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作文50+1] No5: 逾半世紀的相互提攜
Joyful, Joyful We Adore Thee by Ludwig von Beethoven
我在三年級時,從西門國小轉入附小,我被分到志學里。每個同學對我這個新轉學生都很友善,初到一個陌生環境的不安於是一掃而空,我很快就適應了附小的新環 境。我被分到的坐位是在明昭的坐位附近。那時她梳著兩根辮子,大大的眼睛,聰明又乖巧,像個小公主,老師們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她。我們很投緣,沒多久就變成 了好朋友。下課的時候,我們一起去盪鞦韆、踢鍵子、跳房、跳橡皮筋;五六年級時也常一起去志學里樓下的圖書館看書籍和雜誌。明昭的母親是護士,她給明昭準 備的便當,謍養又好吃;她母親在抗戰時期,看到多難的國家需要更多的護理人員來救助因戰爭而收容的眾多傷患,毅然決定學習護理,為國家盡一己之力。明昭的 父親是土木工程師,任職工研院。我們四年級的時候,她父親到美國鑽研胡佛大水壩的水利工程設施,學成歸國後,協助興建石門水庫。明昭的雙親代表無數個我們 父母那一代的人對台灣的貢獻;他們教導子女有方,明昭和兩個弟弟都是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好學生。
我和明昭小學以後就再沒有同校就讀過。 她雖考上公立初中,她父親卻堅持要她讀教會學校,因而就讀新創立的曙光女中。可是我們依然保持連繫, 對彼此的關心,從未間斷。 她在曙光女中以第一名畢業,並考上北一女。上高中的時候,我們都有很大的升學壓力。不過我和明昭時常通信,彼此鼓勵;我們還交換讀書心得,相互切磋琢 磨。 大三那年的暑假,我們參加了一個教會在墾丁給小朋友們舉辦的夏令營,這是我學習做義工的開始;我也利用課餘的時間去台大醫院送書給病患閱讀。明昭的啓發開 啓了我學習「服務他人」的大門,我從這些活動中學到「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而終身受用不盡。大學畢業後,有一次,明昭造訪新竹,我陪她去曙光女中拜望從 前的老師。有位美籍修女很親切地和我們聊起過去,我們共度了一段愉快的時光。
明昭在念曙光女中時,受洗成為虔誠的天主教徒。我直到大二那 年才領洗成為天主教徒,明昭是我的代母(Godmother)!她是我生命裡很重要的一個人--我們是好同學,好朋友,又是代母/代女的關係。我出國以 後。每年都收到明昭寄來的教會中文日曆。1983年她們全家去梵蒂崗朝聖,還登上了教廷雜誌的封面,全家都成了封面人物,好不風光!明昭也把三個小孩都教 育得很好,兒女都各有成就,大女兒是會計師,二女兒和小兒子都是醫生。
明昭在台北金甌教書時,我的一位大學的同學和好朋友剛好也去那兒教 英文。明昭一聽到她是我的朋友,對我這位大學同學照顧有加。這就是明昭,永遠熱心助人。她和先生兩人都是退而不休,常常為教會做許多服務的工作,並樂在其 中。我們兩家的男主人也因我們的友誼而一見如故。我去年返台前,明昭熱心地寄來台北捷運地圖和新竹旅遊地圖。她因為機票很早就定了,所以無法參加志學里十 月底的會外會。我在她返美前一天有幸跟她遊了一趟新竹,喚起許多小時候美麗的回憶。雖然我們已13年沒有見面,但是我們的友誼完全沒有因時空而隔閡。自從 附小部落格成立後,我們合作無間;她是部落格編輯小組的重要成員之一,我們的部落格因為有這支堅強的隊伍而受益良多。感謝天主對我諸多的眷顧,其中之一就 是我能和明昭相知相惜,並相互提攜,超過半個世紀。
碧瑤 2012.2.1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