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光明新村會前會



光明新村 1


光明新村 2


光明新村 3



光明新村 4

光明新村 5

鎧陳 2011.5.25

50年之會影片記錄(三)

50年之會影片記錄(三)
第16th志學里畢業50週年合照


  何雲光老師自我介紹


準備團體照花絮 1


準備團體照花絮 2.


準備團體照花絮 3.

鎧陳 2011.5.25

50年之會影片記錄(二)



 06.合唱「放學歌」愉快小曲


 07.合唱[阿美族舞曲]愉快小曲


 08.合唱[如在天堂]愉快小曲


  09.合唱[今我有快樂]愉快小曲


10.合唱[台灣光復節歌]愉快小曲

50年之會影片記錄(一)


相隔半世紀的重逢同學會,充滿了驚喜、充滿了意外、充滿了無盡的回憶.........,志學里
許寧遠同學用V8記錄了令人激動的那一刻。


 01. 合唱「竹師附小」校歌

 02. 合唱「搖船曲」

 03. 合唱[「上高山曲」

邊鼓的尾音


國外同學對鎧陳號召的同學會都引頸以待. 這是今年一月以降我們之間呼朋喚友的電郵往返.


芝加哥附小人的玩笑話                                                                         03/13/2011


芝加哥地區可以湊足十位以上的附小校友. 其中又有些同時又是竹中的校友.

因為當年進附小需要考試, 我總以為附小盡得新竹英材而教之.

李遠哲院長是有名的竹中校友. 當年李院長的妹妹與我同屆活潑里. 小弟與我妹妹同班耐勞里.

李院長的表妹則是高幾屆的校友, 而且也就住在我們的小鎮. 表妹的妹妹又與我妹妹同班.

李院長的尊翁還是新竹師範的老師.

但是李院長卻不是附小校友. 我一直不解為什麼李院長不是附小人. (東門國小)

我還幾次跟竹中校友開玩笑說: "一定是他考不進竹師附小."

這一次在附小十五屆的網站, 讀到高校長描述她當年接手之前,附小報考人數低落. 才覺得這是李院長不是附小人的可能答案.

一家兄弟姊妹全是附小人的家庭很多. 要尋找當年同學, 前後屆的校友都很能幫忙.

如果我們協力建立一個附小校友的家譜. 該是一個有趣而且有用的尋人工具.

********************

照片再現天日                                                                                           01/10/2011

謝謝竹麟讓這張照片再現天日.像當今時裝雜誌修飾過的照片.  影中人多英挺啊! 高拔的身材, 又有足夠的書卷氣. 是初中時期的留影嗎? 今日演偶像劇的演員都等而下之.

我看得出背景中有校園中部分臺灣模型.

前幾日我還在想我們返校辦五十年同學會,是不是能在校園內留下什麼紀念呢?

我想到兩年前返校園看到臺灣模型. 模型已有失修景象, 代表縣市的燈泡無一倖存. 我們能否以樂捐方式動工恢復模型當年的光鮮? 但是也許這不是輕易的事.五光十色的模型要如何保養?

也許現在是開放式的校園. 已經沒有當年老張全年盡忠職守照顧校園.

即使可行需要多少的預算 (包括保養)?

********************

立志做總統從來不是個好主意                                                               01/10/2011

回顧中華民國的總統, 不是死在任上就是 [可能] 死在牢中.

[日本李是異數 -- 國民黨及民進黨都不敢動他 - 目前]



看今日的馬總統 [瞻前顧後; 畏首畏尾] 幾個月不見人影, 不知作了些什麼事 ?



還不如我們的 [郭大俠] -- 有話直說; 有屁快放, 來的痛快淋漓 !!

[當然有時衝的太快也會有點小傷 -- 但就是爽 ! ]



想當年 or 今日[郭大俠]所作所為 [馬英九] 想都不敢想 !

[扯小姐們綁辮子的絲帶.....]



今天翻看舊照片找到一張很特別的照片掃瞄後加在附件上.



想當年英姿煥發 -- 特此記念我們的小學同學 [王錦龍]







********************

謝謝你的回信.  看樣子我們的連鎖信可能成形.                                    01/08/2011

當我收到冠英的回應, 我不能確定是發給全班或僅給我一人 很高興你也加入了行列. 冠英的回覆很有意思.

今天一大早我就坐在電腦前等信. 很高興文綺已經有回音.


冠英 自持甚高.  當今要能做到 不卑不亢. 沒有搖擺是我對任何人最高的肯定.  鮮有人能自持如此.  就如我曾說過的, 如果 冠英能一以貫之, 歷史會為他記上一筆.

就像我對文綺的喊話, 希望你也動筆共襄盛舉.


********************

收到你的回音太高興了                                                                           01/08/2011

我們可能有五十年沒有互通音信. 但是與你寫信完全不覺得有隔閡.

我希望賢夫婦能參加兩天的活動. 試想如果每位參加第一天活動的同學上台講五分鐘的話. 我們根本沒有互相說話的時間. 我自私的想沉醉在往日時光愈久愈好, 能與愈多的老同學在一起愈好.

也 希望你願意提筆參與我們的連鎖信. 如果大家都開始寫. 也許可以鼓動更多的同學參加同學會.

有太多的題材.  譬如說我們有幾位同學取得了博士學位? 我要猜測的話. 你應該是當然的一位.

請向廖先生致意. 我期待見到你們.

********************

寫得好。                                                                                                    01/08/2011 

但對郭的好推崇太少,對四人幫的惡又說得太輕。瑜中有瑕。

寶島真是幸福,四人幫之惡就像出疹,台灣在六零年初就出過了,由最好學校的最好班的一批最好男生承受了,他們為台灣吃苦受難,他們營養不好,被那些健康女生霸凌,啞巴黃蓮,告老師還被郭達壯老師拿來打手心。苦呀!

大陸六年後才有四人幫,沒有我們好男生當沙包,結果苦漫全大陸,是國家的重大災難,他們何其不幸!!

每次看迪斯奈勵志電影,看Avatar ,看到那些男主角,就想到我們自己

********************

我的志願                                                                                                  01/08/2011

很多小學回憶的記述都提到以 ”我的志願” 為標題的作文.  當年我們也寫了好幾回. 

將來要做總統為志願的不在少數. 我輩之中, 除了台南官田的一間小學和台北女師附小例外, 大家都槓龜了. 

要做醫生的不少. 我們班是出了幾位醫生. 不過比我想像的少. 

要做科學家 - 愛迪生, 愛因斯坦 的也不少. 我們班進入這行的好像不多. 

同學中多位來自軍旅家庭. 我們班有在第一線保家衛國的嗎? 也許沒有出一位將軍吧. 

有沒有音樂家, 藝術家? 少年的俊憲, 為我心中的理想化的音樂家定了型. 我總是把他和我以後見到的演奏者比較. 

我們至少有鎧陳成為老師. 

臺灣錢淹腳目. 希望我們班上有幾位心想事成為大富翁. 

一舉成名天下知, 我想冠英也許是同學中唯一的. 他早年的文名僅限於島內. 范蘭欽事, 海內外華人都知道了冠英. 其事本身雖然有爭議. 但是冠英自己不卑不亢. 沒有搖擺. 應是 “英” 名天下知. 

今日的我們也許沒有從事少年嚮往的行業. 我們都成了堅實的螺絲釘, 在家鄉或萬里之外在前進的巨輪中轉動. 從社會總體的角度, 也許這正是當年社會對我們的期待.

********************

工業研究所的四人組                                                         01/08/2011

當年還沒有四人幫的名詞. 通常美波 文綺 耀新 一 荃都是一體行動. 個子比多數男生高. 得理不饒人.  男生都對她們敬畏一分. (時間久遠是三分還是一分已記不清) 

她們都名列前茅, 尤其進入高年級後. 

她們衣著整齊, 身體健康.  她們的臉頰跟洋娃娃一個顏色. 但是健康與運動細胞不是同一回事. 

這次至少有兩位的另一半將出席. 真有幾分期待. 希望都能參加兩日的活動, 有更多時間交朋友.  幾輪紅酒之後, 姑爺們能居中為我們與眾小姐們將當年的舊帳一筆勾消. 

當年我們扯小姐們綁辮子的絲帶, 而小姐們則在我們膀子上捏下紫痕的舊帳都曾是冠英賺稿費的素材

上回和美波通話提到可能由一 荃姊姊的線索, 連絡上一 荃. 如果她也出席那就更完美了.  希望美波也能攜眷參加.

********************

新年快樂!                                                                                                 01/03/2011

前天中午在電視上觀看了全臺施放煙火實況轉播. 之前還看到記者訪問冒著寒風為著取得看煙火好位置的民眾.

昨日中午我前往芝城中華會館, 參加元旦升旗典禮. 有兩百位新僑老僑出席. 芝加哥素有風城之名. 戶外刺骨的寒風確是不浪得虛名. 我確信本地昨日的寒冷比起臺灣絕對是有過之無不及.

往年升旗的榮譽, 總是由退伍軍官擔任. 原來安排升中華民國國旗的升旗手因故缺席. 臨時要我替補. 

另一位升旗手先升了美國國旗. 接著在大家合唱國歌聲中, 我仰首望著國旗緩緩升上竿頭. 百年中多少人曾為這面國旗犧牲奉獻的意象閃過腦際. 這是我一生唯一的升旗經驗. 尤其在這有特殊意義的日子, 心情難免激動. 

由老僑的美國退伍軍人擔任禮兵. 升旗結束後他們鳴槍致敬.

升旗典禮之後, 我們進入會館禮堂, 參加元旦慶祝會. 專程來芝加哥的大法官葉金鳳女士在慶祝會上致賀詞.

********************

新年的許願                                                                                             01/03/2011

我新年的許願是要提高大家參加三月同學會的熱情. 昨晚我打電話給同學錄中還沒有報名的國外同學. 只有映光的電話沒有打通(可能是上班處的電話.)

國外同學都說計劃參加. 同時也同意我的建議要寫些懷舊小文, 炒熱參加的熱情或增加點同儕壓力. 另外要以偵探手法, 連絡上其他還失聯的同學.

瓊林則因為二月底是二女兒預產期不能成行. 巧的是元旦正是瓊林三女出閣之日. 當我與瓊林通話時, 瓊林已忙了一天. 瓊林心滿意足, 三個女兒都找到了歸宿. 我的電話正好趕上向她道賀.

看樣子國外同學的出席率目前是高於國內同學.

嘿! 國內同學加油啊!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映光, 就請你起個頭吧


後排左起 1 映光 2 有威 3 瓊英 4 竹君  /   前排左起 5 照照 6 學瑾 7 秀華 8 遂珠 9 錦鳳

這是同學會中場, 部分同學的合照.

相較於蔚治的觀察: 「我發覺,一些同學,尤其是男生,顯然添增了歲月。」其實男同學也有此觀察.

看到這張照片, 距離燈光都恰好.  影中人都是適中的淺笑倩兮.  我的反應就是這幾位同學都得天獨厚. 不是 恭維話. 都容光煥發若四十許人.

三十年同學會時也見到有威 竹君 學瑾 遂珠 錦鳳. 這回又見面, 感覺上就像幾個月前才碰過面.

錦鳳跟上次見面一樣, 要我猜她是誰. 我當然知道. 但還是說成 「陳錦鳳」. 秀華馬上糾正我. 我為自己打圓場說: 「喔! 我想成 最美麗的歐巴桑 陳美鳳」.

我無愧每天看世界日報 (聯合報海外板) 和直撥小耳朵 (TVBS加中天電視) 的功力. 可要常看影藝版, 才知道誰是最美麗的歐巴桑.

