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作文50+2] No 172: 恩師難忘



-- ♫ Ave Maria

看完蔚治懷念修女的文章,讓我也想起了我的恩師白靜明修女。來自美國威斯康新州的白修女是我大二「文法與修詞」的老師。 她是台灣本篤修會 (Order of Saint Benedict) 的修女,也是台大外文系的資深教授。白修女身材高大,冬天穿著黑色,夏天穿著白色的修女服,戴一副金邊眼鏡,看起來道貌岸然,好像很嚴肅的樣子。事實上,她非常和藹可親,而且她熱愛中華文化、她的學生和台灣這塊土地。

白修女要求我們每天都要寫日記,以增進我們的英文寫作能力。我記得我曾在日記裡寫下我閱讀陳立夫先生寫的《四書道貫》這本書的感想,以及四書和儒家思想對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白修女看了我那篇有關《四書》的日記,竟要求上我們那組「文法與修詞」所有二十幾位學生都去念「四書」並且要寫念完《四書》的心得報告。我們那組有很多僑生,其中有些僑生同學的中文程度不太好,他們一聽說要寫這個作業,莫不怨聲載道。白修女非常仰慕中華文化,她要我們要先瞭解我們自己的中華文化,在把英文學好了以後,才能去瞭解西方文化。

外文碩士研究所畢業以後,我在台大教了幾年書。一個三月的某一天,我正在六號館教大一英文,白修女在走廊示意要和我說話,我馬上告訴我的學生,這是我以前的老師,所以我非得中斷教課幾分鐘不可。白修女要我在禮拜六幫她先到校工老吳那裡去取棕櫚枝,再把棕櫚枝送去金門街的本篤修會,因為禮拜天是Palm Sunday (聖枝主日--復活節前的星期日)。記得台大有名的椰林大道嗎?原來台大的校工每年都會為她準備聖枝主日要用的棕櫚枝。她因為那天要去淡水的本篤修會總會,無法親自來台大拿棕櫚枝,希望請我代勞。白修女還要給我計程車的車資,被我婉拒了。我告訴白修女, 這樁小事,我當然義不容辭。她很高興我能替她辦這件事。回想我以前上白修女的課也是在六號館。幾年之後,我從一個「坐在台下」的學生變成「站在台上」的老師;我從前的的老師,現在則變成了我的同事,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時間的腳步不停留。我也牢牢記住「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對老師交代的事,從不敢怠慢。

又有一次,我去傅鐘旁邊的辦公大樓領糧票,碰到白修女。我說:「您怎麼也來領糧票?」她說:「我當然要領這個糧票啊!」我回答說:「我還以為您吃麵包,不吃米飯。」那時領了糧票以後,還要到農會去換成柴米油鹽,後來制度改了,就把糧票折換成現金發放了。我在台灣時和白修女一直保持聯絡,每個禮拜天,我習慣去她金門街的本篤修會望彌撒,因為有一個耕莘的耶穌會神父,不會說中文,所以他就到金門街的本篤修會,用英文主持彌撒,本篤修會的美國修女和那裡寄宿的師大學生,都喜歡望禮拜天早上十點半的英語彌撒。

熱愛中華文化的白修女在1996年去世了。她很年輕的時候到中國傳教,1949年以後。她到台灣,繼續為教會做牧羊的工作,也為她熱愛的學生們服務。她讓我知道,我們一定要先瞭解自己的文化,再去學習其他文化的精華,這樣才能兼容並蓄,有如老子所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如照照《懷念彭修女》的部落格文章中所說,白修女也是「無數個點燈照亮他人的修女教師代表」,我永遠感激她的教導。


碧瑤 2013. 5.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