刷場工人三名依竊盜洩密罪起訴.培元補習班註銷立案,拆除招牌.教育局長予以告誡,聯招主委中山女高校長記過兩次,教務主任記大過,教學組長記過一次.

背 水一戰,辛酸難言,大戰休兵後,儘管華視為我製作了一捲[法網]專輯,遠景出版社的[失落的考卷]一書也問世了,歐陽醇老師還把此案例寫入他的教科書(採 訪與寫作)中,但洩題案卻讓我決定終結七年的報紙記者生涯.記者工作雖然迷人,能有筆如刀地維護社會正義,然必須與昔日工作夥伴短兵相接,血淋淋地廝殺 時,我寧可與世無爭地做個與人為善的媒體人,民國六十八年,請調成立不久的時報周刊,至九十年退休,三十一年的職場歲月,豐富且精彩的人生!足矣!

      (吳鈴嬌  2011年5月31日)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作文50 +2] No. 33: 點燈照亮他人的耶穌會教師神父


Church of St. Ignatius of Loyola in Rome

Life of St. Ignatius of Loyola

Roger Whittaker - ♫ The Soldier's Song: the Last Farewell 

台大、師大和輔仁大學,尤其是外國語文學系,非常倚重耶穌會的教師神父;他們是教師裡不可或缺的王牌老師。就我所知,當年的台大外文系,耶穌會的神父負責教授的課程包括「莎士比亞」、「美國文學」、「社會學」、「歐洲文學」、「西班牙文」、和研究所等課程。這些學有專精的耶穌會神父,在「愈顯主榮」的宗旨下,在教育裡活出「榮耀上主」的使命。羅斯福路三段的「耕莘文教院」有許多位耶穌會神父,就近為台大、師大提供了最好的師資。

我非常幸運,在台大外文系時,受教於好幾位學術及品德超群的耶穌會的教師神父。例如:

- 郝繼隆神父: 教授社會學,郝神父是台大社會系創始人之一,他也是1971年以前,台大外文系英語話劇畢業公演的導演。他非常風趣,上他的課絕對不會打瞌睡。他告訴我們,他跟別人說他的中文名字時, 常被誤聽成「郝雞籠。」他還告訴我們他和「李麗華」那位有名的電影明星是好朋友。1976年,我在耕莘文教院,碰見過來望彌撒和看郝神父的李麗華, 我也和大家一樣排隊請她簽名。

- 傅良圃神父:教授美國文學,他是哈佛大學的文學博士。他非常有才氣  不但精通文學,對攝影也極有天份。他曾經出版一本很受尊重的攝影集-"The Face of Taiwan"。他的英文名字是 "Foley"。 班上有位同學考試時在卷頭上,把他的名字拼錯,一個字母之差,他的名字變成了 "Folly"(愚蠢之意)。 他氣得對我們說,「誰敢再把我的名字寫錯,我就當誰!」

- 李達三神父:教授十八世紀英國文學, 他博學多聞,是比較文學專家,他的中文說得極其標準道地,他告訴我他的中文是在新竹華語學院學的。

- 談德義神父:教授研究所「喬叟 」(Chaucer) 和「英國伊麗沙白時代文學」,上他的課如沐春風。 他說英文時,您絕對猜不到他的母語是法文,因為他出生於加拿大的蒙特樓。他告訴我們繡球花飄落的時候是:"in a 亂七八糟 way!" 我從來沒有聽過如此傳神的中英合併的形容詞! 談神父也是美琦在輔仁大學外文系的老師, 美琦是當年輔大英語話劇畢業公演的女主角,她也是談神父的得意門生。

- 陶雅各神父: 教授 「莎士比亞」、「歐洲文學」。

眾多耶穌會神父老師裡,陶神父的課最讓我難忘。陶神父把「莎士比亞」教得生動有趣, 他把中國學生不熟悉的英國花草,甚至農作物,都解釋的一清二楚。 有了這些知識,再去念莎翁的悲劇和喜劇, 就有不同層次的體會。他也解釋給亞熱帶氣候長大的我們, 在英國秋天的落葉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才瞭解什麼是「 踩在秋天的落葉上發出的沙沙的聲響」。陶神父的講解讓我們從我們的「心靈之眼」去體會莎翁戲劇裡的豐富場景, 念他的悲劇時不勝唏噓,讀他的喜劇時不禁莞爾。 他也極具表演天賦,上課時一人兼飾數角,莎翁的劇本頓時躍然紙上。陶神父還不時露幾句台灣話,煞是有趣。 1980年陶神父退休以後,本來計劃回到加州聖荷西安享晚年。 剛好當地有一大批台灣來的留學生, 畢業後在聖荷西附近就業,這些天主教教友們,苦於找不到會說中文的神父,於是請他出山,陶神父因此退而不休,再度擔任牧養「羊群」的工作。明昭夫婦曾請他到餐館吃中國菜,他點的是「揚州炒飯」,因為他曾在抗戰時期的揚州教書和傳播福音多年,, 還被日軍當作美國間諜,被關在牢獄裡,因而吃了不少苦頭。民國三十八年之後,就像其他的外籍傳教士一樣, 他被驅逐出境來到台灣,重新在大學執教並從事牧靈和福傳工作。