鎧陳要 一人一篇. 讓我們就從這美麗的相片一一點名. 掌聲已經響起.  映光, 就請你起個頭吧.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瀟灑走一回



我生長在一個家境並不富裕的尋常家庭,家母還需要以家庭裁縫,賺取微薄工資貼補

家用,我能夠進入竹師附小是個異數,在那個年代竹師附小,算是一所人人都想就讀

的明星貴族學校,學生都必須經過入學考試篩選,經常是十中取一甚或更多,學費也

比一般國小貴(與我的三弟比較大約高三倍,四兄弟只有他沒考上附小,他是大器晚

成,五、六年級的模擬考,都在全校前五名內)。家母在日據時代畢業於住吉女子公

學校,即今日竹師附小的前身,她是因為我的二舅,初入社會開始賺錢,有能力為最

小的妹妹付學費,不然在那重男輕女的時代,外公是不可能讓家母讀冊的。


也許是這個緣故吧,當我五歲時家母就帶我到附小參加入學考試,現在依稀記得小時

候考試的情形:家長都在樓下教室等候,有人牽著我的小手,帶著怯生生的我上樓,

到一間一間的教室去,教室裡坐著幾個面帶微笑的老師,問我一些問題(應該是用台

語),或排積木,或畫圖,這間教室問完了,再帶到另一間去,一關一關考下來,我

就這樣糊里糊塗進入附小幼稚園大班就讀,一年後通過直昇考試進入小學部。


在附小七年間,周遭的同學幾乎都是有錢人家的小孩,爸爸不是醫生、教授就是高官

,或高知識份子,與我家境相同的同學並不多,要在那裡讀書是相當不容易的,必須

靠自己努力往上衝,但我生性調皮、好動,經常惹事生非,應該也是老師眼中的頭痛

人物。不過在學校被老師修理,回到家又再吃一頓竹筍炒肉絲後,我就會奮發圖強衝

到前段去,我就這樣有如茫茫大海裡的波浪,不斷的高高低低一再反覆,可惜的是近

日侵襲日本的超大海嘯,不曾發生在我身上,不然我可就出人頭地了,也許當上總統

也說不定(因為我什麼都不會)。


在附小的學習生活,可說是多采多姿充滿歡笑,高校長梓、陳校長世慧二位,用卓越

的教育理念領導,再加上全校老師不辭勞苦的配合,有如一個幸福和樂的大家園。我

們每天要上國語、算術、自然、地理、歷史,但是美術、勞作、體育,也沒有因為升

學壓力被cancel,學校還設計了大量的比賽,有團體的整潔、秩序、生活規範、拔河

、躲避球、接力賽跑……,個人的注音、查字典、說故事、演講、心算……,差不多

週週都要比,基於愛護班級及好勝心,每個小朋友無不卯足全力,為自己、為班級努

力爭取最高榮譽(不好意思我從來不曾名列前茅),附小生活就是這麼充實、歡樂,

有別於當時的普通國小,為了升學每天都要背著大大的書包,雙手再拎著兩個便當(

中餐與晚餐),苦著臉拖著沈重的步伐上學去。


附小的林林總總罄竹難書,只能日後另外為文詳細介紹。

附小畢業後考上竹二中,三年的初中生活就在叛逆、好玩中混過去,直到考高中名落

孫山後,才又大徹大悟痛定思痛,隨著一道較大的波浪,擠進新竹師範學校(為了減

輕家裡的負擔)。這是一所培育國小師資的學校,每個學生都必須十項全能,十八般

武藝樣樣都要精通,此時竹師附小所學,讓我觸類旁通游刃有餘,不論是文的或武的

都不是問題,這時才真正體會到附小的教育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入學第七名畢業第

五名沒有給附小丟臉)師範一年級選修美術,作品經常被老師選作範例製成掛圖,被

選為學藝股長,節慶都要繪製壁報,一年級下學期的鍵盤比賽,我班無人報名,班導

楊兆禎老師(著名男高音),他應該是我在附小五年級時,高升至新竹師範任教,問

我最近彈了哪些曲子?我說:「貝多芬的給愛麗絲」,老師眼睛一亮,就要我彈給他

聽。開頭還好很順利,悅耳動聽眼角還偷偷瞄到老師在點頭,可是一進入中段的三個

和絃,以及隨後的三十二分音符快速音群,我的速度就慢了下來,雙手在鍵盤上很吃

力的爬(爬呀!爬¯¯—呀!— 好像我騎著單車上新竹五指山最後定竿倒下),沒等到

聽完,楊老師就問我還會彈什麼?最後選了「杜鵑圓舞曲」,結果新竹師範學校最後

一次的鍵盤比賽,我意外打敗群雄拿到一年級組的第一名,當然升上二年級就順理成

章改選鍵盤了,從此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鋼琴比賽時,附小的孫思嶠老師是評審之

一(也許因為他偷偷放水,我才得了第一),比賽後,孫老師有一回叫我去跟他上課

,我說:「付不起學費」,他說:「要你來上課就不會收你的錢」,所以我走上學音

樂這條路,可以說是孫老師領進門的,目前功利掛帥的社會裡,這種以教育為職志,

摒除私利的老師,大概不多見了。


在附小的學習生活,可說是多采多姿充滿歡笑,高校長梓、陳校長世慧二位,用卓越

的教育理念領導,再加上全校老師不辭勞苦的配合,有如一個幸福和樂的大家園。我

們每天要上國語、算術、自然、地理、歷史,但是美術、勞作、體育,也沒有因為升

學壓力被cancel,學校還設計了大量的比賽,有團體的整潔、秩序、生活規範、拔河

、躲避球、接力賽跑……,個人的注音、查字典、說故事、演講、心算……,差不多

週週都要比,基於愛護班級及好勝心,每個小朋友無不卯足全力,為自己、為班級努

力爭取最高榮譽(不好意思我從來不曾名列前茅),附小生活就是這麼充實、歡樂,

有別於當時的普通國小,為了升學每天都要背著大大的書包,雙手再拎著兩個便當(

中餐與晚餐),苦著臉拖著沈重的步伐上學去。


附小的林林總總罄竹難書,只能日後另外為文詳細介紹。


附小畢業後考上竹二中,三年的初中生活就在叛逆、好玩中混過去,直到考高中名落

孫山後,才又大徹大悟痛定思痛,隨著一道較大的波浪,擠進新竹師範學校(為了減

輕家裡的負擔)。這是一所培育國小師資的學校,每個學生都必須十項全能,十八般

武藝樣樣都要精通,此時竹師附小所學,讓我觸類旁通游刃有餘,不論是文的或武的

都不是問題,這時才真正體會到附小的教育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入學第七名畢業第

五名沒有給附小丟臉)師範一年級選修美術,作品經常被老師選作範例製成掛圖,被

選為學藝股長,節慶都要繪製壁報,一年級下學期的鍵盤比賽,我班無人報名,班導

楊兆禎老師(著名男高音),他應該是我在附小五年級時,高升至新竹師範任教,問

我最近彈了哪些曲子?我說:「貝多芬的給愛麗絲」,老師眼睛一亮,就要我彈給他

聽。開頭還好很順利,悅耳動聽眼角還偷偷瞄到老師在點頭,可是一進入中段的三個

和絃,以及隨後的三十二分音符快速音群,我的速度就慢了下來,雙手在鍵盤上很吃

力的爬(爬呀!爬¯¯—呀!— 好像我騎著單車上新竹五指山最後定竿倒下),沒等到

聽完,楊老師就問我還會彈什麼?最後選了「杜鵑圓舞曲」,結果新竹師範學校最後

一次的鍵盤比賽,我意外打敗群雄拿到一年級組的第一名,當然升上二年級就順理成

章改選鍵盤了,從此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鋼琴比賽時,附小的孫思嶠老師是評審之

一(也許因為他偷偷放水,我才得了第一),比賽後,孫老師有一回叫我去跟他上課

,我說:「付不起學費」,他說:「要你來上課就不會收你的錢」,所以我走上學音

樂這條路,可以說是孫老師領進門的,目前功利掛帥的社會裡,這種以教育為職志,

摒除私利的老師,大概不多見了。


57年師範畢業後,分發至台北縣樹林鎮柑園國小(一個只有十八班的鄉下小學)任教

,第二年組織合唱團勇奪北縣第五名,59年以音樂專長調至板橋國小,沒能發揮就入

伍從軍,準備反攻大陸去,在小金門枕戈待旦一年半,苦無機會立功,渡海解救吃草

根、啃樹皮的四萬萬五千萬苦難同胞。當兵期間和師範學長黃智略,一同訓練只有十

一個班級的小金門卓環國小合唱團,當年必須渡海到大金門遠征(非大陸),勇奪金

門縣第二名。退伍後返回家鄉———新竹市,在民富國小任教,77年獲聘為台灣省教

育廳國教巡迴輔導團音樂科輔導員,79年獲聘為教育部國小課程標準修訂音樂科修訂

委員,80年組織民富國小直笛隊(recorder),連續三年獲得省賽第一名,於83年辦

理退休。


「上台靠機會 下台靠智慧」離開教職後,得到台灣省交響樂團陳澄雄團長的賞識,聘

為台灣省音樂教育人員研習會講師;各縣市教育局的音樂教師研習,也經常邀我去上

課,以致退而不能休,不過不花錢遊遍美麗寶島,也真是不賴。81年在新竹市文化中

心成立新竹市立直笛樂團,83年成立新竹市立青少年直笛樂團(曾遠赴日本參加關東

、關西二地,青少年直笛大賽均獲最優秀賞,聘楊兆禎老師為隨團翻譯),讓許多老

師和學生藉由直笛接觸音樂,進而愛上音樂(有五位沒有從小學鋼琴的學生,步我後

塵走上音樂之路,其中一位還修畢碩士學位,雖非英才得而教之也很樂)。


活過一甲子後,驚覺應該為自己而活了,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人必須先愛自己

,別人才會愛你;必須要珍惜自己,別人才會珍惜你,為了能有一副健康的好身體,

在人生黃昏日落之時,及時享受璀璨的人生,現在經常和一些熱愛單車的車友,到處

快活去,健身兼娛樂;摸蛤仔兼洗褲……一兼二顧。


林鎧陳 2011.5.21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追憶五百年一大千


先前文綺寄了一個張大千的長江萬里圖檔給我,我附上和大師的合影,傳送大家,結果引來照照發問,且容我細說和大師的結緣故事。

我 唸高中時,迷上謝家孝在中央日報連載的「張大千世界」,後來作品結集出版,我還上郵局訂購了精裝本。1977年,大師回國定居,我則成了專攻內分泌新陳代 謝的醫師。1979-80年,我擔任榮總內科部總醫師,奉部主任之命,充當院內照護張群、何應欽、張大千等大人物團隊的「傳令兵」。我以往熟讀謝家孝著 作,又因大師長年糖尿病,我得以貢獻一得之愚,於是格外珍惜這項任務。

逢年過節時,大師贈禮醫院同仁,連我們小小的總醫師都有一份。我第 一次吃到櫻桃,就是大師送的農林水果行舶來品。又當總醫師任滿時,大師依例都會提筆,畫個蘭草等等的,再題上醫師名字送給我們。由於我曾請求大師題名時, 改落我父親的別號,他又記得我曾向他提起,我父親十分欣賞老翁拄杖觀松的畫作。所以幾個月後,他居然破例,畫了一幅那樣題材的潑彩作品,裱好送到我宿舍。 來人還特別傳話,說是大師對我孝心的嘉許。我父親收到這份厚禮,特地挑選了一個紫砂花盆,然後由我帶到永琦百貨包裝後,再送到外雙溪摩耶精舍還禮。日後這 幅畫高懸我父親新竹診所十餘年,代我長伴高堂。

爾後我升任主治醫師,接近大師的機會更多。平常他一週來榮總兩三回,在物理治療床旁,聽他 用濃濃的四川口音談古論今,十分享受。他告訴我旅居海外時,曾因眼疾,赴波士頓就醫,醫師嘗試用雷射(激光)治療,如果成功就以「大千光」命名。可惜未 成,不然「大風堂」又多了一椿以大千為名的名物。其實我曾想過,極有可能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緣故,大師中壯年後,畫風不得不變。他一改以往工筆路子, 大開大闔蔚成新局,才得以成就「五百年一大千」的美譽。

大師待我不薄,我曾隨榮總復健部徐道昌主任等同仁,赴精舍觀賞空運來台的牡丹,遍 嚐張府美食。席間大師興起,下廚為大家燒麻婆豆腐,只見大師美髯飄揚,舉手揮灑仿如潑墨作畫。那年頭沒有錄像,但鮮活印象卻永存我腦海中。餐後大家到花園 拍照,大師及夫人、祕書盡入寫真。大師還請我到國父紀念館看郭小莊演出,散場後,他貼心地情商何敬公 (何應欽上將)載我回天母。1982年春節,大師送來印上舊作長臂猿,並客氣地親題「世澤仁兄」的賀卡,讓我受寵若驚。


