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作文50+2] No53: 帶便當的日子
請欣賞天使合唱團 - ♫ 當我們小的時候
從附小一年級開始,我就每天帶便當上學,除了部份住在學校附近的同學,中午可以走路回家吃飯 , 還有少數由家人中午送便當來的同學之外 ,大多數的同學每天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中午的便當放進裝便當的竹簍子裏;各里的教室門前都放著一個方型,裝便當的竹簍子,側面有用紅色油漆寫著 各里的里名。開學註冊,繳完代辦費之後, 中午帶便當的同學,都會從總務處領到一枚鋁製的便當牌。上面有個小洞,還打印著學年度及三位數字的號碼,用繩子綁在便當上,便當送去蒸的時候才不會搞錯。
早 期在校長室對面的樓梯旁邊,有一間木造篜便當的鍋爐房,那也是學校燒開水的地方。前面一間還可以當浴室使用。記得開同學會時,主辦的同學曾放映過一張幾位 同學一起在學校洗澡的照片,那張照片就是在這間浴室拍的。這間燒開水的房間,每天上午由校工老陳負責升火, 並且負責挑送低年級各里的便當簍子。他用一根扁擔,兩邊綁著兩條繩子,繩端各有一個鐵鈎子可以鈎住便當簍子的握把。 校工老陳講話帶有廣東梅縣的口音,走起路來有些微跛,可能是當年戎伍之時受過傷。高年級的同學則由值日生每天負責抬便當簍子去鍋爐房,女生都會在竹簍握把 上綁一條手帕以保護手掌,這是大家都有的經驗。
上午便當簍子送到鍋爐房後, 老陳會將便當按順序一個個的排在蒸汽房的木架子上, 中午便當蒸熱了之後,再依順序一個個放回各里的便當簍子。 偶爾有放錯的意外,這時便當牌子就發揮作用了。如果有同學發現自己的便當不見了, 只要到附近各里教室門口的便當簍子裡找找,必定能找到失落的便當。
記得有一款鋁製便當盒,在盒邊及蓋子兩邊有凹槽,蓋起來後將筷子插入槽內,便當盒就自動鎖住了,也不會有忘記帶筷子的煩惱。
校 長室前的鍋爐房由於老舊,後來學校在體育室後側與福利社旁,蓋了一間磚造的新廚房及鍋爐房,用來做篜便當用。同時也開始供應學生每天中午的營養湯及下午的 熱牛奶,還有保健室提供的健素。中午的營養湯由校工送到教室, 附帶塑膠碗及湯匙, 再由老師負責分配。湯裡的配料經常是黃豆、小魚干、 豆腐、 蕃茄及高麗菜,湯的營養價值高,每人一碗,一定要喝完。附小的營養湯應是後來其他學校推行營養午餐的始祖。
早期學校還會每天中午特別煮一鍋紅燒牛肉,給運動員補充營養,記得高我們幾屆的李文璐、楊瀛生等田徑隊學長,中午都會到二樓的自然課教室吃午餐加菜。後來因為參加校外的體育競賽少了, 紅燒牛肉的營養餐也就停辦了。
同學們,您何不把塵封的附小記憶寫下來,讓我們重溫那段美好的時光!
黃大方 2012.10.2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