陶神父只是耶穌會的眾多優秀教師神父的一個代表。從十六世紀開始, 全世界有無數位耶穌會的神父,在世界各個角落為學子服務; 他們是「教師中的教師」。例如四百年前 (明末清初) 從歐洲飄洋過海而來的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 等都是學識淵博的耶穌會神父, 他們帶來了大量國人前所未聞的天文,地理及科學新知, 還被朝廷請去製訂新曆法和具有經緯度的地圖。可惜明、清兩朝實施海禁及鎖國政策, 不允許外國人來華興學;當初如果允許外國人來華興學,古老的中國, 和歐洲自文藝復興後大幅進步的差距,就不至於那麼遠,以致後來落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悲慘下場。

去年我們到羅馬旅遊時,特別去了「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的教堂,向這位耶穌會的創辦者致敬。 您若去羅馬旅遊,絕對不要錯過造訪這個教堂的機會。 美國有廿八所耶穌會辦的大學,前總統克林頓是校友 之一, 日本皇后美智子也是耶穌會大學校友 (自上智大學畢業) 。我工作的學校就是全美28所耶穌會辦的大學之一,也就是說, 台北的輔仁大學和我們的大學是姐妹學校。 我們學校學生的座右銘是:“men and women for others." 七年前,紐奧良遭大颶風Katrina肆虐, 全美28家耶穌會大學,立刻發揮「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精神, 分別收容了紐奧良羅耀拉大學因風災而失學的學生。附小全方位的教育旨趣和耶穌會所昭示的「全人教育」(to educate the whole person) 不謀而合。 我這個附小人能在這所耶穌會辦的學校工作,感到十分榮幸與融入。

在教師節前夕,我要向耶穌會的優秀教師神父們致敬。因為有這些為教育奉獻一生、 點燈照亮他人而彰顯主榮的教師,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光輝美麗。


碧瑤  2012.9.12


註:
「耶穌會(拉丁語:Societas Iesu, SJ),是天主教的主要修會之一,1534年8月15日由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為因應當時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在巴黎成立,後獲得羅馬教廷教宗的許可。耶穌會最主要的任務是教育與傳教,在歐洲興辦許多大學,培養出的學生除是耶穌會人才外,也活躍於政界與知識份子階級,著名的如笛卡兒。耶穌會有一特別的靈修方式,稱為「神操」,是依納爵·羅耀拉所創。

耶穌會的格言是Ad Majorem Dei Gloriam(愈顯主榮),這句話往往被縮寫為AMDG。」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作文50 +2] No. 32: 紀念辛志平校長 (1912.9.18) 百歲誕辰兼懷竹中師友


請看更多相片

請欣賞 Johann Pachelbel - ♫ Canon in D Major

最近網路上反覆收到朋友寄來「二、三、四、五年級生(1930-1960出生的呆胞)的成長史」文章 ,或許是該文反映了這一世代的共同經驗和心聲,引發了不少讀者共鳴。轉寄者要我們這些當事人,在溫故知新之餘,拍拍手自我肯定一番。如果說我們過去真的曾對斯土斯民,有所貢獻,那造就我們的父母師長,理應起了不小的典範作用。
 
   一般公認,竹中的辛志平(1912-1985)、建中的賀翊新 (1897-1994) 和北一女的江學珠 (1901-1988) 等三位先生,是省立高中時代最富盛名的校長。他們長期治校,形塑校風,是莘莘學子懷念的教育家。由於他們貢獻卓著,幾年前,有人提議將他們入祀孔廟。

  新竹中學創校於1922年,是先父、二叔、三叔、五叔乃至我們兄弟(四弟世峰高一下轉學建中)的共同母校,五叔讀完省中初、高級部,我們四人則是辛校長招生入學的。

   竹中被推崇為五育並進之明星高中,和辛校長這位「人本教育實踐者」或「教育哲人」,絕對脫離不了關係。辛挍長訂「誠慧健毅」為校訓,並為蘇森墉老師譜曲的校歌填詞。
  
  辛校長34歲時成為接收省中的第一批校長,直到屆齡退休, 「我一生中只做兩件事,一個是對日抗戰,另一件事就是當新竹中學校長」。
  
  1945-1975這項空前絕後的紀錄,一方面是辛校長個人不求聞達所致,例如我們畢業那年(1967),建中賀校長屆退,就有風聞說由辛校長轉任,但事未果;另一方面則是當局對他的信任和尊重,要不然經國先生、王㫒將軍就不會委他照護章家兄弟了 。
  
  辛校長到仼後,不僅延續了創校以來游泳課和越野賽跑的傳統,而且開創了自由開放的校風。在校時參加動員月會,就見識過高我們一屆的孟玄學長(旅美政治評論員及專欄作家) 和校長「唇槍舌戰」。

  竹中子弟藍綠兼容(融) ,出了不少「 異議份子」,維基百科資料中,冠英兄就與蔣孝嚴、吳庚、曾有田(吳曾兩人曾任大法官)和許信良、林濁水、柯建銘、施性忠(轉學雄中)、蔡仁堅等並列政界知名校友;甚至辛校長據說還曾銜命赴美與校友溝通。
  