1983年前後,大師抱病趕工繪製傳世鉅作「盧山圖」。我後來讀羊汝德文章,才知道他老人家惑於八十四歲天年預言,在時間壓力下,力疾從事,病情遂告起 伏。我也因而前往摩耶精舍出診數次。我見到眼前這位「富可敵國、貧無立錐」的傳奇人物,躺在一張鋪著尋常人家使用的金錢牌罩單的六尺窄床上,感慨良深。

不久後,大師體衰住入榮總,內科部姜必寧主任組成醫療小組,晨會巡房日日為之。雖然終告不治,診治大師經過,卻為我們提供演練團隊照護的絕佳學習機會。

大師歸葬梅丘近二十年後,張徐雯波夫人亦曾由我調理糖尿治療數年。如梭歲月,終不減我對大師的追思感念。


世澤 2011.5.19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台灣國教改革先驅——高梓


高梓校長 (1901-1997) 是成就我們共同記憶的關鍵人物。

她出身江蘇南通世家,南通是清末狀元實業家張季直的故鄉,由於地近上海,早得風氣之先,所以高校長能於二十世紀初葉,即入女學再赴美深造。

我點閱中華郝氏網,蒐得有關高校長同郝更生博士交往經過和婚姻生活報導一則,讓我們得以一窺高校長不為人知的溫馨層面。我以往見校長皈依源由,已知高郝兩先生鰜鰈情深,及今更見原委。回想起小時候似乎曾在附小對面的「高公館」裡見過郝先生,這點有待向高捷求證。我還珍藏了好多年,由郝先生手贈或高捷轉贈的墨爾本奧運 (1956) 紀念票,雖然只是一張藍紙上印了五環標誌 (並非真的郵票),卻是我集郵生涯的第一件收藏,更是當年郝先生獨闖墨城護權,寫下我國奧運史上可歌可泣章節的歷史證物。

這回為了舊憶綿綿寫作,我上網找資料,結果從國家教育研究院出版的教育人物誌首集裡,赫然發現高校長與傅斯年、錢思亮、江學珠、辛志平、趙麗蓮、錢穆、梁實秋、杜聰明等人並列, 且為國民教育領域之代表。最叫人欣慰的是,影片裡收錄了郭達壯、孫思嶠、黃巧珠三位老師的訪談。這份記錄片雖然簡短,但十分具體地呈現了高校長的理念和事功。我們都是高校長五育均衡教育的受惠者,全國多少老師,也都在她良師興國感召下,薪火相傳作育英才。

新竹雖小,何其有幸,能有高校長、辛校長兩位教育家駐足,我們又何其有幸,得以忝列門牆,見證典範。

世澤 2011.5.14

 台灣國教改革先驅——高梓

kai 註:教師訪談中,將郭達壯老師誤植為郭若虛老師
  影片轉載自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_教育頻道學習影片

2011年5月13日 星期五

全民運動與競技運動 孰輕?孰重?

做一件事情,目標只有一個,作好準備,再全力以赴,不管快慢,也不管順利與
否,事情總會做成的。假使做一件事情,目標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一樣作好準備,
一樣全力以赴,卻往往顧此失彼,魚與熊掌,難以得兼。

  我們都知道,我國推行全民體育的目標,是追求健康,也追求卓越。一方面要強
化國人的體力與體能,同時,也要設法提昇技術水準與競爭能力。前者,是經由全民
運動,讓國人藉助運動的效益,來增進健康;後者,則是經由競技運動,讓國人藉助
運動訓練的成果,來提昇競爭力。換句話說,推行全民體育,全民運動很重要,競技
運動也很重要,這兩者都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

  經驗告訴我們,做事要有輕重緩急,那麼!全民運動與競技運動,孰輕?孰重?
  全民運動,要精心設計一些活動,透過提倡與推廣,提供國人有欣賞與參加的機
會,以蔚成人人運動、時時運動及處處運動的風氣。讓國人從沒興趣變成樂此不疲,
從不會到會,從會到很行。於是,當普及之後,技術水準也隨之提昇,其成果是讓國
人增進健康,也提昇了競爭力。

  競技運動,要精心規劃選訓賽及相關配套措施,透過選項與選才,以提昇技術水
準,並培養了優秀的運動選手。在國內要多舉辦比賽,才能找到頂尖的好手,然後,
在國際運動賽會的殿堂,展現國力。其成就,固然是選手至高的榮譽,也是國家的榮
譽,其成果,不但全體國人分享,也將激發了有為者亦若是的企圖心。

  全民運動與競技運動,目標不同,業務有異,兩者並行,能否兼顧?為解些慮,
試就其關係以圖示之:



做一件事情,目標只有一個,作好準備,再全力以赴,不管快慢,也不管順利與
否,事情總會做成的。假使做一件事情,目標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一樣作好準備,
一樣全力以赴,卻往往顧此失彼,魚與熊掌,難以得兼。

  我們都知道,我國推行全民體育的目標,是追求健康,也追求卓越。一方面要強
化國人的體力與體能,同時,也要設法提昇技術水準與競爭能力。前者,是經由全民
運動,讓國人藉助運動的效益,來增進健康;後者,則是經由競技運動,讓國人藉助
運動訓練的成果,來提昇競爭力。換句話說,推行全民體育,全民運動很重要,競技
運動也很重要,這兩者都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

  經驗告訴我們,做事要有輕重緩急,那麼!全民運動與競技運動,孰輕?孰重?
  全民運動,要精心設計一些活動,透過提倡與推廣,提供國人有欣賞與參加的機
會,以蔚成人人運動、時時運動及處處運動的風氣。讓國人從沒興趣變成樂此不疲,
從不會到會,從會到很行。於是,當普及之後,技術水準也隨之提昇,其成果是讓國
人增進健康,也提昇了競爭力。

  競技運動,要精心規劃選訓賽及相關配套措施,透過選項與選才,以提昇技術水
準,並培養了優秀的運動選手。在國內要多舉辦比賽,才能找到頂尖的好手,然後,
在國際運動賽會的殿堂,展現國力。其成就,固然是選手至高的榮譽,也是國家的榮
譽,其成果,不但全體國人分享,也將激發了有為者亦若是的企圖心。

  全民運動與競技運動,目標不同,業務有異,兩者並行,能否兼顧?為解些慮,
試就其關係以圖示之:



  端詳其業務之關係,觀察其實際的運作,我們會覺得這兩個目標,其實是相容的
,不但有密切的因果關係,而且,是相輔相成的。那個重要?者重要,所以,全民運
動與競技運動,應該不會有誰輕誰重的疑慮了。

何雲光


註:何雲光老師在我們六年級時,竹師畢業成績優異,受聘為我們的體育老師,後
  轉往行政,後來在體委會體育競技處處長任內退休。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感恩

那天, 博愛里周照照同學轉來一封email, 請大家幫忙推他大姊夫,陳榮基先生的著作, "安寧舵手", 這事讓我想起一段往事,

我是活潑里陳明江, 約莫在念高一, 二時, 家母得了一種怪病,先是常做惡夢, 每做惡夢都會發出淒厲的慘叫, 接著是動作遲緩,嘴角不自主的流出口水, 鶼鰈情深的家父, 當然帶著家母四處求醫,在那醫術並不發達的年代, 很難找出病因, 更不用談對症下藥,就這麼蹉跎了一兩年.

當時家父就業於鐵路局, 跟他的好友同事陳榮銓先生聊起家母病況,熱心的陳先生, 當下領著任職於臺大醫院精神科主任的醫生弟弟,到家裡幫家母診斷,  判斷母親得的是帕金森氏病,這位醫生就是陳榮基先生, 從此, 家母的病有了正確的診斷.

故事還沒完, 帕金森氏病是一種進行式的病症, 只能減緩惡化, 無法治癒.儘管如此, 治療的藥物還奇貴, 投藥的劑量也會因病況的惡化而增加,陸續也有些新藥被開發出來, 有一種 Laro Dopa (拼音也許有錯),每天要吃13顆, 每顆約15元, 當時沒有健保, 家父的薪資也不過3,4千元.

這時, 陳榮基醫師四處請廠商提供樣品藥, 簽請院方提供試驗用藥,想盡辦法取得藥品, 每收到藥品, 即電話家人去取,舍弟 (陳明村, 節儉里) 當時在台北就讀, 每接取藥通知就雀躍萬分.

家母前後病了近十年, 此期間, 家父妥善照顧, 毫無怨尤,常於傍晚牽手家母散步復健於附小操場, 贏得許多讚聲.民國64年家母往生, 家父則於前年4月間過世.

每想起這事, 心裡總是滿滿的感激.




明江 2011.5.12

郝更生怕老婆「苦中有樂」


   作者:郝聖先

郝更生,原名郝延浚,幼時頑皮溺水,死而復生,故改名更生。郝1899年生於江蘇淮
安,早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土本工程,後感於中國人體格孱弱,遭外人譏笑,
轉而就讀於美國春田大學專攻體育。學成回國後,先後在北京清華大學、東北及山東
等地大學擔任體育教授。曾負責主辦第三屆、第六屆和第七屆全國運動會。1932年任
國民政府教育部體育督學,同時兼國民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掌管全國體育行政。

  郝更生的夫人姓高名梓,出身名門。原籍安徽貴池,寄籍江蘇南通,肄業于上海
女青年會體育部。肄業後即遠赴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任教。一年後赴美深造,就讀
于威斯康辛大學。回國後任國立女子師範大學體育系主任。郝更生與高梓同時期在美
留學。留學期間即互相傾慕,但未謀面。郝更生是中國留美學生中專攻體育最早的一
個,高梓則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女子籃球隊的中鋒,是該隊唯一的一位中國人。兩人
在留學生中均小有名氣。1924年,第三屆全國運動大會在武漢舉行。郝更生主持籌備
,高梓作為華東女子手球隊領隊,率隊赴武漢,兩人第一次見了面。因兩人酷愛體育
,趣味相投,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機。自此,兩顆心便緊緊連在一起。

  1925年,郝更生在蘇州大學任教,好不容易等到學期結束,便冒著暑熱奔赴北京
,應聘到清華大學擔任體育系副教授。當時,有三所學校同時發出聘書,除清華大學
外,還有南京的東南大學和廈門的廈門大學。郝更生雖很不習慣北方的生活,卻毫不
猶豫地選擇了北京,因為高梓在北京。

30年代的北京城遠不是今日的北京城。清華園距北京城10多裏,沿途儘是曠野,進城
要坐計程車,單趟就要五塊大洋。郝更生經常乘車進城,掏大洋付車費毫不吝惜。郝
更生進城表面上的理由是他當時兼任北京市中等以上學校體育聯合會會長,需經常關
心會務工作,真正的原因是為了與高梓約會。高梓是他的副會長。

  兩位體育教授、又是會長與副會長的頻頻約會,在學校和體育聯合會引起種種議
論。有羡慕的,也有嫉妒的;有為之高興的,也有為之憤憤不甘的。議論最多的是高
梓所在的北京國立女子師範大學。高梓生性活潑,為人直爽,且學有專長,早成為大
家注目的風流人物。追求她的男士很多,其中有大學校長、教授,甚至有年齡稍大一
點的學生。有位教師獻殷勤地形容說:“高教授在運動場上,就像蝴蝶在花叢中飛翔。
”這只“蝴蝶”翻飛紛舞,卻飛到郝更生身旁,令眾多“捕蝶者”撲了個空。友人向郝更生打
趣說:“你是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郝聽了很是得意。

  功夫不負有心人,郝更生從蘇州追到北京,頻頻向高梓獻殷勤,終於贏得了高女
士的心。1926年兩人正式訂婚。1929年2月6日在北京舉行婚禮。婚禮之日,眾多友
人前來祝賀。他們的好友徐志摩特地用三張宣紙,寫了一幅長篇累牘的結婚賀詞。徐
志摩與新婚夫婦彼此十分熟悉,開慣了玩笑,因此賀詞寫得詼諧幽默,令人捧腹。還
有一位天津的音樂家朋友叫杜庭修,專程從天津趕到北京參加婚禮,他送了一幅自撰
自寫的賀聯。上聯為:兩位體育名家,兩體合為一體。下聯為:一件結婚大事,結婚
不許離婚。上下聯對仗工整,全是實話,可實在下雅,似有惡作劇的味道。賀聯高高
掛起,眾人讀了哈哈大笑,郝更生非常難堪,急忙叫人把賀聯撤下。音樂家堅持不允
,郝更生不顧沖了大喜之日,竟當著眾人面與這位結識多年的音樂家朋友翻了臉。後
來人們才知道,郝更生是怕新娘子不悅才大發脾氣的。

