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7日 星期日
[作文50+7] No. 81: 波蘭/格拉哥之旅 (二)
在「格拉哥」的第二天, 我們在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區簡短逛了一下, 造訪了皇官、古堡、教堂及花園之後, 就直奔五十公里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故鄉「瓦多維」(Wadolice)。這裡原本是個人口僅兩萬的小鎮, 現在每年郤因為接待了二十多萬慕名而來的訪客, 而繁榮起來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不但在宗教界受到尊重,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 東歐變天,因而世界局勢大為改觀, 這位教宗對這個巨大的改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長久以來,他一直鼓勵波蘭人民 "Do not be afraid. Do not let that hope die.「不要害怕, 永存希望。」 他的精神感召力量很大,波蘭「團結工聯」(Solidarity) 受到鼓勵, 獲得多數人民的支持, 終於讓波蘭擺脫共黨統治。接著,東歐許多國家也紛紛脫離蘇聯的枷鎖而獲得自由。這次的不流血革命,不同於被關入鐵幕的匈牙利的1956年抗暴,或是1968年捷克的「布拉格之春」的反抗,那兩次鎮壓,蘇聯都出動了坦克和大炮,因而死傷無數, 以悲劇收場。八零年底和九零年初的反蘇聯脫離鐵幕運動是一場沒有流血的革命,東歐的共產集團垮台,這場革命沒有動用一兵一卒,人民獲得自由的成功不能說只是巧合,應說是 「奇蹟」才對。難怪美國前總統雷根說:「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是「結束共產專制統治的英雄之一」。
下午我們來到「維利西卡」(Wieliczka) 地下鹽城參觀,從十三世紀開採以來,波蘭人在這裡已建了三百多公里的通道,最深可達三百多公尺。儘管鹽礦當局只對遊客開放了百分之一的礦田,走馬看花也需走三個多小時呢!我們一開始往下走了三百多階樓梯,到逹地下一樓,看到走道兩旁放置著開採鹽礦的工具,如用馬拉的絞車、水車和描述鹽礦工人的工作情形的蠟像。接著我們看到二十座大大小小的教堂,其中最有名的是「聖金嘉教堂」(St. Kinga Chapel)。因為人們在地底下工作,畢竟安危難測,然而為了生活,只得下坑工作,但是誰也不知能否安然出坑。因此求主護佑的信仰成為礦工的精神力量,其中三位有藝術天份的礦工從十九世紀末開始雕刻, 接力式不停地努力了將近七十年才完工。當我們看到精美雕刻的祭台、石柱、 聖像、水晶吊燈等與一般教堂內所見的物品幾乎一樣,真不敢相信這些物品全是從堅硬的鹽礦一刀一斧慢慢琢磨出來的。甚至牆壁也不留白, 人們把聖經故事中的「最後晚餐」「加納婚宴」「聖家逃難埃及」等栩栩如生的浮雕在牆上, 充份表達鹽的結晶體特有的神聖莊嚴。連我們腳下的地板也不例外,那些看似排列整齊的方形石磚, 也是由鹽岩精雕細琢出來的。 最特別的是還有「地下鹽湖」, 在燈光的照耀下, 顯出如夢似幻的藍綠色彩, 難怪導遊說這是 “Romantic Surprise,” 「浪漫的驚喜」, 一點也不為過 ,為我們 「鹽城之旅」畫下句點 。以前在奧地利的「莎斯堡 」(Salzburg ) 我也參觀過地下鹽礦, 然而那裡的鹽礦和「維利西卡」的鹽礦比起來, 就太平淡無奇了。
明昭 2018.6.1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