  辛校長造就人才無數,門下出了李遠川、李遠哲、李遠鵬(李季眉兄弟)、林明璋、黃鍔、廖運範、李歐梵(附小學長)、彭旭明、吳建福(我們同屆竹中狀元、保送 台大數學系)、劉國平(也是我們20屆)、江博明、陳力俊(清大校長)等中研院院士 (現有院士251人,加入舊制宋瑞樓院士,竹中校友計13人);黃崑巖、陳榮基(周照照姊夫)、張系國(陳張二人俱為附小學長)、傅偉勳、鄭愁予、苦苓、劉家昌、王 童、朱延平、蔡詩萍等濟濟多士,也都隸門牆。

   竹中人津津樂道美術、音樂、體育課程,其來有自。辛校長力抗升學主義洪流,教美術的李宴芳老師和音樂堂上的蘇森墉老師,得到他的全力支持,認真(嚴格)教學,竟成了學生眼中兩大「殺手」。我音樂和美術低空飛過,儘管多少動搖了我爭取(最後一屆)保送的機會和念頭,但我依然傾心竹中的全人教育。

  李老師和水彩畫大師藍蔭鼎系出同門,作品得過日本大展特選奬,他和先祖母、照照祖母以及翁定台學姐雙親是新竹佛教居士林同修,和祖母熟稔後,李老師談到我們兄弟,都稱我們是公「孫」。至於蘇老師創立指導的合唱團,頂著「九連霸、十冠王」的光環,於1971年,居然被教育廳要求退賽只做示範,更是一頁傳奇。

   還有循序漸進的長跑訓練,從跑操塲而後十八尖山越野,由三千米(高一)以至五千米(高三),路跑計時當天,抵達終點時,校長在校門口迎接加油的塲景,迄今歷歷在目。我們在學時,一年一度的水上運動會,有位同學猝死(溺斃?),辛校長鎮定如恆,堅持繼續舉行賽事。校長並未為此意外因噎廢食,日後終於完成將 風雨操場改建成游泳池的夙願。

  竹中學子心目中,術科奇葩外,尚有好幾位「名師」。自編數學教本的彭商育老師,是力保李遠哲操行甲等的班導師,他曾代理過校長,九十多嵗的竹中大老,依然耳聰目明;年輕時是校園型男的史作檉老師,捨台大就竹中(母校),有人稱他是「思想家詩人」,記者頼素鈴描寫史老師「新竹中學老早習慣史作檉的存在。數十年的竹中人,將史作檉視為重要的精神座標人物」,而今,年過七十的史老師,是否依然駐足東山、坐擁書海?

  我未曾受教彭史二師,但竹中名師中,幫我們兄弟補過習的趙制陽老師,以及張上鍾、蘇孟龍、張坤泰同我的英文啟蒙老師陳如鶴先生,卻令我感念良深。

  雖然無能管窺趙制陽老師詩詞歌賦的造詣,但他的提點,強化了我的國文能力。後來得知他是1949年「四六事件」受難的師院學生,1954應辛校長之聘來校,才得棲身,未免替他不值。數年前偕滋弟探訪趙師,一如年前同瓊英於五十年同學會前夕拜望郭達壯老師,對兩位老師幾十年來「居陋巷(宿舍)不改其樂」 的高風亮節,感佩莫名。

   溫文儒雅的陳如鶴老師,也曾受知於辛校長,他循循善誘,將家人最不看好的泰弟,教到高中聯考時英文滿分,成為我們兄妹之最,可見他啟發潛能的非凡功力。我自忖中英文差強人意,稍可告慰吾師。

   辛校長和許多老師的濃厚鄉音,成了竹中人最甜美的回憶,張系國學長 2006年4月18日的「快活林」短劇「回到末來:新竹」中,就拿校長的廣東腔,開了「鷄」與「知」難分的玩笑。張學長還不斷地拿校長對我們學生的稱謂(暱稱、口頭禪?)「小孩子」(發廣東音)串場,譲衆多校友一下子都回到從前。

   多年前,家母和幾位朋友,曾跟辛校長夫人,任教實踐家專的蔣忡箎副教授,學過烹飪。在那個上舘子尚未蔚成風氣的年代,添加了叉燒、臘肉、砂鍋魚頭,豐富了我們家的膳食內涵。辛校長儉樸從公,容我這個好吃學生遐想,以師母之善治中饋,校長口福必然不淺,也差可抒解案牘形勞。

    2008 年春節後二週,我們第20屆同學,循第8屆校友(李遠哲他們那屆)前例,在畢業滿40年後回校主辦校友會年會。我回到睽違多年的校園,說不上少小離家老大 回,見過老師、學長、同學、學弟, 陌生與熟悉感覺交錯,說來仍是有點不自在。匆忙間,只留下辛校長校訓題字、校門及諾貝爾獎牌紀念碑等到此一遊的紀錄。