  郝更生怕老婆是有歷史的。在他自己寫的《四十年婚姻生活之回憶》一文中,坦
率承認:“在漫長的四十年間,我不否認,確有過不少親友,或則當面,或則背後,明
言暗示我怕仰喬(高梓的號)。關於這一‘怕’字,以我四十年的經驗,我有我的哲學。
”且讓我們看肴他的“經驗”和“哲學”是如何形成的。

  郝更生怕老婆據說是“命裏註定”的。小時候,郝的家人迷信,請了一位算命先生
給郝更生算八字。算命先生展手掐指,細推流年,算到“妻財爻”時,沖著郝的家人一
笑,意味深長地說:“府上這位少爺,妻山高啊!”算命先生一言定終身。從此後,郝
的家人常拿他打趣,笑話他是個怕老婆的。小小年紀的郝更生,不知道老婆是怎麼回
事,就給戴上了“怕老婆”的帽子。及至成年以後,親友仍拿他調濾訕笑,以致他遲遲
不肯結婚,擔心高高的“妻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還沒有結婚的郝更生,就怕老婆了。

  郝更生怕老婆“苦中有樂”。真正體驗到“妻山高”的滋味,是在與高梓結婚以後。結
婚後,最先遇到的問題是家庭地位上主次不明。表面上郝更生是一家之主,實際上家
裏打的是“雙中鋒”。在他們家中只有“先生”稱呼,從無“太太”稱呼。傭人和司機稱郝更
生為“先生”,稱高梓為“高先生”。既然兩人均為“先生”,凡事均可作主。事實上,家中
大事小事都是高梓作主。每次拿了薪水,郝更生不敢動用一文,總是原封不動交給高
梓,要花錢時,再“申請報批”。家庭經濟帳是“高先生”的專務,郝先生不得過問,郝更
生的一家之主早已名存實亡。

  老婆厲害也有厲害的好處。郝更生好酒,酒席上逞強好勝,每每拼得爛醉如泥。
酒醉難醒,但只要一回家,高梓一開口,一頓數落,郝更生的酒就醒了大半,日子久
了,郝更生竟改了拚酒的毛病。郝更生脾氣暴躁,生性好鬥,好與朋友爭論問題,而
且爭論起來語言尖刻,往往叫人下不了臺。尤其在公開場合喜歡開一些過火的玩笑,
因此得罪了不少朋友,鬧出不少糾紛。每遇這種事,高梓總要把郝更生拉到一邊,像
教師開導學生一樣,將郝更生說過的話一一加以分析,一定要郝更生承認錯誤才甘休
。有時郝更生自以為有理,百般申辯也無濟於事,最後總是好衝動的“學生”在“老師”面
前無言以對。郝更生吃西餐有個壞毛病,喜歡一手執刀,一手執叉,把刀叉豎在桌面
上高談闊論,旁若無人。每當這個毛病重犯時,高梓便給他遞眼色。郝更生只要一看
到高梓那雙瞪圓的眼睛,立刻興致索然,老老實實放下刀叉,低頭用餐。時間長了,
竟也改了這毛病。

  郝更生怕老婆確實也無可奈何。其一,高梓的口才和文才均比郝更生強,吵起嘴
來,郝不是老婆的對手,只能甘拜下風;其二,郝更生做事虎頭蛇尾,高梓凡事都能
專心致志,求精求好,郝更生不得不服;其三,日常生活中,高梓待人接物很有一套
,頗得人心,郝更生卻常常得罪人,郝更生又不及老婆。性格上兩人差異也較大。郝
更生個性趨於豪放,高樣則比較嚴謹。生活中難免不發生矛盾,“叮叮噹當”的事時有
發生。凡遇爭執,常常是郝更生的退卻與讓步,使矛盾得以平息。結婚40餘年,常常
是“婦唱夫隨”。

  郝更生有如此豐富的“怕老婆”體驗,他的“怕老婆哲學”很有特色,說起來振振有
詞:“首先我認為,怕老婆決不是一件可笑的事。在封建時代的中國舊式家庭裏,太太
對老爺唯有消極的服從,無言的抗議,一切以老爺的意見為意見。馴至近代婚姻生活
,我可以斷然的說,這種‘在家從夫’的辦法絕對行不通了。現代化的家庭,應該是妻權
至上,太太第一。任何一個現代家庭,不論灑掃庭除,飲食起居,至少有四分之三,
或竟五分之四系由太太負責主持,先生僅只立於遇事提供意見的地位,而且,先生們
所提供的意見多半並不高明,徒然增加太太處理家務的困難而已。

  “以我和高梓的四十年婚姻生活而言,我曾經想過,在這四十年裏,如果不是高梓
在主持家務,我真不知道將怎麼辦好,以我應付生活的能力,充其量我只能保持書房
一隅的整潔,再擴大範圍,我便將無以為計。何況這四十年裏我們離鄉背井,顛沛流
離,少說些也搬了二十次家,二十次建立新家庭都由於高梓胼手胝足所達成。因此,
必欲謂任何家庭都是由於夫妻雙方所共同維持的,這‘共同維持’四個字,在於我,就難
免覺其誇大。

  “其次,太太在家庭之中有一項最神聖、最重大的任務,那便是生育子女。太太為
生兒育女所遭受的麻煩和痛苦,先生們不能親身體驗,自亦永遠無法想像。孩子是家
庭幸福與快樂的泉源,在這一件事上,先生坐享其成而太太艱苦備嘗,因此,太太理
應受到先生的尊敬。

  “再者,我國相沿已久而被嘲笑的“怕老婆’一詞。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今天,早
就該被淘汰了。‘怕老婆’三個字在我一生之中印象頗為深刻,淵源相當久遠。但我始
終深信“怕太太’不能算是侮辱男性的名詞,除了胡適之先生講的‘醒世姻緣’中,那些虐
待狂與被虐待狂的事例;‘怕太太’的這個‘怕’字亟應修正。依我的意見,與其謂‘怕太太’
,不如說是敬太太或愛太太;敬太太或愛太太適足以顯示男性的有理智、夠風度,對
太太表示仰慕或愛護,甚至於傾倒與敬服。

  “我公然提出我的這一套‘怕老婆哲學’,也許會有朋友說我是十足的阿Q,正因為
你郝更生是個怕老婆的,所以你才唱這種高調。我對於這一個問題的答復是:請平心
而論,我的老婆是不是值得我敬?是不是值得我愛?假如有人說我一輩子都受老婆的
控制的話,那麼,我也要反問一句,這四十年裏我老婆從來沒有控制我去做一件壞事
,那麼我被老婆控制又有什麼害處。”

  郝更生在大陸解放前夕隨國民黨去了臺灣。1975年10月的一天傍晚,郝更生與一
朋友外出散步,忽被一摩托車憧倒,傷及腦部,不治而亡。

kai 本文轉載至—— 中華郝氏網

孩子們的遊戲


許多進步的學校,都是把教育重心放在公民道德的修養,生活知能的訓練和身心健
康的發展方面。他們看兒童為社會的一份子,因此不重知識的灌輸而注意到孩子們如何
與人一同工作,一同遊戲和一同快樂地生活。孩子們尤應從如何一同遊戲裡,體會領悟
到如何與人,一同工作和共同生活的重要意義。

  人類幼稚期較任何動物為長,也正說明了遊戲對人類的重要。研究兒童發展的學者
們感到兒童幼小時,所學得的是特別豐富;他們發現了兒童自有其特殊的教育因子就是
遊戲。

  遊戲時,兒童能充分發洩情感,因此自我表現機會最多。在遊戲學習過程中,又能
集中於個人的活動、習慣和慾望方面;因此學習與行為兩相關連,孩子們從自己的活動
中親身經驗體會,為了滿足自己的愉快的慾望,而欣然接受道德和紀律的訓練;這是自
發自動的。兒童遊戲時,學習和漸漸了解如何去公平競爭,如何遵守規則,如何支持痛
苦的打擊,如何堅忍奮鬪去贏取勝利,如何忘記自私保全團體,如何珍視榮譽等,都是
通過遊戲而領悟的。只有在兒童時期,享受到圓滿的遊戲經驗,才能使生活正常發展,
否則必蒙到無形的損傷。有些人永不能快樂地適應他們的生活環境,頑固、孤獨、傲慢
、不信任、自我中心等,就是因為他們在童年時,對於自己內在的衝動受到抑壓,未能
獲得滿足舒展的緣故。

  遊戲是造就兒童生活的資料,它運用著兒童所有潛在的能力,全心全意全力地去從
事一件活動。在一則算學題苦思不解,顯得精神低落萎頓欲睡的兒童,如果老師能適時
介紹遊戲的活動,結果會立刻變得興高彩烈,精神百倍;苦讀背誦時所不能發動的力量
,此時全部活躍、鼓勵思考想像及一切心智活動,得到充分的發展;也就是使精神上的
能力,達到高度活潑機靈的境界。當孩子們遊戲(活動)時,和其他兒童與各種事物的
接觸,由實際經驗裡獲得許多生活的知識,與環境事物的認識,並獲得對人的同情與了
解。

  遊戲可醫治創傷憂鬱;化除緊張、鬆弛壓抑;遊戲不僅是打發時間的消遣,它更能
恢復疲勞,調劑生活,充實生活,使生命意義增加,生活向上而豐富;它是兒童生長中
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侶,正如眠食一樣的重要。

  肌肉運動,對於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是我們都深切了解的,如果沒有肌肉運動的
刺激,就不能促進美滿的生長與發育。名生理學家蔡翹先生說:「沒有運動即沒有發展
,即使有良好的營養,也不能為身體所利用」。遊戲運動乃是兒童最理想的運動方式,
因為遊戲是本能的、自然的,是適應兒童的興趣與需要的。只有幼年享受到戶外遊戲生
活,才能使身心得到適宜的運動,從而獲致正常的生長與充分的發展、從而奠立一生健
康的良好基礎。

  目前國校兒童因考試、補習和升學的種種負擔,已蒙受到額外的壓迫,影響到正常
的生活發展。我們在此時此地,鄭重向家長和教師們為兒童呼籲:正視兒童對於遊戲的
興趣與需要;遊戲是兒童的權利,任何人不應該予以剝奪的;禁止適度的遊戲,等於是
摧殘。試想一下,那些面黃肌瘦、機械呆板、冷淡怪僻、消沉而沒有生氣的書呆子們,
在國族前途上,是一幅何等悲慘的圖畫。

  遊戲是兒童生活中的重要一環,也就是兒童教育的主要成份。我們必須使兒童獲得
充分的遊戲,並且使兒童在遊戲中學習;那才是最健全、最圓滿、和最理想的兒童教育


高梓

kai 摘自47-12-1 學校與家庭 第89期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如泓的回憶 


根據中外兒童教育專家實驗研究的結果,都認為兒童的生活,諸如課業、訓導運動
、飲食、休息及衛生護理等,與其說是有賴於學校教育的培養,不如說是還仗於家庭教
育的薰陶。因為家庭環境較之學校自然、自由、親切,並且家庭是一個滿了愛的情境,
對於兒童的生活、思想和行為,是有無比的潛力的。由於這個啟示,使我們深切感到學
校與家庭的聯繫,是如何的重要。我們尤應如何使家庭和學校的優點溶於一爐,使兒童
獲得最理想的教育,實是今日教師和父母亟應共同注意的問題。

  民國三十八年秋,我以過去三十年對教育的信心和興趣,接長了竹師附小,並釐訂
以「體育與衛生」為施教中心。數年來,多賴同仁的精勤於職責,家長的熱心贊助,雖
稍有成就,但去理想尚遠。我們深感學校與家庭須有進一步的加強聯繫,與密切合作的
必要,二者必須共同負起兒童教育的責任,必須為共同的目標而步趨一致的努力,而後
方可獲得較高的功效。基於此,乃有「學校與家庭」雙週刊之創刊。期以些此刊促進家
庭和學校之密切聯繫,做為溝通學校與家庭的橋樑。並願諸位家長能因此刊物,而對學
校行政與教學的設施,多一分瞭解,進一步合作;使學校對家庭能多一分認識,對兒童
多一分幫助。時光易逝,轉瞬五年、而此刊物之發行已屆百期,其對學校與家庭之貢獻
,確已達我預期之願。這固然是編者多年來辛勤之所致,而同仁之協助及家長之愛護與
技持,更是此刊物茁長的一大動力。

  我本抱有終我餘年為竹師附小服務的願望,但為著另外一個理想──主持國教教師研
習會,而不得不與新竹──我所愛的第二家鄉告別。在教育使命言之,國教研習會的工作
,等於附小工作的延伸。今日,人雖然是離開了,但精神永與附小聯繫在一起。每念及
諸位家長、學校同仁和可愛的孩子們,內心輒感有無限的溫暖和憶念!

