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作文50+7] No.47:日本青森遊 - 大間岬(七)





由於21號颱風預計於10月23日抵達青森,23號這天,原本我們安排前往本州的最北端「大間岬」角及「佛之浦」旅遊,這兩個地方都在海邊,我們深怕颱風來臨時,在海邊旅遊會有危險,因此我們把海邊的旅遊的日期,提前一天,先行避險。

由「十和田湖」的王子旅館到「大間岬」旅程大約是189公里,沿途的鄉間道路,所呈現的景色依然是紅黃的楓葉或其他樹木變色的葉子,所以駕駛在這條路上就可以欣賞秋天的自然風光,又因為都是山路,我不敢開太快,一切以遵守交通規則,安全第一為原則。日本鄉間的交通非常順暢,車輛並不算多,路邊不曾見過人們任意停車,所以在這幾天沒有見過交通事故。

青森縣的「橫濱」市瀕臨海岸,沿海的景色又是另一番風光。可能颱風將至,一波接著一波的海水往岸邊衝擊激起白色的浪花,真是壯觀。

到達「大間岬」已經中午十二點,算來我總共駕駛了四個小時之久,車上的GPS很貼心,在車子行駛2個小時後,它就會溫馨地提醒駕駛,要稍稍的休息後再繼續開車,以減少疲勞駕駛,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我們找了一家當地最有名的餐廳大快朵頤「大間岬」當地的生魚片,這家標榜它的生魚片都是當天處理的當日漁獲,絕對新鮮。我們原本想再加點海膽,但此時不是海膽生產季節,因為只有3月到6月才有新鮮海膽供應,他們不賣冷凍食品,所以吃不到海膽。

用完餐後。我們到地標處拍照留念,接著往40公里外的「佛之浦」,它的地貌呈現一尊一尊大大小小的佛像,那是岸邊的岩石經千萬年來海水不斷的衝擊所造成的奇景。雖然只有40公里的車程,但彎曲的山路讓我們行駛了大約一個半小時。在快接近「佛之浦」時,我見到路上躺著一隻不知名的動物屍體(編註:這個大概是日語叫做tanuki的動物, 中文名字是狸),我把車子趕快閃過,牠一定是過馬路時被車撞死的,真是可憐。到了「佛之浦」的觀賞台,原是由山上往下遠眺,看那些奇怪的岩石,一尊尊的佛像矗立在海上,大自然的奇妙真是不可思議。由於要到「藥研溪流」旁的「藥研山莊」住宿,那兒離此地又是百來公里,我們只好折返,再路過那隻狸的屍體處,看牠還是躺在路中央,我不忍心牠再次被車輛輾過,就下車把牠移到路邊,希望牠安息並一路好走。

我們行駛到「藥研山莊」時,天色已暗,雨不停地下著,希望明天颱風能夠轉向,讓我們在「藥研溪流」能好好欣賞此地的美景。


益堂 2018.1.28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作文50+7] No. 46 :日本青森遊 - 十和田湖(六)



由「青荷溫泉」往「奧內瀨溪流」的道路是國道12號,這段山路沿著「十和田湖」旁繞行,我們見到滿山滿谷的楓葉,雖然下著小雨,但是這不甚完美的天氣絲毫無損這絕佳的景色,說有多美,就有多美。沿途車輛稀少,我們見到漂亮的景色,只要想拍照就可以隨時停靠路邊,下車來拍照。不過風雨越來越強,這是因為颱風帶來的外環氣流所致,在山路中行駛,路徑彎來彎去,還是小心翼翼,安全第一才是。

車子開到「石之戶」之前,就開始塞車,原來「石之戶」這個地方是「奧內瀨溪流」步道的起點,往左可以到「十和田湖」遊船的登入口「子丿口」大約有8.9公里;往右邊步道,可到「燒山」大約5.3公里。所以很多車輛就停在此處,為維護交通順暢,所以有很多工作人員協助停車及指揮交通,在雨中擔任這樣的工作真是倍加辛苦。

我們停好車, 就朝著左邊步道往「子丿口」前進,這步道沿著「奧內瀨溪流」邊走著,溪水湍急,我們見到溪中石頭激起白色的浪花,加上溪邊的楓葉呈現紅色及黃色繽紛的色彩,真是美如仙境,讓許多人停留下來拍照。日本人真有耐性,不管在那裡,就是排隊等候,即使是在雨中拍照,也是井然有序的排著隊伍,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自然也跟著排起隊,所以說環境還是會改變人的行為模式的。