    李遠哲獲頒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時,辛校長已逝世週年,雖無緣親見奬牌回贈母校,但辛校長早在1980時,就應已知李遠哲為出身竹中的第一位中研院院士。老實說,我覺得這座全國惟一的紀念碑,設計不夠大器,磁磚貼壁維護不易,可惜了李院長的奉獻。

   以往俗云「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萬華)、四竹塹(新竹)、五諸羅(嘉義)、六大里杙(台中大里 )」,如今風華不再。而桃竹苗地區,武陵高中、竹科實中崛起,竹中不復獨占鰲頭。老學長口中,早年大專聯考時代,台北考埸,竹中光頭軍懾人聲勢的光景,更成了天寶遺事。
      
  緬懷辛志平校長、高梓校長,他們之於竹中、附小,就像蔡元培之於北大、傅斯年之於台大,校以人名,人以校名。我們對他們的感懷,套用2004 版「木馬屠城記」(Troy)片尾,Odysseus (奧德修斯、木馬獻策人)的道白: 「我與名垂不朽的巨人同行 .......... 我活在赫克拖 ( Hector) 的年代,我活在阿基里斯(Achilles) 的年代。」且讓我們這樣地告訴世人和後代「我們成長在偉大教育家髙梓和辛志平當家的學校裏。」吾愛吾師,吾愛母校。

   世澤 2012. 9.10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作文50 +2] No. 31: 最棒的英文老師 -彭芙美女士



My Fair Lady - Eliza Doolittle's cockney accent

My Fair Lady - ♫ The Rain In Spain

My Fair Lady - ♫ I Could Have Danced All Night

奧黛麗赫本粉絲網站

我跟大家一樣,在初一的時候從英文字母開始學英文。 我記得我學了一句:"This is a book." 以後,迫不及待地回家在爸爸面前炫耀我初學的英語。那知道爸爸聽了我的「英語」以後,頗不贊同地搖搖頭說:「不對!不對!你念得不對!什麼是 "Lis is a book?" 」我這才明白原來我的英語發音完全不正確。過了十幾年,在碩士論文的口試時 (因為是英美文學,所以口試全部用英文),在我簡介我的論文主題後,出乎意料地,主考官問我的第一個問題竟然是:「妳在那裡學的英文?」我回答了以後,他再問;「妳一定有外國家教!」我回答說:「我但願我的父母可以負擔的起外國家教。」 我要謝謝所有教過我的英文老師,沒有他們的教導,我的英文是無法突飛猛進的。我尤其要感謝彭老師芙美女士。她是教過我的所有英語老師裡, 最棒的英語老師。

我有幸在竹女高二時受教於彭老師。 她是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的高材生,她不但年輕貌美,充滿教學熱誠,最重要的是,她的英語發音完美無缺, 文法解析清楚明瞭,教學方法生動有趣,而且她灌輸給我們「 你一定可以做的到」的信念。 我們二年四班的同學都十分喜愛彭老師, 也終身受益於她的教導和啓發。

我記得彭老師告訴我們,因為中文裡沒有 "th" 這個音, 所以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如何正確地發這個「 把舌頭放在兩排牙齒中間發出的音。」另外, 彭老師用簡單明瞭的方法解釋英文的複合句是如何組成的。 她把兩個單句寫在黑板上, 然後告訴我們如何用連接詞把這些句子變成一個複合句子。 她也常教我們唱英文歌,鼓勵我們去看美國電影, 那時候新竹戲院正在上演 「窈窕淑女」(“My Fair Lady”)這部電影。 我們很多同學都跑去看那部奧黛麗赫本和雷克哈理遜演的歌舞電影。 彭老師說:「如果那個賣花女可以糾正她的口音, 說標準的英語,妳們一定也可以糾正妳們的發音,說標準的英語。」彭老師還教我們要用英文思想, 說寫英文的時候才不會像中文。我的英文如今能說寫流利, 我要多謝彭老師當年教導有方, 讓我在高二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高三那年的十二月, 彭老師在新竹北大路天主堂和吳先生結為連理。旭雯、 我和其他七八位同學,特地請管理腳踏車的「老王」, 在午餐時間允許我們外出,讓我們可以參加彭老師的婚禮彌撒。 那天的婚禮彌撒簡單隆重,而且神父是用台語主持彌撒。 為了鼓勵我學好英文,彭老師在去阿里山度蜜月後,寫了一封英文信給我。 我大一的時候還和兩位也是室友的竹女同學,到彭老師在中山北路六條通的家去拜望她。很可惜大學畢業後,我們就失聯了。我上網查了一下, 彭老師和她的先生(也是一位傑出的東海校友),在台灣事業有成,而且家庭幸福美滿, 還不時回饋母校東海大學,是東海校友的典範。

我研究所畢業以後,也做了幾年英文老師,我教的是新生必修的「大一英文」。我把從前彭老師教我們的都轉授給了我的學生。我希望我的學生也像我受益於彭老師一樣,掌握了這些學習英文的要領。我尤其要感謝彭老師教我們的「用心向學,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這個重要的理念;它是「終生學習」的基礎。我希望我教過的學生,也能和我一樣樂學不倦。畢竟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一定要不斷的學習,才能與時俱進。

在教師節前夕,我要感謝所有教過我的老師, 謝謝他們的教導和啓發。我特別要謝謝彭老師。 她不但把我的英文教好,她讓我領會到只要我「用心向學, 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敬祝各位老師教師節快樂!