  四十七年春,在難於兼顧的情形下,我將竹師附小的重擔推薦給了陳世慧先生。陳
校長是一位犧牲無我抱有博愛人生觀的教育家,她服務之熱忱、人格之高超,尤為知交
所推崇。她接長竹師附小後,對校務之銳意改進與充實,皆有卓越之成果,諸如科學教
育的實驗與研究,營養教育的實施與推廣,尤其對於促進家庭之配合,及社會人士之支
持,更有顯著的成就。我每次「返校」,目睹學校各項設施之躍進,益慶兒童之幸福,
而歡忭萬狀。

  竹師附小今日所負的使命是非常重大,教育當局與各界人士對竹師附小的期望也非
常深遠,每念及此,便益感到我過去所付予的太少,而自感愧疚。我深信今後陳校長曁
各位同仁能給我補償這一方面的缺憾,更相信諸位家長能同情與諒解我的苦衷,而密切
的和學校合作,完成附小為理想的兒童樂園的使命。

  有人說,老年人生活在回憶裡。目前我尚不承認老,不過我想當老年來臨時,新竹
這八載的生活地方、朋友、同事和學生,確是我一生中最甜蜜的回憶。

薪火相傳

    高梓
kai 摘自「學校與家庭」48-5-25 第100期紀念特刊  

舊憶綿綿 --- 話附小說從頭 (一)


其實不待年智點名代打,當我們網站訪客人次將近八千時,我就想針對鎧陳的用心、碧瑤的呼喚、坤泰的照片,寫些雜感回應。以下擬就我們一家與母校師友幾十年的交集,做番交代。

我同許多同學都是由附小幼稚園一路走來,在如今看來不大的校園裏,度過人生最初的關鍵歲月。

今天大家年過耳順,回想我們出生、就學(1955-1961)的民國三十、四十年代,適逢國府退守(「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韓戰爆發(1950)、八二三炮戰(1958)、八七水災(1959)等大時代變局,我們得以平安成長、順利畢業,奠定學業人格健康基礎,或說掙得日後安身立命的「第一桶金」,只能真誠感恩天地「君」親師。

據說我是奉袓母請示都城隍老爺後,投考附小的。我因三歲時摔斷右手臂,執筆無力,家中長輩因而擔心畫不好圖樣落榜。好在老師憐憫,得入附小門牆。

以往幼稚園種種,已不復記憶,但對與坤泰以及鄰居小孩張國藩(幼稚園張瓊霞老師侄兒、晚我們一年讀合作里)的遊藝表演定裝照,還能回味一二。那年頭學校很多精緻相片,應該都是西門街張先生的傑作。我們三個小男孩穿著彩紙裁製的舞衣,打份成希臘、土耳其人,俯首行禮的模樣,煞是可愛。我曾去過土希兩國,見到土風舞者及禮兵裝扮,印證穿著,遙想當年資訊有限、出國不易,也不知道那位老師眼光獨具,確屬不凡。好多年後,我至少還在家裏觸摸過保存良好的黃色紙披風,所以對這樁往事印象特別深刻。

入學之初,因父母親不諳ㄅㄆㄇ,在家只能由光復後上過學的藥局生協助課。如今這位大我十多歲的老人家由我主治,總算報了當年啟迪之恩。我還記得低年級教國語的尹梅靜導師同教唱遊的孫素意老師,留着辮子十分清純。

至於高梓校長一頭銀髮、合身旗袍的優雅身影,始終令人難忘。記不得是她還是陳校長,在聖誕節時,陪同外國朋友扮的聖誕老人進入舊禮堂,那可是我同外國人的初接觸。三年級後,她有幾回帶領板橋研習會學員來訪,我都只有遙望的份。不過若干年後,我居然成了她的糖尿病醫師,師生緣份畢竟不淺。高校長晚年因郝更生博士車禍往生,皈依佛門,追思會由華梵大學曉雲法師主禮,因緣殊勝。儘管我們一二年級時,校務大都由映光父親胡能導主任代理,但大家畢竟都是高校長領入門的,而我和許多附小及竹中畢業的同年,也一向以曾受教高梓及辛志平兩位校長為榮為傲。事實上,辛校長還曾是附小家長會的常務委員,他的小女兒(辛竹英)是高我們一班的學長。

由於附小常有外賓到訪,鹿寶琛主任口中最美麗的教育部國教司葉楚生司長因而蒞校數次,她大概是我們童年時見過的最高級官員。葉司長同高校長一樣留學美國,同被譽為「國教之母」,也是當年文官中,層級最高的女性之一。儘管身材嬌小,她從容周旋外賓間,看在小朋友眼裹,很是偉大。
待續

世澤 2011.5.10

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推展全民體育 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推展全民體育」,曾經讓國人震憾與驚艷,「體力即國力」、「體國必先強
種」、「健康要靠自己追求」...多響亮、多有力!可是,年復一年,感覺上還
依稀聽得到這些口號,不過要用心聽,因為聲音是多麼微弱,零散;當然推行全民
體育仍然是我們的願景,只是像在看月亮,是那麼清晰,卻那麼遙遠。

  推行全民體育,得靠學校體育、社會體育和運中體育來紮根,好像鐵三角,缺
一不可。基礎穩固了,才能蓬勃發展,才能開花結果。可是,當我們為體壇把脈時
,將會發現學校體育已出現危機,社會體育也生病了,軍中體育更嚴重的亮起了紅
燈。

  學校體育,最重要的是體育正課教學,經過中小學長達十二年的學習,有多少
高中畢業生能夠體會體育的真諦,能演練幾種運動的基本動作?至於經過大學洗禮
的青年朋友,有多少人不會因為體育改為選修而放棄接受體能的訓練?有多少人成
為社會新鮮人之前,已選擇了某重運動並且計劃與生活作結合?體育是全人教育;
只有落實的正課教學,才能體會得到。

  再環顧社會體育,將發現角色混淆的現象依然存在。社會體育的主導者是民間
體育團體,而非政府。現在的體育團體,不論是全國性或地方性的,都面臨著成員
越來越多、事權難以統一又各立山頭的現象。自籌財源的比率偏低,社會資源的襄
助日益薄弱,政府有限的財源更難作有效的分配。體育已開發的國家,民間團體是
主導者,這種觀念和共識,何時才能達成!

  至於軍中體育,將赫然發現已亮起了紅燈!年輕人在這兼負承先啓後的黃金歲
月,不再有專業的體育官來指導,有興趣又有基礎的軍人也沒有繼續接受訓練的機
會。我們懷念陸官、海官和空官的運動場爭霸的年代,我們更期待飛駝、飛虎、海
光、憲光...再活躍在我國的體壇!其實,我們最在意的是:弱不禁風的軍人,
他們憑什麼悍衛家園?

  推行全民體育這條路,不想還好!越想,越覺得未來要走的路,還好長!

何雲光

註:何雲光老師在我們六年級時,竹師畢業成績優異,受聘為我們的體育老師,後
  轉往行政,後來在體委會體育競技處處長任內退休。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我如何當小學校長

高梓女士,前清光緒二十七年(一九零一)生。曾任國立女子大學、女子師範大
學體 育系主任。因崇敬陽明先生教育思想,三十八年來台後,抱定從根做起的決心,
捨大 學教授與女中校長,而選任新竹師範附屬小學校長,八載經營,大力消除惡性補
習, 強調兒童身心健全發展,成績卓著……


一、我的選擇
  民國十二年,我自美返國,直到三十八年來台前,整整二十六年的時光,完全致力
於培養女性體育師資的教育工作上。回國之初,深受杜威博士「學由於行」與「教育即
生活,生活即教育」學說的影響,使我熱中於教育,應該不是偶然的。
  民國二十三年秋天,我轉往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服務,負責「小學體育」講座,並兼
負學區小學的體育輔導工作,這是我接觸小學教育的開始。就在此時,我讀到王陽明先
生的「訓蒙立教之意」一文,得知他訓導蒙童,重詩歌習禮,融紀律陶冶與健康教育
於一爐,對「樂嬉遊、憚拘檢」的兒童,主張「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
,默化其粗頑。」務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出中正平和之心,塑造成行仁講義的完
人。閱讀之時,使我如獲至寶,真沒想到,四百多年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西元一五
一八年),教育心理學尚未萌芽之際,陽明先生即已深知兒童身心發展傾向和需要,揭
示如此高明的訓蒙方法,在感佩欽仰之餘,使我對教育工作的看法產生了重大的改變,
下決心要從根(基層教育)做起。
  三十八年來台之初,承我夫堂兄郝鐵錚先生之厚愛,借屋以居,因而落腳新竹。時
陳雪屏先生擔任台灣省教育廳長,邀我主持台中女中,並告訴我,該校有全省中學比不
上的最佳設備,可與東京女中嫓美。邀約之誠,令人感佩,無奈有兩大原因,使我捨不
得離開新竹:第一是我一心一意想要實驗陽明先生的訓蒙理想,當我看到竹師附小後,
更堅定了我「從根做起」的決心。第二是我新竹的住家,方便於全家的團聚。生逢憂患
之際,特別珍惜家人團聚安定,因為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數度毀家逃難,飽嘗顛沛
流離之苦,對人生的坎坷心存餘悸,基於此,只能婉謝雪屏先生的盛意,事實上,我更
感謝廳長的寬容,竟尊重了我希望耕耘竹師附小的選擇。

二、老師們的大手筆
  台灣光復未久,日本文化的影響力,仍然很深,致使此一地區,女權特別不張,附
小的家長會,聽說接任校務的是位女生校長,便大感恐慌,群情譁然,曾蘊釀著要請
教育廳長收回成命,也虧得當時的民主思潮,沒有現在這般興盛蓬勃,才沒有展開遊
行、請願、示威、抗議的場面,否則的話,才真尷尬呢!
  就在此時,我在一次宴會中,和附小家長會的會長張式穀先生不期而遇,談話之中
,似乎有所溝通,他改變了態度,給我一試的機會,才免除了不少麻煩。
  三十八年八月八日,我以校長的身分第一次邁進了竹師附小的大門。那時台灣的經
濟,雖從光復逐漸復甦,但距離起飛還遙遠得看不到蹤影。政府財力不足,教育經費
十分拮据。附小亟待修繕、調整、補充之處甚多、只有動員人力、多用思想、少用錢
財來補救,在開學前的那段日子(八月八日至九月一日)裡,全校三十六位同仁(完
全是原任的老師)齊心協力,先把佔用為宿舍的教室恢復舊觀,眼看著那些文弱書生
型的老師們,抬著笨重的木製工具枱,揮汗如雨地去佈置勞作教室,令我感動得幾乎
掉下淚來。本來想在開學之前,把整個校園好好裝飾一番,可是連買油漆的經費都沒
有,不算小的校園,總不能讓它到處破舊不堪吧!這都全靠老師們的手腦並用,通力
合作相互鼓舞,終將全校肉外,弄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呈現出煥然一新的氣象。
此後,我每天迎著晨風曦日,騎車到校,暮色蒼茫時再騎回家,從沒感到絲毫疲勞,
祇覺得生活是前所未有的充實與快樂。

三、招生的挫折
  當時師範附小的學生,來源和一般國民小學不同,國民小學由學區分發,附小卻要
自已招生,照理講,應該是可以得天獨厚的,因為只有這種學校,可以挑選全縣的精
英,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其實不然,當時的竹師附小,因為前兩年的
升學率不高,家長們太注重小孩子的分數,喜歡「揠苗助長」的老師和學校,於是附
小的名聲,可說一落千丈,幾乎跌到谷底,這種景況,我早已有所風聞,只有下定
「起偃為竪」的決心,作一次挑戰性的嘗試。
  竹師附小在我主持下的第一次招生,依廳令要招新生兩班一百名。沒想到報名情況
異常冷漠,我每天到校,必先到報名處,不敢正視枯坐的服務老師,怕他(她)們難
過,只是不動聲色,默默地從掌管報名的老師肩後,偷窺報名登記表,算算人數,希
望最少能有一百人報考,也可按規定開班,這也算是退而求其次的想法了,但是仍未
差強人意,報名截止時統計下來,僅七十五人而已,測驗之後,當然全部錄取。至此
,我才深深了解,我校早已失去社會人士的信賴,不但新生招不滿,就是高年級的學
生,還有申請轉學的。面對著這種挫折,我並未驚慌失措,當時我曾想過;如果不是
政府規定名額,三十五名學生開一班,應是比較理想的人數,尤其是小學,應傾向家
庭化,重視個別教學,人數少些,師生間才易產生應有的親切感,給孩子們一個快樂
的童年。
  三十九年以後,每年舉行招生考試,報考人數,屢有增加,致成踴躍,曾達一千幾
百的紀錄,雖然我們也曾增班,但十中取一的錄取比率,仍是常見的。這正說明了祇
要努力,總會得到支持和鼓舞的,也足證社會是有公道的。