然而不久雨越下越大,造成地面積水,路面濕滑,行走不易,內人就想回到車內換濕掉的鞋子,我因為只有腳上穿的鞋子,無從換起。因此我們只好繼續向前走,走到「平城的流扎」時,已近中午,趕緊返回「石之戶」駕駛車子沿著「奧內瀨溪流」的左岸到「蔦沼」用中餐,由於「奧內瀨溪流」是有名的觀光地區,見到不少來自台灣的觀光客,一下子好像回到台灣一樣。

我們在用餐時也見到許多台灣旅客,大家接著就是要前往「十和田湖」搭船,「十和田湖」搭船的地點有兩處,一為「子丿口」,另一為「休屋」。「子丿口」開出的船隻是往「休屋」不再開回「子丿口」,對開車的乘客很不方便,因為他們需要搭公車再回「子丿口」駕駛車子。在「休屋」搭船的話,則可以再回「休屋」,所以我們選擇在「休屋」搭船,船票每張日幣1400元。船隻繞行「十和田湖」的時間約五十分鐘,船上除了有日文導覽也有中文導覽,想必是台灣旅客眾多,果然不錯,同一條船上大部份是台灣來的觀光團。

遊湖看那湖光山色美景,滿山黃色、紅色和綠色的樹林交錯著,就像一幅美麗的彩繪,讓人留連忘返,忘卻時間。很快的又回到港口。下船後我們在湖邊漫步,走往湖邊的「乙女像」觀賞。這是日本有名的詩人兼藝術家「高村光太郎」的雕塑作品,兩具女裸體像相對站立於湖邊,旁邊有日文的說明,可惜我看不懂其雕刻的涵意。此時天已漸黑了,日本可能緯度較高,往往下午4點多天色就暗了,趕緊往晚上要住宿的「十和田湖」畔「王子飯店」前進,入住飯店後,要好好休息,以面對明後天可能登路到「青森」的颱風。


益堂 2018.1.23

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作文50+7] No. 45 :讀伊莉莎白華倫女士兩本書的心得






最近兩年來我讀了Elizabeth Warren (伊麗莎白華倫 )女士的兩本著作, 有很深的感觸。年終假期中,覺得應該把讀這兩本書的心得寫下來與同學們分享。第一本書的書名是 "A fighting chance"(2014), 《爭取機會》,這本書是她的回憶錄, 記錄她的成長過程, 以及她如何辛勤的工作和保持永不放棄的信念。這本書是我在書出版了以後才買來閱讀的。第二本書的書名是 “This Fight Is Our Fight: The Battle To Save America's Middle Class."《這場抗爭屬於我們: 如何拯救美國的中產階級》。因為我非常欣賞華倫女士的第一本書,所以在她的第二本書尚未出版前,我就預約了這本書,最近剛剛把第二本書閱讀完畢。

華倫女士原籍奧克拉荷馬州,她的母親有印地安人的血統。她的父母親育有三子一女,三個哥哥都從軍之後,父親因為健康不佳,母親得外出工作, 以維持並穩定了家計。

Pocahontas 是美國所屬英人殖民地時期的一位印地安酋長的女兒, 所以她也被稱為公主。歷史上這位印地安公主很有名, 她拯救過白人、與一位英國人結婚、並且遠航英格蘭。去年後半年川普總統在白宮授勳,獎勵幾位二次大戰時立戰功的印地安(Navaho) 戰士的儀式中, 曾經提到這位Pocahontas。川普總統提到,印地安人是最早到達美國這塊土地的民族,接著他又說我們現今國會也有一位有印地安人血統的參議員,川普指的是現任國會議員麻塞諸薩州的華倫女士。

華倫女士幾年前在華盛頓一次消費者會議的質詢時,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那時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在這之前她曾任教於賓州大學和德州大學。 她因為詳細鑽研美國的「破產法規」而出書成名。2012年華倫女士出來競選參議員的時候, 她的學生和麻省的居民奔相走告,替她助選。後來她成功當選,是一個成功的「學而優則仕」的例子。

華倫女士因為高中時參加辯論隊表現優異,而申請到大學的獎學金。但是在她十九歲那年,就因結婚而短暫輟學。在生育了一女一子之後,她在料理家務之外,積極奮鬥,爭取重新回到學校,繼續未完成的學業,她先唸完大學,再完成了法學博士學位(JD)。