碧瑤 2012.9.9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作文50+2] No30: 懷念辛校長


看王正在竹中時拍的照片

請欣賞 Beethoven - ♫ Moonlight Sonata 

附小的高校長和竹中的辛校長都是強調四育並重的教育家。在這種健康的教育環境下,附小和竹中的學生,得到「身心均衡發展」的教育熏陶。辛校長一生秉持並身體力行「生活儉樸,操守清廉,熱心服務」的理念。我非常幸運,能在附小完成我的啟蒙教育;高中又在竹中完成養成教育。這些紮實的教育。為我日後人生的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辛校長是個值得尊崇的長輩,我們時常看到他在校園撿紙屑,他無言的示範讓我們自動學習。他的廣東口音很重,熟悉和聽慣了之後,我在美國遇到港澳來的朋友,感到很親切。他奉公守法,幾乎從不請假,如今我在工作崗位上也盡量保持全勤,很少缺席,相信是受了他的影響。他非常重視體育,規定竹中學生一定要通過游泳考試,以及十八尖山的越野賽跑才可畢業。竹中學生因此受益良多。強健的體魄是做事成功的基礎。此外,教我們音樂的蘇老師和美術的李老師,對我們的要求很嚴格, 這在強調升大學為首要的環境下,真是難能可貴。辛校長這樣堅持教育理想,毫不退縮讓步,難怪被「天下」雜誌選為對台灣最有貢獻的五十人之一。 在我竹中畢業典禮時,辛校長竟意外地請家父代表家長致詞,(大概是因為父親當天穿的是軍服),記得家父當天以「精忠報國」為主題,勉勵大家,步出校門後,人人都可以做「現代的岳飛」以行動報效國家。

在今天這個崇尚「物質第一」和「急功近利」的社會,辛校長的風範更加令我們懷念。

在教師節前夕,我祝福所有的老師「教師節快樂」!


王正 2012.9.8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作文50+2] No28: 難忘的辛校長




請欣賞 Johann Sebastian Bach - ♫ Air

我很幸運,在十八尖山下的竹中完成了三年的高中教育。竹中的校園環境優美無比,但是讓我最難忘的卻是辛校長對教育的奉獻和投入。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他要求竹中的學生「德、智、體、群」四育並進。我非常自豪我是竹中人。在教師節前夕,我列舉辛校長的二三事來緬懷這位傑出的校長。我也向所有的老師致敬,敬祝各位老師教師節快樂。

印象中的辛校長令我最難忘的有以下幾件事:

體恤他人
他每天坐三輪車上班,每到學校前的一段上坡路,他往往會下來走,讓車伕能較為輕鬆踩踏,可見他很體諒為他服務的人。

接近學生
他雖公務繁忙,每學期或每年都會查看全校學生的週記,以明瞭學生的狀況。每當我從校長室經過,常看到堆積如山的週記本,不難知道他用心良苦。

強身健體
十八尖山練跑三千、四千、和五千公尺的經驗,成為竹中人共同的美好回憶。

鍛煉體魄
辛校長要求學生必須會游泳才能畢業, 然而學校沒有游泳池, 是他最大的遺憾。 我們只好到市立游泳池去學,學校每年在那裡舉辦水上運動會。在辛校長鍥而不捨,到處奔走的努力下,竹中的游泳池終於落成。

重視術科
他尊重老師,讓他們發揮所長,並全力支持,像教音樂的蘇老師要求我們每人作曲,還要到台上唱所作的歌曲,相信別的學校不會有這樣有音樂創意和奉獻熱忱的老師。

四育並進
每年補考時,除了升大學必讀的英文、數學之外,有些同學連音樂、美術都需補考。在升學掛帥的情況下,還真罕見。

羅新生 2012.9.5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作文50+2] No27: 在國外書寫中文有感


請欣賞 Anacani - ♫ Sway

年智這麼好心啊!現在大家沒有藉口說自家電腦不能寫中文了。

我以前買過兩個小蒙恬,第一個是在休斯頓買的。「儍瓜!回台灣買,非常便宜」,每次來幫忙搞電腦的黃先生如是說。  我想想也對,所以有一次回台,又買了一個,說不定樓上的電腦想裝個小蒙恬亦無不可,或當備用,當時不知道它也會過時。

現在可好啦!有個週末,學電腦的兒子回來,不知那根筋不對,他把我的電腦升等成Windows 7,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小蒙恬竟然不能用了?請教黃先生,才知我的小蒙恬落伍了。 他於是好心地以年智的注音輸入法幫我在影幕右下角弄個軟注音鍵盤。

