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作文50+2] No3:我與張清郎老師
孫老師與張老師兩人合作第一首台語歌曲「淡水渡口」在國家演藝廳發表後合影留念
左起:張老師長兄,張老師,孫老師,孫師母(黃老師)
世紀新聲-歌我台灣1
世紀新聲-歌我台灣2
世紀新聲-歌我台灣3
世紀新聲-歌我台灣4
張清郎教授,民國28年生,自幼喜愛音樂,他無論在文學、體育、藝術...等方面都高人一等,可說是「文武全才」。他是竹師附小的優秀學生,竹師畢業之後,因成績優異,被陳世慧校長延聘,回母校服務。
附小從高梓校長任內就倡導均衡的教育,標榜生活教育目標--「健康、活潑、快樂」和智能教育目標--強調「五育均衡」發展的精神,讓附小的學生在德智群體各方面都均衡地發展。每天早上,除了早操之外,還特別聘請高校長的胞妹,高棪教授蒞校指導「韻律操」。在當時這是全省首創。每當做早操或韻律操時,都由張老師上台領操,我在司令台下,用一部49鍵的小風琴為他以及全體師生伴奏。國內外教育參觀團體蒞校參觀時,都對我們的創新韻律操活動稱讚不已。張老師領操,我彈琴為他伴奏是我們合作的開始。
張老師天生一副好歌喉,又喜愛唱歌。課餘之暇,我們在木造的舊禮堂,用日據時代留下的年代已久的平台鋼琴,「他唱,我彈」快樂無比,這是我們的另類合作。
民國五十年是教育廳主辦全省音樂比賽的第二年(由台中市承辦)。由於我的鼓勵,張老師報名參加男聲組獨唱比賽,我是他的伴奏。張老師選的是應尚能的「拉撁歌」(前進復前進,大家撁在手...)張老師嘹亮的歌聲至今仍縈繞於耳。他果然不負眾望榮獲冠軍。附小合唱團,唱了「老烏鴉」和「春天好」兩首歌,也獲得國校合唱第一名。「雙料冠軍」的消息傳回校園,全體師生欣喜若狂,樂翻了天!同時,新竹中學、竹二女(今培英國中)的合唱團也分別拿到高初中合唱第一名。此外,蘇綠萍(蘇森墉教授的長女)的鋼琴獨奏也榮獲首獎。新竹縣(當年新竹縣市仍未分家)在那一年的全省音樂比賽裡,一共獲得了五項冠軍;「風城」一時被譽為「音樂之城」。
張老師聲樂方面的才華受到肯定,這促使我鼓勵他繼續「升學」的意念。我提起「升學」之事,他卻說:「我鋼琴彈得不好。」我回答說:「我給你選一首不會太難的小奏鳴曲(請參閱註一)也會幫你聽琴。」他滿口答應。以他的天賦加努力,三年服務期滿後,張老師如願考上師大音樂系。每當有音樂界的朋友聚會時,他總會向大家提起我鼓勵他「升學」的這件事;我聽了深感欣慰,也與有榮焉。
張老師在師大服務期間,我經常跟他保持連繫。新竹市音樂協進會舉辦合唱觀摩會或藝術歌曲獨唱比賽時,只要一通電話,他立即答應來擔任評審和指導,他回饋鄉梓的熱誠令人感動。
張老師為提升並推廣「台灣歌曲」,多年來本著「通俗歌曲藝術化」、「藝術歌曲普遍化」之理念,從詞曲創作,搜集整編,到演唱演奏,無不躬親參與,他是本土音樂的有力推手。1995年,我們共同完成了第一首「台灣藝術歌曲」-「淡水渡口」,在國家演奏廳首演時,就是由張老師親自演唱,那次演唱深獲音樂界的好評。1996年的「櫻紅」、1997年的「寒梅」、1998年的「75巷咖啡」等歌曲陸續完成。最值得一提的是,歷經十五年的努力,我們在2007年共同完成整套組曲「四時婧 」(1.緋紅競艷、2.花中君子、3. .怡茗弄賞、4. 歲寒雅友)(請參閱註二)這套組曲可說是我們合作的世紀大創作 ,細節請參閱跋文(閩南語書後文之意)(請參閱註三)。
張老師為了安排「四時婧」的首演,精心策劃「世紀新聲 歌我台灣」台灣歌曲演唱會,並分別在台北(2008年五月四日)和基隆(2008年五月17日)演出。2009年五月22日「2009師大音樂節」張老師策劃了「研討」及「演唱」兩場活動。第一場的主題是如何「演唱」及「創作」台灣歌曲。會中邀請我擔任「台灣歌曲」之創作的研討人。第二場是台灣歌曲演唱會,張老師特別推薦師大混聲合唱團,演唱了我創作的台灣歌曲「天頂有日頭」(首演)。自從那次音樂會之後,我就沒有機會再見到張老師。回想過往的一幕幕,令我感觸良多,無限相思,點點滴滴在心頭,久久無法忘懷。
註1:Sonatinen op.36 No. 1, M. Clementi
註2
註3
孫思嶠老師2012.7.4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