華倫女士跟我們同年,所以讀她的成長過程,讓我很能夠聯想到我自己同年代的學習和工作的心路歷程。

我從華倫女士的第二本書裡《這場抗爭屬於我們》,讀到很多近年來的統計資料。 這本書研究的結果,便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資料,諸如:美國的中產階級人數逐漸減少以及小康境界漸難達到。在這本書裡,華倫女士訪談了許多不同地區,不同工作種類的各種階層的人士,例如,有的人失去工作,不能供給子女上大學;有的人得到學位卻一職難求;還有的人好不容易置了產,卻因為不能負擔房貸而失去了居所。 華倫女士呼籲,我們必須先瞭解所處的狀況,不能坐視,要起而行,才能進一步的讓全民參與,幫助,並尋求解決問題之道。


珊珊 2018.1.19

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

[作文50+7] No.44: 活到老,學到老




兩年前,我從加拿大東部的哈利法克斯搬到西部的溫哥華,如今我已經上了三個學期的「英語班」了。重新拾起以前學過的英文,我也頗樂在其中,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這次上英文課唸的故事比去年的有趣多了,近69歲的我還不是班上學生中最老的。我的班上,有一個70歲從莫斯科來的俄國先生;還有一個比我年輕4歲,但經歷過紅高棉政權(Khmer Rouge) 血腥屠殺的華人;另外有一個從敘利亞來的年輕基督徒, 他還被裹脅去幫 ISIS 打過仗, 後來逃到土耳其, 再移民到加拿大。可惜我跟這些同學們沒有什麼時間聊天, 只聽到一點兒他們的經歷, 就讓我覺得在台灣生長的我們,實在是非常幸運的。雖然現在學期已經結束,課也上完了, 我也許沒完全吸收所學的, 但我非常感恩我已經學到一些知識, 也很高興我沒有浪費掉這三個月˳

我最近讀了一篇網上傳來的「地球大數據」的文章,文中把地球的70億人,濃縮為100人,然後提供一些數據,讓我們瞭解地球與人的關係。原來在這個地球上,能夠溫飽、有居所,受過高等教育,以及能活到年老的人,只是少數。

在2017 年已經結束,2018年剛剛開始的時候,我細數我所擁有的,竟是如此豐厚,懷著感恩的心,我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蔚治 2018.1.14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作文50+7] No.43 :《阿堂遊誌》自序




竹師附小是我接受啟蒙教育的起點,在這裡,我和附小的同學們一同接受了「德智體群」四育並進的最好基礎教育。六年的同窗讓我與同學們建立了超越時空的深厚情誼。

畢業五十年後,為了加強和維繫同學間的溝通和聯絡,在林愷陳同學的領導下,我們建立了一個「竹師附小第十六屆同學會部落格」。這個部落格成立以後,我們需要同學們不斷地投稿,來灌溉這塊園地,使這個部落格能永續地經營下去。身為園丁的一份子,我義不容辭地把這些年來,不論是在美麗的寶島或是在國外的旅遊,鉅細靡遺地予以報導,投稿部落格,與同學們分享我的旅遊經驗和所見所聞,以便同學們日後前往旅遊時可以有所參酌。抱著這樣的思維,在部落格總編輯碧瑤及編輯們的鼓舞及潤筆下,不知不覺我竟然已經完成了百來篇的遊記。因為好友明暉兄的一句話:「何不把部落格的旅遊文章匯集成冊?」,我決定出版一本旅遊的書,也因為有明暉兄的鼎力相助,重華兄及富榮兄專業的編輯幫忙,以及老同事逸芳小姐幫忙校對,才有這本遊記的誕生,謹以此文,深表謝意。

不論在旅遊的規劃及推動或是做為旅途中的最佳伴侶,內人明珠總是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沒有她的支持,這些旅遊是無法完成的,在此我特別表達我對她誠摯的感謝。

兩個女兒恕怡及品圓,在這本遊誌編輯的過程中,也委以重任,幫忙處理電腦中的相片及校對的工作,給予我莫大的協助。也因為全家人的通力合作,這本遊誌才得以順利完成。家人為這本遊記所做的努力,讓我們的關係更為緊密,這也是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意外收穫和喜悅。

最後我要把這本遊誌獻給在世時最疼愛我的雙親,他們一生相互扶持,白頭偕老,是人人稱羨的模範夫妻,他們也一直是我們子女學習的好榜樣和努力不懈的原動力。


益堂 2018.1.10

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作文50+7] No. 42: 我的愛車





不僅僅是我,幾乎人人都要和車有不解之缘。

天氣一晴朗,我就開著「老黑」,載著「小紅」到河濱公園去漫遊。朋友們看到我騎腳踏車,都驚訝以為不需要「小藍」,可以趴趴走了!