用 了那軟注音鍵盤幾次,我還是懷念我的小蒙恬,於是乎要求女婿回來有空幫我在網上下載可用於windows 7的e猫小蒙恬。 嘿!竟然可用我的落伍手寫板寫呢!可是好景不常,沒多久那台電腦因為老舊而壽終正寢。其實黃先生早說了,「這台太舊了,去Walmart買一台,很便宜, 裏面一應俱全」。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我硬是等到它不動了才把電腦搬去休城,看兒子能否將它起死回生。 兒子一句「太老了,我幫你弄一台新的」。我們兩老無話可說,一星期後,從兒子手上拿回現在這台電腦,我寫了張四百元的支票給他,現在的孩子都很貴的。

從 休城回來後,我又開始煩惱了,因為新電腦又不能寫中文了,這回我只好自己試著上網找e猫小蒙恬,皇天不負苦心人,竟然給我找到並下載windows 7的小蒙恬,而且可用我那落伍的手寫板。對此, 我非常自豪,自己都要笑出聲,忙打電話給三哥,看他要不要我寄一個手寫板給他用,因為我有兩個嘛!他說看看吧,他已用年智這種注音法在送伊眉兒。可是好景 不常,隔天晚上睡前,想省電,就把電腦關了,從此我也再沒看到我的e猫小蒙恬,有時間再網上找e猫時,只找到鑽石或其他高檔小蒙恬,因此浪費很多時間,最 後我只好放棄。

為了能寫中文,我只好另找方法,就想起那位黃先生幇我在右下角設定的軟注音鍵盤,

我東弄西弄終於讓我搞出 來了,我現在是用最上頭顯示的IME pad,用小老鼠寫的,我這種注音不太好的人,還是用寫字的比較快,我這回不敢太得意忘形,如果你問我怎麼找到並下載的,我也不知道,我是瞎猫碰到死老 鼠,胡理胡塗給我弄出來的,現在好心的年智把步驟一步步寫出來,萬一下次我這程式又不見了,我就可以到我們的附小部落格照著年智的方法一步一步下截,謝謝 年智,只是你如果早兩個月投稿的話,就可省我好多好多時間。

照照 2012.9.4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作文50+2] No26: 如何在微軟系統的電腦上用注音輸入中文


Engelbert Humperdinck - ♫ A Man Without Love

編輯註:有些在國外的同學書寫中文有困難。年智非常幫忙,他為我們寫下如何「如何在微軟系統的電腦上(Windows 7) 用注音輸入中文 」。

1. 首先,打開電腦,在螢幕的右下方,或右上方,找到以下的影像 :

 2. 請點滑鼠的右鍵, 將第四行的English 選項 改成Chinese選項.  然後用滑鼠的左鍵點加入 「Add」的方格。



3. 請在處用滑鼠的左鍵選「CH」。


4. 請用滑鼠的左鍵   點問號「 ?」 左邊的「百葉窗似」的符號。

5.  請勾選「Software Keyboard」的選項。

6. 接著「中文注音鍵盤」出現。  即可輸入中文注音使用. 如 ‘文’ 是鍵入’J’ ‘P’ ‘6’ 三鍵後的第一選項。
7. 如果需要輸入英文或數字,


用滑鼠的左鍵點 
 
接著用滑鼠的左鍵點[作文50+2] No26: 如何在微軟系統的電腦上用注音輸入中文


  出現  即可輸入英文或數字。 


8.  另一種中文輸入方法是購買(如ebay) 小蒙恬類的附件。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作文50+2] No25: 漫遊竹山



看更多相片

Anacani - ♫ Les Bicyclettes De Belsize

我 們家懸掛神明廳的六角燈籠,由於颱風夜我忘了把窗戶關緊,加上燈籠年久老舊,竟然摔破了。於是買一對新的燈籠的念頭油然而生,我上網尋覓何處可買到燈籠, 原先我找到鹿港某一家公司,無奈連繫不上,只好另外找到位於竹山的「光遠企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家製作傳統燈籠的觀光工廠。我們預約好參觀工廠時間,心想 遠赴竹山買燈籠,何不妨利用週休二日,順便探訪竹山。趕緊利用網路的資訊,規劃二日的漫遊竹山活動。

由新竹到竹山,拜第二高速公路流暢之 賜,開車不到兩個半小時就抵達。由於我們與光遠工廠預約的時間是下午兩點,我們就先到香火鼎盛的「紫南宮」拜訪,見到人山人海的信徒,皆在求財;聽說在這 個廟宇可先借「發財金」,待日後再歸還,我們亦不免俗,膜拜一番,不過我們不求財,只求平安健康,因為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

沒想到天 公不作美,竟下起雨來,打亂了我們原先的計劃--騎社寮金雞自行車道,我們只好將車開往「青竹文化園區」,此園區種植大約有120種竹子,在導覽人員的解 說下,我們見到各式各樣的竹子,讓我們大開眼界,竹山居然有方形的竹子,也有實心的竹子,導覽人員展示了竹子開花後的枯萎現象,如何燒竹炭、如何取得竹炭 醋,讓我們增廣不少見聞。時值用餐時間,於是我們就地享用竹筍特餐,不過老婆還是念念不忘沿途見到的桶子雞,我只好安撫她說回去時再帶一隻雞,因為兩個人 怎麼吃得完一隻雞呢?

