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作文50+4] No.50 : 談宋詞說元曲


         
 詞之興起,是在晚唐之後,當時詩的形式,逐漸式微,有謂:詞者詩之餘也。最主要的原因是唐詩受到五言及七言格律的限制,曲子不能隨意恰配其詞,難以滿足絲竹管弦之效。唐詩在這種情況之下,祇有被迫遁隱,應運而起的是能填曲而不被格律限制的長句和短句,這就是所謂的詞。當時音樂的曲調,因曲譜都已失傳,我們現在所讀的,也僅是當時留下來的歌詞。到了五代和兩宋,詞乃大興,雄據文壇,氣燄不可一世。代表人物像後主李煜,他的《相見歡》和《虞美人》,讀來悽厲撕肺,都是生命真實的表白;還有像李清照,她的《浣溪沙》和《聲聲慢》,非豔即哀,令人心痛骨骾。李清照的詞,無論是意象的情境,或是風格中的個性,可以說前無古人,倘若後有來者,相信也難肖其真。李清照能詩能詞,琴棋書畫,均是了得,說她多才多藝,應當之無愧。

到了蘇東坡時,詞的範圍擴大了,或吊古懷憂、或悼亡送別、或兒女情長、或自傷身世,幾乎什麼都能寫,像「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明日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魂,無處畫凄涼。」這些浪漫的詞句,雖然盡顯涓涓之情,淡淡真意,但也灑脫自若,清新絕俗。不過我們注意到這時的蘇東坡,他左手寫詩,右手填詞,似乎想在詩詞之間,找到自我心靈上的平衡,以及時代的真實意義。

 蒙古人南侵之後,由於歷史的丕變,文學自然受到影響。宋詞在元初轉變成新的形式,元曲於是孕育而生。所謂元曲,實分兩者,其一爲散曲,是元代的新詩;另一爲雜劇,有說,有唱,也有動作表演。元曲和以前的詞,在形式上都是長短句,在規律上也是亂中有序,但是散曲這時出現了二十多字的最長句,這在過去的詩詞之中,是絕無僅有的。散曲文字優雅的不多,多數用字俗白。文字表現優雅的像「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可謂細緻而生動;但是「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不知。登樓意,恨無上天梯。」就非常的俗白,幾乎是口語,因缺乏藝術性,故少有文學價值。

馬致遠無疑是元曲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寥寥數句,都是常見老詞,但是當這些老詞組合在一起時,就會變成了他生動而活潑的語言。馬致遠長於描寫自然景物,善用比喻,經常自我解謿,他的字質精粹,語言豐富,除了內斂,亦見張力。他的劇曲《漢宮秋》,寫王昭君和漢元帝的故事,取材於史書,卻宥於史實,雖有虛構,但其筆法精湛,節構緊湊,被譽爲元曲中的經典之作。

中國的詩詞,比其他文學的表現較爲嚴謹、純粹、精緻,且更饒富趣味,它可以平衡我們顛躓的身心,還能把我們生活中的憂患意識,轉爲清山綠水,素淡心靈,詩詞之美,就等你去探幽尋賞,慢慢地咀嚼和品嚐了。

Music - 劉芳 琵琶_十面埋伏

莫大軍 寫於洛杉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