其實,退化性關節炎一旦找上門,就很難擺脫,只能與它和平共處,避免再悪化,因此,能走能動時,就把握時機。

例如,出遠門、到異國時,「小藍」,我用了十多年的輪椅,就必須隨行。就怕走不動時,能有依靠。小藍是折疊式的輕便輪椅,輪子較小不需要充氣,但也苦了推手,我的先生經常推得喘吁吁。也幸虧有小藍和無怨無悔的推手,我還能遊歷不少國家。

小紅進我家門才一年。台北河濱公園設有腳踏車專用道,因為距離住家只有五分鐘車程。每每散步時,看到腳踏車騎士們三五成群快意行,頗為羨慕。於是慫恿先生也一起踩車。我們各買一部折疊車,放在車後箱正好。從此,一得閒就開車出去踩腳踏車了!

我在小學四年級時,父親就為我買了一部桃紅色的腳踏車,一騎就騎到高中畢業。北上求學後,就不告而別。如今闊別半世紀我還能如願有了新「小紅」作伴,幸運啊!

「老黑」已經是我的第七部車了。畢業上班後不得不以車代步,好方便東奔西跑。三十年前一場被酒駕逆撞的車禍,險些賠命還把日系的「小喜」糾得不成形。從此就改用鋼板比較厚的歐系車了。

第一部老黑陪了我將近十四年。有了她,駕駛行事更加穩重自持,朋友見她零缺點又有一幅大眼睛(頭燈),復古又可愛,遊說多次,還是脱手。新老黑已經開三年了,里程數還不到一萬七。年歲徒長不敢再開長途,不方便停車的地方也不去,老黑只能開著接送小孫子。再則就載著小紅到河濱美堤公園去吹風。

這條專用道可以從汐止一直到淡水。基隆河兩岸各有一條二十多公里的專用道。目前我的脚力大約是五公里,慢慢地小紅會陪著我越走越遠。

很感謝台北市能有這麼一條安全又景緻宜人的車道!


鈴嬌 2018.1.6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作文50+7] No.41 :三月麗娜輪花東之旅第二輪通告




各位同學:

新年好!

首先向各位致歉,原承諾十月要出的第二輪通告遲到現在才發出來。讓大家擔心,很對不起。

原訂十月初邀幾位同學做一次踩線之旅,確定路線景點後發第二輪通告。緣於東聯航運告知,麗娜輪2018營運策略未定,要到十二月下旬方能公告。我每週上網查詢,一直到聖誕節前兩天才確知,麗娜輪2018蘇澳花蓮航線,從每日出發改為只有週六和週日開航,為此我們的出遊日期勢必調整。

經鈴嬌建議,我上網查了代理麗娜輪的天海旅行社,有「麗娜輪五星知本溫泉花東部落三天兩夜」行程非常適合我們。經與旅行社聯繫。決定行程如下:

3/22 上午10:20在臺北火車站集合,搭臺鐵10:53普悠瑪號到台東,第一天住知本
3/23 花東一日遊,第二天住花蓮
3/24 下午搭麗娜輪從花蓮到蘇澳,接著搭國光號到南港。同學可搭高鐵回新竹。
詳細行程請上網: https://www.tourking.com.tw/search/interal_travel.php?travelgono=AB180322T3A&travelcode=L-V009&travelgoout=1&osource=

費用:住雙人房每人7,980元,住單人房每人11,980元,(敬老船票半價,可少350元)

歡迎各位攜眷參加。請各位於元月20日前將姓名、出生年月日和身分證號碼用Email或是LINE寄給我,給旅行社辦平安保險。

請各位務必於元月20日前報名,以確保火車票、旅館和船票。人數不足20人旅行社歉難辦理,那就………….

     謹祝
新春如意
                            志學里  高家俊     107/01/05

備註:
為什麼我會建議花東麗娜輪之旅        吳鈴嬌

五十五周年同學會時,把下一次同學會交給志學里,而且還定位為海外旅遊。
這是很傷腦筋的任務。高家俊要我出點子。

地點當然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費用。

正巧,去年五月底蘇花公路坍方,困住北返的遊客。麗娜輪因疏解有功一炮而紅。
原來,台灣東部也有藍色公路,搭乘遊輪,不僅「出國」了,而且還能欣賞東海岸的風景。於是上網查詢,建議家俊採行這一舉數得的同學會之旅。

大家覺得如何呢?不妨一起出國遊覽東臺灣吧!