位於光遠工廠旁有兩家觀光工廠,一為做傘的「藏傘閣」,另一為茶葉工廠轉型的「遊山茶坊」,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能 擇一參觀,所以就決定參觀製作傘的「藏傘閣」,此工廠生產各種不同功能的傘,產品綝瑯滿目,由簡介影片中我們瞭解傘的組合、製作,這工廠同時也展示世界最 大的傘,高約兩層樓7.2公尺,直徑10.5公尺,重500公斤,可同時遮蔽150人,開閤皆賴電源啟動,亦是奇觀。老婆挑了柺杖雨傘及自行車專用的洋 傘,以示來此一遊。

在「光遠企業」聆聽製作燈籠的過程,我們瞭解到廟宇懸掛各式的燈籠習俗,最後我買了一對彩繪八仙傳統桶形燈籠,算是完成此行任務。傳統產業工廠面臨產銷萎縮而轉型為觀光工廠,透過介紹產品生產過程,讓人能吸收知識並兼顧到休憩,亦是傳統產業存活的一條康莊大道。

接 著我們到竹山國小附近的「下坪自行車道」騎乘自行車,那知車道口懸掛著「因蘇拉颱風毀損。部份路段不通」的告示,我心想早上午下雨,無法騎;下午碰上此路 不通,好像今天騎車不宜?就在要放棄騎車念頭的時候,由車道另一頭傳來農車駛過來的聲音,待農車開近時,我詢問路況,原來毀損道路已修復好,路不通的告示 尚未摘下來而已。

於是我們就沿著溪邊慢慢的騎,車道兩旁種植了不少樹木,開滿了紫色的花,溪水經過攔沙壩潺潺而流,其音宛如樂曲演奏一般 的美妙,小鳥不時低飛水面覓食,呼朋引伴翔飛,那景色就如一幅美麗的大自然的風景畫,不一會兒,我們就路經了「下坪小吊橋」,離我們要夜宿的「水岸 100」應不遠了,藍白色的建築物聳立在綠地上,這家民宿沒有任何招牌,若非事先上網查詢,很可能失之交臂,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先進去打個招呼,確認 晚上的住宿。沒問題後,即前往「台大熱帶植物園」,這園區種滿了熱帶植物,整個園區占地頗廣,筆直的林蔭大道讓人心曠神怡,我們在那裡慢慢的逛,漫步其中 吸收芬多精,實在是一大享受。

不多久,我們眼看時候不早,只好先行離去,繼續前往自行車道終點的「竹山鎮公所」 ,在竹山鎮公所附近居然有一棟建築物,四週綠地漾然,擺設不少石雕,我們自然就想探究是甚麼單位,哇!竟然是一座圖書館,這是隸屬「福田文教基金會」的 「欣榮紀念圖書館」及「玉蘭文化創館」,由高瑞俊等六兄弟為感念雙親培育之恩及加惠竹山地方,耗資億元蓋的圖書館,該館不時添購新書,供民眾借閱,利用館 內展覽油畫,開辦研討會、演講會等文藝活動,館內有不少民眾閱覽書報,我們也見到許多人前來借書,不像有的圖書館淪為蚊子館,聽說這家圖書館裡面的工作人 員皆為志工,有不少志工是學校校長退休後前來擔任,真令人感動,由私人捐獻回饋家鄉,實在是竹山之光。我想此行的最大收穫是,這些無私奉獻的人士,給我們 的感動和啟發。

晚餐後,我們進住「水岸100」,民宿主人夫婦待客如親,一會兒送上自種的芭蕉、菠蘿蜜,一會兒泡咖啡讓我們品嚐,熱情洋 溢地待客;進入客房,我們發現所有設備皆不錯,床是古典式,附有蚊帳蠻典雅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電視、網路,這還是第一次住進沒電視、網路的民宿;但 這樣不為電視、電腦所束縛的夜晚,讓人可以聆聽窗外蟲鳴,溪水潺潺的天籟之聲,讓人心靈自然的沉澱於寂靜無聲中,慢慢的放鬆自然入睡,我心想一定可以一覺 到天明,那知家犬「小豆漿」不習慣外宿,三點半即起,因怕吵到鄰房房客,我趕緊安撫「小豆漿」一番再入睡,老婆對小豆漿說下次不讓它跟我們旅遊,要送到狗 旅館。雖有此插曲,但無電視、電腦的過活好像回到兒時,無牽無掛的日子,日後我們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讓自己放空個一天,而不為物所役。

隔 天一早,我們原本要前往天梯遊覽,我心想車要先加油才上路,一閃神就忘了,開了半小時,老婆提醒下,估算油量確實不足到天梯再回來,因為沿途皆為山路沒有 任何加油站,我們只好返回竹山加油,雖折騰一個小時,但由山上俯瞰竹山全景,亦是一意外驚喜。再往天梯,唯恐回新竹之時間太晚,只好改往「瑞龍瀑布」遊 覽,此瀑布離竹山約15公里,路程不算遠,但接近登山口一小段路覆蓋砂石且有流水,很多車就地停在路邊,怕強行通過,傷了車的底盤。我們也如法泡製,要涉 水時,我怕老婆沾濕了鞋,搬了些石頭排成一排,就像造橋一般,古人鋪路造橋讓人行,此時造一段小石路亦是功德一件。