四、第一件挑戰
  光復以後的台灣,由於教育機會均等,從而造成強烈的升學競爭與惡性補習,這種
戕賊兒童身心健康的惡補,正像陽明先生所說:「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
矣。」台灣當時的義務教育,祇有小學六年,初中的招生數名額不多,而升學壓力,
自然就會提升到小學階段來,為了應合時尚,取悅家長,各小學紛紛以「惡補」取勝
。這種教育方式,完全與我的服務理想背道而馳,面臨著這種挑戰性的問題,該當如
何?確實令人傷透腦筋。
  三十八年,竹師附小的畢業生,考上省中的,僅有二人,於是家長大譁,自我到校
後,六年級的學生家長,競相要求校方加強補習,使我既不能置之不理而我行我素,
也不能隨波逐流而聽任惡補,於是經全體同仁研議裁度後,在不影響師生健康情況下
,實施有限度的課業輔導。
  我們在教學方法上,先作有效的研究改進,以增進兒童的理解和思考力為主,並提
高其閱讀能力與興趣;在生活方面,把每天上課、運動、休閒、課後輔導以及睡眠的
時間,安排出一個合理、均衡的程序表來,以求達到保持健康生活的標準。其次,課
後校方在設施上,盡全力配合,服務兒童,如在休閒時間,便開放音樂室、桌球室;
增添教室的照明設備。他如課後蒸便當、茶水的供應,務使兒童得到關懷與鼓舞,因
而衷心喜悅!沒有壓迫感,才能愛校如家,敬師長如父母,成長於歡樂之中。
  記得民國二十五年時,我曾到德國考察教育,看到他們的小學,教室黑板上,都寫
著「力量生於愉快」(Strength through Joy)的格言,我深有同感,相信只有快快樂樂
地讀書,才會收事半功倍之效。我們的輔導課,依照規定準時在晚上八點鐘下課,每
天放學前,我必得到學校去一趟,一是怕輔導課超過時間;二是去和晚走的老師和孩
子道晚安,使他(她)們的辛勞及時得到安慰。到了八點整,我會關閉總電門兩次,
這就是下課的信號。於是孩子們唱著歌,師生說著「再見」而離校回家,絕不允許延
長時間,老師們都能保持原則,家長也能欣然配合,每個接受輔導的學生,更感前途
光明而充滿希望。

五、縣運會的凱歌
  到校不到五十天,就要參加縣運會,我雖曾體驗過也領導過多次大專學校的運動比
賽,但對代表隊的勝負得失,從未太過重視,來到附小,本著有提升我中華兒童體位
的理想,故對校際運動比賽的勝敗,在心理上並不會有所壓力。但凡事必須盡力而為
,全力以赴,這本是我一向的做事原則,所以我們在運動會參與的準備上,確實用心
地下了一番工夫。在體育教學方面,我校很幸運,擁有兩位上海體專畢業的優秀老師
,他倆都是我的學生,甚能犧牲、合作,加之訓導處的林戊堃主任,以及喜好運動的
各科老師,齊來義務效勞,一切依照合理的程序進行,經過體檢、測試、選拔後,然
後集訓。當時有名學生,跳高成績特優,但於體檢時,發現他的肺部有病,便未淮他
參加集訓和比賽,因為不能犧牲兒童來博取學校的榮譽,這種「遺珠」之恨,雖然不
無其憾,但我們能堅持原則,仍是值得欣慰的。
  在短期集訓中,我們發現附小的兒童,在體能上,甚有優異的潛力,從前之所以老
在運動場上「交白卷」的道理,全因未得「伯樂」的緣故,此一發現,更加強了我們
的信心和耐性,孩子們的確可愛,領悟力也高,如接力賽的接棒技術,都能一點即通
。致使分組訓練的指導老師們,無不喜上眉梢,早已忘記了他的辛勞。
代表隊產生後,學校並與有關家長密切連繫,通力合作,在訓練期間,特別照顧其生
活,重視其保健、休息、營養等,全都不遺餘力,可謂「周到備至」。
  參加這次縣運,可說是全校總動員,在運動場上的代表隊,隨時有學校護士和老師
們無微不至的照拂,全校師生都成了代表隊的啦啦隊,也有不少家長前來捧場,堪稱
盛況空前。繞場一周時,祇見我校的代表隊,個個體格壯碩,精神抖擻,服裝鮮明
(大紅色印有校徽的背心——家長贈送的),步伐整齊,早已受到全場的注目。比賽
開始後,頻見紅背心或跑或跳,穿梭來往,奪得不少冠運,贏得空前的勝利,揚眉吐
氣的日子終於來到了。事後做個比較,我們獲得的總分,竟比亞軍多出好幾十分,大
家都說這次的縣運會,全是紅背心的天下(他校未著運動服)。我當時坐在司令台上
,在啦啦隊歌聲鼓聲的激動下,亦情不自禁地為之雀躍不已。
  運動會閉幕後,我們列隊回校,沿途都有家長燃放爆竹來歡迎、慶賀,熱烈非凡,
我當時深深感到我們的榮譽,並不祇在這次運動會的勝利而已,「一舉成名天下知」
,從此使我附小,在家長和社會人士的心目中,很快便恢復了肯定和信賴,這是我校
全體同仁對學校絕有向心力的具體表現;是孩子們愛校情緒的充分激發,總之,深具
前瞻性的啟示!

 自從加強實施課外活動以後,整個校園,處處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顯示出欣欣向榮的
氣象。不知不覺間,已聲名遠播,當時許多來校參觀的人,都以課外活動和唱遊教學
為其對象……


六、多采多姿的課外活動
  三十八年以前,台灣的小學教育模式,並未臻於水準,對於學生的課外活動,似乎
沒有明顯的提倡和規劃,我校兒童,自參加縣運會後,對遊戲與運動的興趣,頓時高
漲,使我記起美國體育專家侯壽靈頓(Hetherington)氏的實驗報告中說:「六至十二
歲的兒童,每日至少要有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才能達到身心充分發育的狀況。」這種
主張,正與陽明先生訓蒙高論:「大抵童子之情,喜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暢之則條達,摧擾之則衰。」可謂不謀而合,於是我們下決心擴大提倡課外活動
。首先擬訂「加強課外活動實施辦法」,規劃出項目凡二十六項,以遊戲、運動、音
樂為主,其他尚有美勞、棋藝、科學、飼養小動物及蒔花…等。根據兒童們的個別興
趣,適其年齡、才能,分成若干組別,如單就音樂一項來說,即有合唱、聲樂、國樂
等許多小組;運動方面,更有籃球、軟式棒球、排球、羽球、田徑、體操、舞蹈、遊
戲等,因屬全體同時活動,每人以參加一組為原則,一學期後,可以申請轉組,中低
年級由簡易遊戲入手,並由高年級的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輪流負責來輔導,高年級則重
培養專長,同時大量添製活動器材。如當時的棒球手套,與廠商定製每隻須賣二十元
,我們就訂購了一五○隻(尺寸不同,便於選用),可以同時供三班學生使用,主要目
的,是要在活動之時,人人能動,沒有壁上觀者,才能使整個校園活潑輕鬆起來。
  為了讓兒童方便於借用運動器材,我們廢除了原來的借用手續,全讓孩子自動取用
,自動交還,由於實施情況令人滿意,因此圖書館也改成開架式,如此一來,不僅減
少了老師們的工作負擔,更重要的是我們信任兒童,尊重兒童,以培養其自重自愛的
責任感。
  自從加強實施課外活動以後,整個校園,處處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顯示出欣欣向榮的
氣象,不知不覺間,居然聲名遠播,當時許多來校參觀的人,都以課外活動和唱遊教
學為其對象,慎行數月之後,我們還要做兒童的體位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
等,統計下來的結果,竟然優於日本戰後同齡兒童的統計結果,可惜詳盡的比較資料
,已付祝融,不能憑之實證。

七、提倡音樂教育
  樂記有云:「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
先王著其教焉。」有周之時,提倡禮、樂、射、御、書、數六教,將「禮、樂」排在
主要部位,可見我國古代多麼重視音樂。法國名作家施坦德曾說:「音樂不僅陶冶人
心,而且鼓舞人上進,給予人精神力量,令人充滿信心。」希臘的畢達斯也說:「音
樂是全世界都懂的語言,有益身心,節奏與和聲比什麼都能深入人心,扣人心弦,當
我耳朵感受音樂旋律的時候,我的情感就會起變化。」我非常贊同這些看法,無奈當
時台灣的國民小學,處於升學考試壓力之下,久已疏忽了情感陶冶的重要,加上音樂
設備上的不足,師資很缺乏,在教材教法方面,便只能因陋就簡,其對整個教育目標
來說,便形成一大漏洞。
  我在幼年,即甚喜愛音樂,深受音樂的鼓舞,接掌校務後,頗願以一己之所愛,分
亨給我的學生,我的辦法是在課外活動中,多組織些音樂團體,如設敲擊樂隊、口琴
隊、琴鼓隊、合唱團…等等,更有一項特別的規定,要求小朋友,必須人選一樂器一
人一技,可以終生以之休閒亨受。孩子們似乎都很熱中,有的甚至學習兩種以上的樂
器,或者和別人交換樂器來學。本校老師,也幾乎全體動員,巡迴指導,或則分組指
導,使整個校園頓時活躍和諧。 式和休閒途徑,將會終身受用無窮的。

八、校歌及校園歌   竹師附小原來的校歌,好像有些日本味道,歌詞也嫌深而欠雅,所以我把它更換了
,那是採用我母校威大足球校隊(Varsity)隊歌的歌譜,配上簡單的歌詞,務使每個
小朋友都能朗朗上口,就是一年級的小孩子,也不例外,而且能完全明瞭詞的意義,
只要一人領唱,眾人即可應和而歌,有精神、富感情,甚能激發強烈的愛校精神。
  在我校參加校際比賽時,我也曾寫好一些小歌,讓孩子們在行進間邊走邊唱,或當
啦啦隊時為選手而唱,發揮不少鼓勵士氣的作用。多少年後,校友在舉行聯誼會時,
也會情緒激昂、興高采烈地唱起這些歌來,彼此之間,完全消除了時間與空間所形成
的距離,這就是所謂「其樂融融」吧!
  英諺有云:「音樂比說話更好。」(Music speaks better than words)實在是有道理
的。學校週會,我們也常選幾首好的生活歌曲來,以唱代講,其對兒童性情的調理,
甚有助益;對一些粗頑、結滯的孩子,更可收到意想不到的默化宣導之功。


九、生活教育與晨間檢查
  我是完全信服杜威「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所以我認為國民小學應該
最要重視生活教育。
  記得第一次走進大禮堂和全校小朋友見面時,即感有股氣味,衝鼻而來,起初以為
與房舍老舊有關,但仔細查證,早經老師們辛苦整理過的禮堂,堪稱窗明几淨,座椅
也曾洗刷過,應該都沒問題呀!沉思片刻,才把問題加到兒童身上去,起初以為是學
生的腳上不乾淨(那時學生多半赤腳來校),並不太對,應是全身所散發出屬於汗垢
之氣,這件突如其來的遭遇,使我耿耿於懷,好多天不能忘懷。於是找老師幫忙調查
,勸導學生,連絡家長勸導學生時常洗澡,重視身體清潔。
  當時我更想到我中華民族,地大物博,人口比任何國家都多,奈何直至今日,仍然
不能強大?原來是缺點太多,連現在的新生代,不重身體清潔到了這種程度(根據調
查,竟有一星期都不洗一次澡的學生),定將造成國家的髒亂,這樣的國家,將如何
能屹立於世界,見重於國際呢?為此,在三十九年時,我窵了一本小小的衛生手冊和
一套晨間檢查項目表,利用公民訓練時間,由級任導師負責執行,就表面上看,晨間
檢查,旨在使兒童養成整潔的習慣,實則亦關懷兒童的健康情況。與家長合力予以適
當的照顧。
  這項晨檢活動,連同我的衛生小冊,曾獲得教育廳的贊許,並通令全省國小,於四
十一學年度開始,全面實施。但很遺憾,部份學校在執行上不免流於形式,因而效果
不彰,是為美中不足。