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作文50+7] No.40 :「安寧療護 」上課心得





2015年年底, 「美華慈心關懷聯盟」邀請趙可式博士來舊金山灣區傳授 「生命末期療護訓練」。讓我對於「拒絶無效醫療」, 「享有專業照護」, 「落實知的權利」, 「共創生命圓滿」等觀念有了初步的認識, 於是渴望有機會對這些觀念有更深入的學習。 尤其經歷了多次親人生離死別之後, 能不能讓臨終病人減少疼痛? 讓病人知道自已的病況到了 什麼程度? 讓家屬安然接受哀慟之不可避免, 如何協助家屬度過困境? 這些都是我在2017年元月到 「希望之心 」"Heart of Hope Hospice Care” 課前的期待。

訓練期間,每週三晚上的課是我很興奮等待的時刻, 因為每次課題都可以聽到充實的理論, 精彩的個案, 和同學之間親切的互動關懷, 特別是上課的地點離家近, 不必開遠程,也無需浪費時間奔波在路上, 真是方便 。 以前沒想到助人者的動機是什麼? 省察生命的品質有何意義? 也沒想到「同理心」的培養這麼不易。 為了做老師交代的功課, 我必須一次又一次和同學們演練不同的角色, 終於摸索到一點方向和頭緒。教導我們的維珊老師經驗豐富, 在醫院担任社工師期間, 曾經陪伴過一千多位臨終病人, 信手拈來都是很好的例子和借鏡。她推薦我們看了很多電影、短片、和文章,在在都讓我充實新知, 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書到用時方恨少 。

最深得我心的是,可以免費借書, 大大滿足我的求知慾. 這期間,我讀了以下這幾本書籍 :

1 《死亡如此靠近》: 作者分享她所依靠的力量。有話語、信仰、音樂、微笑、運動、文字創作…等,才能長期從事陪伴工作 。尤其 「及時」修補人生中的恩怨情仇, 才能從傷痛中慢慢走出, 活得安心, 活得自在 。

2 《醫師與生死》: 這是一本趙可式教授不幸罹患癌症後, 決心探討生死大事, 親自訪問了56位醫生的摘要。這本書有助讀者了解醫師的想法, 才能和他們有良好的互動.。

3 《最後的擁抱》(Final Gifts) :  本書討論「臨死覺知」比瀕死症狀更可靠, 它讓我了解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 善終是是最美的祝福」。把活著的每一天都變成值得感謝的一天。

4《當傷痛來臨》: 書中討論 「陪伴」的修練 ; 陪伴是感受對方的氣息與情感, 不急著帶對方離開原來的位置, 而是與他一起感受同一的生命景象, 形成情感交流。這本書幫助我尊重生命的親密, 感受關愛具有如此溫暖的撫慰力。

5 《我願陪伴你》(Lessens For the Living) : 作者把在安寧療護當義工的經驗, 領悟到寬恕、 道歉、放下、 同情/同理、用心溝通, 無條件付出…這些都是生命的重要玏課. 「生命寧可短而有意義, 也不要長而虛妄。」

6  《道別之後》(After Goodbye) : 作者建議 「放手」, 要哀傷的對方以手握他的指尖, 把他的情緒害怕、 憤怒、 憂慮…釋放出來。 因爲溫柔的握手, 勝過千言萬語。 「單飛」時, 另一半不見了,  但有些東西仍會留下, 以「回憶」平衡「哀傷」, 換個名字為 「紀念」, 將就些也無妨。 生命是場盛宴, 但大部分人把自已餓死。 ( 如想不開,  鑽牛角尖 。)

7  《追逐日光》 (Chasing Daylight) : 作者曾是「位高權重」,名聞全球大企業的執行長, 才五十出頭就不幸被診斷出腦癌。在生命最後的一百天裡, 他領悟到過去的輝煌成就和億萬家財, 在死亡面前,全都無濟於事。於是他把自已邁向死亡的過程,轉化為靈魂之旅;虔誠天主教友的他, 盡力找機會與神職人員晤談, 樞機主教 Egan告訴他,提升靈性的層次, 避免愛爾蘭人悔恨交加的情緒 (因作者是愛爾蘭後裔) 。這個改變使他更有智慧和包容力, 平靜地接受突發的苦難。 他規畫了美好的道別, 並把它當作是最後的企畫案, 緬懷並感謝他人對自已的好。 他趁著還有体力, 與親友回憶過去相處的時光。他感受了眼前的幸福, 這些他以前竟渾然不覺, 自以為是讓工作的壓力把喜樂悄悄推開,直到生命的終點才體會 "Simple is fine", 簡樸見真醇。 若我們也有這些領悟,那就不虛此生了。

我很慶幸選擇來上這些有意義的 「生命關懷」之課程. 希望日後有機會發揮所學, 陪伴臨終病人和家屬。



明昭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