進入登口,兩旁種植桂 竹,綠意盎然,由登山口到瑞龍吊橋雖只有500公尺,但扶梯直上,有百來階梯,中間設有椅子供休息及眺望風景,走累了喘口氣欣賞風景,再出發,正如常人道 休息是走更長遠的路,瑞龍吊橋跨越加走寮溪全長125公尺,吊橋如長虹一般,溪底奇石怪異,溪谷水潺潺而流,風光明媚,不少人前來垂釣、戲水。過了吊橋到 瀑布又要500公尺,這裡的步道較為平緩,見到有農人採竹筍,可惜蚊子滿天飛,無法駐足觀賞,不一會兒就到瀑布,瀑布高約30公尺,流水如巨龍般渲洩而 下,轟隆隆的水聲甚為狀觀,空氣中佈滿水氣,且有一絲絲涼意,這時暑氣頓消,見此奇景,剛才爬坡的辛勞,覺得是頗值得的。

返回竹山老街,我們採購了地瓜、竹筍,當然還有老婆忘不了的「桶子雞」,載著滿滿的幸福,完成漫遊竹山之旅,下回還有天梯及竹山文化園區等著我們重遊呢!

益堂 2012.9.2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作文50 +2] No. 24: 愛戀舞蹈的劉黎媖


請欣賞 Paquita (Grand Pas) - Alina Somova - Danila Korsuntsev (2009)

回想一下,您記憶中第一個認識的「同學」是誰?

我的答案是:劉黎媖,五十七年前,我們在竹師附小幼稚園同班。    

畢業後,我們都考上了小學部,她被分發到活潑里,我被分發到志學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幼稚園的畢業遊藝會,她扮演舞劇中的「小紅帽」裡那個會跳舞的女主角,讓我羨慕不已!而後,她更與舞蹈結下不解緣,成了一生的職志。

小學畢業後,我們都沒有機會再碰面,直到兩年前的五十周年同學會,聽她侃侃而談,才知道當時她是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的副教授,從事舞蹈工作四十多年,始終如一的堅持與熱忱,令人感動。

劉黎媖說,從小就愛跳舞,她在新竹曾隨林淑芳和江玲珠兩位老師學舞,初中畢業後,她考上文化學院第一屆音樂舞蹈科,從此,她學舞、教舞、編舞,舞動她不平凡的人生.

劉 黎媖還說,舞蹈這條路不是一條可以平步青雲的路,當年如果不是父母親的支持,是難以為繼的。她的父親是位經商有成的基督教會執事,而且相當有遠見,父親曾 叮嚀她說:「未來的世界是專業的時代」,既便是舞蹈也不例外。因此金援小女兒一路跳舞、學舞。而母親不僅鼓勵她,還親手為她縫製舞衣,父母的恩情是劉黎媖 不斷努力向上的原動力。

學校畢業後,為了證實自己的實力,她特地前往香港,參加英國皇家芭蕾舞蹈的檢定,合格後成為台灣第一位獲得這項殊榮的舞蹈家。

年輕時的劉黎媖相當地拼命,她不僅練舞表演,教導學生跳舞,1972年她還進入香港無線電視台編舞。她說,很快就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也讓她更堅定地為舞蹈跳下去。

回 到台灣,工作觸角更廣,她不僅為當時的老三台:中視、華視、台視的綜藝節目編排舞蹈,像中視的「玫瑰心聲」、 「火樹銀花」、「歡樂假期」、台視的「錦繡年華」、「銀河璇宮」,華視的 「飛燕迎春」、「與君同樂」等;1976年還為光啟社成立舞蹈團,炙手可熱的程度可想而知。

同時期,劉黎媖不僅回母校文化(後改制為大 學)兼課,也在藝專(後改制為台灣藝術大學)專職任教,四十多年來,桃李滿天下外,她還到美國密蘇里「林登沃大學」(Lindenwood University) 進修,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她不僅編舞、導舞、對於各國民族舞蹈與服飾、化妝、造型也都有研究與心得,從她的著作中:「探究化妝在媒體之運用與功能」,「綜 藝性電視舞蹈之研究」或能一窺她舞蹈層面的寬廣度了。

劉黎媖說,舞蹈是一門賞心悅目的工作,不僅能參與名劇的演出,如「天鵝湖」、「胡桃 鉗]」、「睡美人」,她還引導舞劇「龍宮奇緣」的創作。而最讓她開懷的是,不論是求學期間或教學時期,她曾多次代表學校與國家海外巡迴演出。她說,能以文 化大使的角色出訪,不僅展現台灣的藝文風華,也宣慰僑胞,最難得的是,這樣的「公差」讓她歷經過三十多個國家,煩忙的舞蹈旅行經驗,既辛苦又欣喜,卻是不 可多得的機緣。

夏日午後,我們約了見面,才退休下來,她依然忙碌,在更寬廣的人生舞台上任意遨遊。目前,她是台北市永福扶輪社的副社長,積極地投入社會公益服務工作。閒暇時還學雕刻手工藝,生活是充實又自在。

鈴嬌 2012.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