十、新穎的浴室
  校長室的毗鄰,有一間廢棄了的廚房,第一天看到它,就覺得很不順眼,但其架構
仍很堅固,要把它拆除,不但可惜,而且費工,如能修理、改建,尚可派上用場,但
無論怎麼處置,都不是當時經費能力所能負擔。
  過了不久,美國醫藥援華會(A.M.A.C),駐華負責人劉瑞恒博士來校參觀,捐贈了
一筆擴建保健室及修改舊廚房為浴室的經費,終於成全了我的願望。
浴室內部的裝設,不用蓮蓬頭,而是將兩支打了洞的自來水管,屬於噴水式,按照
學生的身高,平行橫裝於牆上,雖很簡單,但卻很富創意。專供家中無浴室的兒童使
用。首先由訓導處調查人數,然後分組編號,每天公佈明天入浴的號碼。入浴有一定
程序,以口笛指揮,經過模擬預演,全程只需幾分鐘,故動作必順敏捷,而且要彼此
幫忙,互相合作,有條不紊,也算是一種團體生活訓練,應該很具教育價值的。
  兒童對此,反應至為熱烈,不時呼叫歡騰之聲,溢於室外,這不僅是因為他(她)
們嘗到了清潔舒適的感覺,更吸引起人的,是沐浴成為其最喜悅、最輕鬆的時刻。
  自集體沐浴實施以後,本來家中備有浴室的,都紛紛向訓導處申請,要求到學校來
沐浴。從此孩子們在整潔習慣上漸漸有了顯著的進步,在我內心深處,卻希望孩子們
藉此更能自愛、自重、自治、自強不息。


十一、告別附小的惆悵
  回憶起在附小八年中,還有幾件極有意義的活動,令我難忘,茲一一條舉出來,算
是「往事尚堪回味」吧!
 1.三十九年,我們首創自辦營養午餐,飯後全體安靜休息的先例,以提高學生下午的
精神,應是有其效果的。
 2.我們舉辦過「學童教育用品國貨展覽」,主在落實愛國教育與民族精神教育,這是
利用校慶假日配合展出的,也易於以此與家庭教育配合,把民族意識加強,所以它的
功效,就不只在要求學生愛國而已。
 3.選舉「附小兒童」:為了讓孩子們深知「見賢思齊」和「選賢與能」的真諦,我們
每學期舉辦一次選舉活動,這是很重要的生活教育,除了使之了解民主政治中辦理
「選舉」的方法,心態和過程外,並能導之以禮,促其動靜有節、進退有度、談吐大
方、儀態瀟灑,在潛移默化中,昇華其氣質。


4.為了「體罰」問題,我們每週邀請心理學專家黃堅厚教授蒞校作個案研討,在專家
的指導下,附小的老師們,雖未完全杜絕體罰,但我確信其實施之時,純屬充滿愛心
的教誨。學生接受體罰之時,也能心服口服,只對自己行為負責,而沒有任何怨尤。
  八個年頭,不算短暫,耕耘這塊小園地,生活在這個小圈子裏,使我掌握了一段有
意義的人生,是我生命中最喜悅最豐富的經歷,我曾默許,要把竹師附小作為我服務
教育的「終點站」(當時還沒有校長任期制的法令規定)。誰知半路上殺出張曉峰先
生來,他一定要我去籌辦「國教研習會」,雖經五次懇辭,仍未獲准。終因他的「利
一校何如利百校千校」一句話,讓我點頭降服,便只好流著眼淚離開了竹師附小。

十二、虔誠的感謝、衷心的祝福
  時光豈止如梭,現在算一算,離開竹師附小,已經三十多年了,第一屆的畢業生,
有些人已經成「斑白者」了,論其成就,許多人早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最可貴
的是他(她)們並沒有忘記我,無論舉行校慶、或是我的生日,以及過年過節、出差
旅遊,都會不斷有人和我連絡,或親自前來舍下問慰,使我真正體會到「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之樂,在這世風不振、倫理式微的社會中,竹師附小的學生、居然沒有隨
波逐流,望風披靡,那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花邊新聞

恭喜網主明江, 鎧陳及眾寫手的共襄盛舉. 這一兩天附小網站造訪人數就要破萬.俏姑爺大軍的精采長文來的正是時候. 為同學會及鷹堡宴做了生動的描述.

尤其花邊新聞的一段,「他開始低聲細語, 但說到他對世澤老婆鄭瓊英心儀的那段往事, 忽然變得激動起來, 並當場要求一親芳澤, 以償宿願, 嚇得瓊英花容失色, 到處閃躲, 我看 年智想要如願以償, 再償宿願, 曷其難哉。」

「瓊英確實是到處閃躲」. 世澤更是不改紳子風度.   只是「忽然變得激動起來」是別有原因.  如果看官願意, 請再訪我們網站的第一篇貼文.

「. . .學謹點起一隻煙. 我不合宜的談到戒菸. 學謹講起兩年前她的父親大手術後的要求是鼎泰豐的小籠包和抽一根煙. 小籠包容易. 一根煙她怎麼都不答應. 她父親仙去之後, 她現在每次去看父親,都會在供桌上點一根煙.我們當時站在熙熙攘攘的捷運站. 頓時, 四周好像靜了下來.我頭皮發麻,緊盯著學謹的眼睛.幸虧學謹很平靜. 如果我見到一絲淚光. 我知道我會擋不住淚水.

我們的父母都屆高齡.他們的健康是我們每日的掛念. 而我們自己也已非低齡. 這回同學會的口號是「沒有下一個五十年」. . .

貼文在鷹堡宴前已經在我們的網站上. 當時我右手持紅酒杯, 正在覆述這部分的貼文.在場已讀過貼文的同學知道我激動的原委. 鈴嬌正站在我的旁邊, 還體貼的遞上紙巾. 這時家璋戲謔的說我喝多了. 我大聲的說沒有. 有威, 大軍, 學謹在我的左後方, 也許只聽得見一片喧嘩.

其他「心儀的那段往事」可能是大軍以「新娘欠我香香禮,五十年後倍倍還」為本,生花妙筆的加料. 當然世澤終得美人歸, 羨煞同學. 是無庸至疑的.

經過這一番折騰, 可能會將我們可觀的點擊率再加一倍.

原來我就慫恿有威, 大軍各寫一篇貼文. 看樣子, 有威現在非得另寫一篇為我稍做解脫不可. 否則婷因為我嚴重失態, 罰我禁足那就事態嚴重了.

在那張淺笑倩兮的合影裡, 映光, 有威之後正是瓊英排在她們後面. 映光, 有威已經捧場交卷. 請拭目以待瓊英的大作. 如果瓊英惜字如金, 需要細細斟酌. 則有請世澤先代打一篇吧.

大家不覺得在這園地裡, 真有些重返「未央歌」中那沙坪壩上亦真亦純時光的感覺嗎?

年智 2011.5.7

屏東 - 台東 - 花蓮單車遊





2011年5月3日從新竹帶著愛車搭南下莒光號往屏東,12:30抵達枋寮準備循著南迴公路
騎到台東,第二天繼續沿海岸公路上玉長隧道,至花蓮瑞穗的紅葉溫泉,與由花蓮南下
的老朋友會合,兩人再一起騎回花蓮,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看似周詳的計畫,卻出現了
變數,現任行政院院長吳敦義曾說:「白海豚會轉彎。」我原本不相信,但現在我終於
明白,原來那隻白海豚就是指我,Why?仔細聽我道來。


出了枋寮火車站很快的組好愛車,就趕忙出發,因為到台東有120公里的路程在等我,不
一會騎出枋寮市街,蔚藍的台灣海峽就出現在公路的右邊,藍天白雲加上路旁婆娑的椰
子樹,很有南洋風味令人目迷心醉,看到嗎?遠處的地平線就是楓港。

從楓港轉至南迴公路後,就沿著小溪蜿蜒前進,由海拔10公尺一路起起伏伏緩慢爬升,
過了丹路、雙流之後有連續12公里的陡坡,直上標高445公尺的壽卡,辛苦的汗如雨下
埋頭苦踏,途中遇到一對年輕夫妻,我們彼此互相打氣努力上爬,終於在15:30抵達單
車聖地——壽卡。

辛苦當然會有好報償接下來,迎著東風連續12公里下滑至海拔20公尺的達仁,坡度很夠
不用踩踏,乘風快速暢意急行,一會兒無邊無際的太平洋在眼前現身,近在咫尺好像觸
手可及,天空好藍海水也好藍,不巧的是怎麼強勁的北風卻跑來攪局,心情又從天上掉
入谷底,只好壓低身子盡量降低風阻苦行。

哇!什麼!my god!還有46公里才能到台東,老天已經17:05該加把勁了,哪想到騎至金
崙竟然下起雨來,天色也一下子暗下來,好在路邊剛好有家7-11可供避雨,這時已經有一
位單車客捷足先登,之後又陸續來了兩個,大家一見如故愉快寒暄,並且得到一個共同結
論:天色已暗、雨後路滑繼續趕路有點危險,不如在金崙打尖泡泡溫泉消除疲勞,於是找
了一家有spa的溫泉民宿,四個素昧平生來自不同縣市的單車客,為了節省旅費共宿一房
(一人325元附早餐),而且還多出很多時間聊天、交換騎車心得、路線情報,騎單車經
常會有這種奇遇。(當碰壁要懂得轉彎)

經過一夜休養整兵,溫泉spa伺候下,隔天神清氣爽體力充沛,於是一起結伴往北行,他
們也要跟我到紅葉溫泉,有150公里的路等在前面。雖然雨停了,但是天空灰濛濛一片,
只要不下雨倒是騎車的好天氣。

昨晚到達瑞穗後,又開始下雨,只有我冒雨騎上紅葉溫泉,因為花蓮的老友已先我到達
,他們三人一方面太累,一方面不願意淋雨還要擦車,因此就留在瑞穗。

隔天和童老師繼續沿193公路北上,這條路上沒什麼汽車來往,路面又平坦,起起伏伏又
彎彎曲曲騎起來暢快無比,下坡時有滑雪的感覺真是享受,路兩旁都是柚仔樹或稻田,
三月柚花盛開香氣撲鼻,可惜現在已是五月無緣聞香。

走193到光復糖廠吃紅豆牛奶冰,又遇到小饒(前天相識的車友,台北馬偕醫院麻醉師)
和另一位環島客小楊,原來他們三人又分道揚鑣了,因為小饒腳程比較慢,騎單車就是
這樣可以到處廣結善緣。

在鳳林吃完午餐,發現天色又暗下來,雲層也很低尤其是北邊,而且雙腿也累了舉步維
艱,應該再一次轉彎了,不如留在鳳林閒晃。

旅程在此結束,單車打包後,坐火車至花蓮再轉車回新竹。未竟全功殘念!


鎧陳 2011.5.7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年輕人創造回憶, 老年人享受回憶


人有三急, 謂:  尿急, 生孩子急, 跑三點半急, 而我老婆有威小姐這次為趕赴竹小50 年同學會, 也急的不得了, 故再湊一急, 是謂四急。三月二十二日,  尚未肚白,有威即起, 並頻頻促我, 如木蘭摧唧, 我估計她徹夜未眠。這一天啊,  這偉大的日子,她日思夜想, 殷殷期盼, 引頸到來, 既來了, 就安啦, 而我這個配角, 只有行禮如儀,全力配合演出, 這個年頭, 能做些讓老婆開心的事情, 自己也會變的心曠神怡。

不到六點, 我們邁出家門, 從臺北民生社區到臺北火車站搭高鐵赴新竹。三月臺北的清晨, 還是清冷寒冽, 薄霧陰沉, 趕到火車站, 才6:40,  本來和竹麟約好,  共搭 7:20 的列車, 但眼前卻有7:00 的班車, 適時入站,  我建議先搭這班車, 然後在竹北車站等朱。

我是第一次搭高鐵, 感覺比上海磁浮實在而且舒適。一上車, 有威依然亢奮莫名, 提起和同學們的過去往事,  總是侃侃而談,  滔滔不絕, 有些細節, 她在洛杉磯都講過好多遍了, 我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但看到她真情流露, 激情難掩, 我深切感到, 我現在能做的, 就是再當她的一次忠實聽眾, 哼哼哈哈, 狀若皮笑肉不笑可矣。這時, 所有的乘客均已對號入坐, 無人喧嘩, 靜靜地坐著, 等待火車啟動, 也似乎期盼享受這一天短暫而難得的寧靜。

不到半個鐘頭, 我們在竹北站下車, 站外風雨交加, 似難歇止。有威急與 竹麟 連繫, 但電話總是不通。我買了一客「關東煮」當早餐,  其味甚美, 而且價格甚廉, 洛杉磯「小東京」也有一家日本餐館以「關東煮」出名, 但相較之下, 遜色多。趁著有威打電話的片刻, 我嘗試欣賞眼前的一切,  我發現竹北高鐵站不僅是個設計新穎, 而且有多元功能化的建築,  大陸的車站, 一般而言, 規模有之, 氣勢有之, 但普遍缺乏一股精緻的人文氣息, 顯得庸俗而不自在。

到了 7:30, 還是連絡不上 朱, 有威不能確定他是否搭上 7:20 的列車, 又希望早點到竹小會場幫忙, 兩難之間, 她開始沉不住氣 , 我告訴她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與其在這裡枯等, 還不如早點到會場幫忙, 有威勉強同意, 於是我們叫了部計程車, 直奔竹小會場, 有威似乎若有所失, 車子離站前, 還是嘗試撥了兩通電話給竹麟,  但依然沒有人接。

車到竹小大門, 時間 7: 55, 還是細雨綿綿,, 陰晴不定。像進了麥加的回回, 興奮的有威, 如同回到自己的家。我們直奔二樓會場, 但卻發現空無一人, 納悶之際, 我從邀請函上發現,  原來同學會在上午 10:00 才開始, 我們不是來的早, 而是來的太早, 我看著有威, 她似乎想說什麼,卻又欲言又止。我們無事可做, 便在校園閒逛片刻, 有威自得其樂的補捉一些舊時情景, 之後, 我們再進會場, 殷切等待下一位同學即時出現。

等了半個鐘頭左右, 樓下終於有了動靜, 這時看到 家俊正抱著電腦及音響設備上來, 有威介紹他是成大教授, 很有學問, 且著作等身 ; 主持人鎧陳隨後出現, 他負責整個活動, 想必勞苦功高, 從他佈置會場, 能夠鉅細靡遺, 面面俱到的認真態度來看, 他應該是樂於為朋友付出的性情中人。

到了 9:00, 已開始有同學陸續進場, 同學久未相見, 驚喜和問候之聲, 彼起彼落, 我回頭找有威時, 發現她已經流入人群當中, 有威太喜歡朋友了, 她非常珍惜與朋友之間的真摯和熱忱, 雖然我不認識她的朋友, 但能在一旁看她和同學們互動的喜悅, 自己也變的快樂起來, 不時之間, 她的眼神也會拋飛過來, 我總是微笑以報, 並藉著打手勢, 要她不必為我因落單而擔心。

10:00 整, 三個里的同學, 紛紛入坐, 主持人宣布同學會開始。首先由現任校長致歡迎詞, 校長是位女士, 短小精幹, 她的致詞, 不落俗套, 馬上切入重點, 她強調他們一直秉持高梓校長的辦校理念, 以活潑, 自由, 創新的體育精神, 深植學生的日常生活, 俾以培養學生完整的人格, 她的講話, 令人耳目一新, 我等深幸臺灣教育, 後繼有人。

接著由當年每位師長輪流發言, 他們都是年逾八十, 還有上探九十的老者, 對於五十年後, 能與莘莘學子, 再聚一堂, 感觸莫名, 他們言都肺腑, 情理兼顧, 尤其對同學在社會各個領域中, 均有成就, 言談之間, 頗見自負, 師生之情, 自然流露, 在這次同學會中, 我深有體會。

學謹和冠英終於跚跚來遲, 他們的出現, 引起門外一陣稍動。我和冠英在洛杉磯見過面,他是無可救藥的統派, 人聰明, 反應快, 知識廣, 很活躍, 但礙於臺灣政治現實, 似乎有時不我予, 有志難伸之嘆; 學謹是有威摯友, 青梅竹馬, 兩小無猜, 經常連絡, 無所不談, 我和她過去僅止神交, 從未謀面, 僅以Email 來往, 寫些風花雪月, 初次見面, 相互擁抱, 旁若無人, 狀似老友。

果不其然, 冠英馬上被拉上臺, 他妙語如珠, 每到精彩處, 臺下一陣歡呼, 如此, 臺上臺下馬上打成一片, 把同學會氣氛帶入高潮 。接著世澤 跟進, 有威說他從小品學兼優, 目前在臺北懸壺濟世;隨後就是徐粹烈, 他也廁身醫林, 現任榮總心臟科主治大夫,蔡和徐待人誠懇, 風度和氣度讓我印像深刻, 我確信他們是可以深交的朋友。

看到美琦了, 當年輔仁校花, 在輔仁時, 我久聞其名, 但未見其人, 這次有幸一睹佳人風貌, 算是不虛此行。同學陸續上臺, 紛紛搶著發言, 內容大部份是報告自己近況以及感謝同學會辦的如此成功之類。不過當季眉上臺時, 空氣突然凝聚起來, 原來她公開質疑為何冠英遺失她早期珍貴的相片和資料, 言語之間, 頗有怨慊, 冠英忙著開釋, 但又說不出所以然來, 人贓俱獲之下, 當然祇有恭敬做揖, 公開道歉, 但季眉似乎還不領情, 此事冠英如何善了, 我們且看下期分解。

下午唱遊節目, 是巧妙的安排。指揮的還是五十年前的那位音樂老師孫思嶠先生, 同學唱的還是五十年前的一些朗朗上口的兒童歌謠, 雖然時光變遷, 人卻依舊;  當年牙牙稚音, 雖已近老, 但當同聲期唱之時, 依然活潑, 依然嘹亮, 依然澎湃, 依然令人感動, 生命的樂章, 此時此地被唱了出來, 這是多麼美好的生命嚮宴, 我注意到孫老師的眼角, 露出粼粼淚光, 分不出是喜悅 ? 還是感動 ?

接近尾聲, 大家依例到戶外取景照相, 留下紀念, 並互道珍重, 相約再見。接著是鎧陳為三十多位留下來的同學安排大湖之旅。大湖位於苗栗東南山區,以溫泉出名, 有風景之勝。我和有威褡 王文綺夫婦 的車子從竹小出發, 由她的夫婿廖先生駕車, 因擔心山雨路滑, 不便隨車, 祇有靠 GPS 導航, 但車上的 GPS 似乎失靈, 無法操作, 急的她到處求援, 但均不得要領, 最後拜託她在臺北的妹妹遙控, 一邊開車,  一邊指示路標, 就這樣, 行行復行行, 柳暗花明又一村, 終於排除萬難, 即時抵達大湖, 圓滿完成任務。有威說文綺 是他們同屆狀元, 在學術和事業領域, 卓然有成, 我相信她的成功, 除了自己的天賦和努力之外, 待人誠懇, 和做事認真和負責的態度, 也是因以致之。

大湖風景雖好, 可惜天空不作美, 滂沱大雨, 仍未歇息, 因近黃昏, 能見度已低, 無景可看, 祇有窩進旅館商店, 到處走走。 晚膳後, 隨即入室, 本想洗個溫泉浴, 消除整日疲憊, 無奈澡池安在室外, 祇見雨水滴哩答拉地從屋簷兩側飛下, 落進池裡及池邊, 令我無法沐浴, 故雖近咫尺, 卻如天涯, 從落地窗外望去, 整個澡池, 徒成飾物, 乃以周敦頤「可遠觀, 而不可近檞焉」自嘲。

隔日清早即起, 雨勢依然, 但見遠處山巒靄靄, 與近之青蔥樹林連成一片, 將雨中大湖, 調成水墨, 細看雨中即景, 饒富滋味。早餐畢, 分組行動, 粹烈引 學瑾, 冠英, 有威和我, 拜見他住在附近師父。靈山之內, 十步芳草, 必有仙人, 徐之師父, 乃南懷瑾傳人, 我等領教, 茅塞頓開, 受益匪淺。

10:00 許開拔, 赴棗莊。記得「徐蚌會戰」時, 也有一個「棗莊」, 共軍華東及中原野戰兵團, 在那裡吃下黃百韜部隊, 從此戰局逆轉, 國民政府被迫退守臺灣, 兩岸從此分隔。我們在棗莊明岑安排的餐館吃中飯, 整個餐廳, 客座滿盈, 餐廳部頗似電影「龍門客棧」中的格局, 全為木造, 分上下兩樓, 沒有雅座, 均為中庭大堂, 人榻其間, 可相互遙望, 亦可相互吆喝。菜色雖然多樣, 但均佐以紅棗, 紅棗甘甜, 又可去油, 滋潤補腎, 乃健身良品也。

下午參觀當地「陶瓷博物館」,  從陶瓷源起, 到生產, 到實用, 到藝術, 館內無不盡蒐, 能如此有系統而完整展現者, 實為罕見。參觀完畢, 我們便在附近購買土產, 所有「大湖之旅」的活動, 到 了3:00左右, 劃上句點, 完美結束。跟著是第二天晚上蔡世澤和徐粹烈在臺北設宴的款待, 將同學會活動掀起最後高潮。

餐廳名有點怪, 叫「鷹堡」, 位在中山北路, 以燒烤聞名, 但索費不貲, 蔡, 徐如此破費, 有些過意不去。冠英說他來過這裡多次, 緊急時刻, 卻找不到地方, 數次電話來詢, 學瑾揶揄, 冠英目前失業, 囊中羞澀, 能數次來此高檔餐廳, 真乎 ? 假乎 ? 冠英連忙解釋, 均乃新聞局請客, 且專車接送, 故知其名, 而不知其路。

7:00 許, 同學陸續出席, 小小餐廳, 頓時爆滿。蔡首先致歡迎詞, 並邀同學舉樽, 相互致意。接著, 冠英搶先講話, 還是再度向季眉公開道歉, 但講到一半, 發現李卻不在現場, 乃話鋒一轉, 大談同學陳年糗事, 如尿力比賽等, 他還是妙語如珠, 贏來滿堂喝彩。我由衷希望李季眉能不棄前嫌, 原諒冠英, 救他於倒懸。

第一道炭烤牛排端上, 果然香味四溢, 讓人不禁食指大動。這時 徐又新上臺, 別出心裁, 要同學跟個他背誦小學時唸的課文, 他唸前一句, 同學跟著後面句子唸, 全憑記憶, 雖然難免疏漏,但跌跌撞撞, 整篇文章, 均能背完。接著高捷被拱出來講話, 他說在學校時, 經常與冠英做壞事被抓, 但他總被打, 而冠英卻沒事, 他到現在還不明所以, 高和他老婆是很懂生活的人,臺灣及中國各地名山大川, 遍有他們的足跡。

第二道海鮮上桌, 每盤厚厚雪魚一大片, 足有磅重, 也足以讓同學大塊朵頤, 大呼過癮。輪到從芝加哥回來的精算師年智 發言, 他開始低聲細語, 但說到他對世澤老婆瓊英心儀的那段往事, 忽然變得激動起來, 並當場要求一親芳澤, 以償宿願, 嚇得瓊英花容失色, 到處閃躲, 我看年智想要如願以償, 再償宿願, 曷其難哉。

同學已被牛排和雪魚填飽, 等上羊排時, 已乏人問津。雖然同學興致未艾, 然時鐘已指向 10:30, 再過不久, 餐廳就要打烊, 孫老師趁勢邀請大家共唱「當我們同在一起」, 在歌聲中, 大家共道珍重, 相約再見, 竹小 50 年同學會, 至此曲終人散, 正式圓滿落幕。

走出中山北路, 清風徐來, 臺北夜景, 絢爛依舊, 有威意猶未盡,  我相信下次再辦同學會, 她肯定搶著第一個報名。這次有幸參加這次竹小同學聚會, 使我深切感到, 我們不但活在現在, 也活在過去, 在人生的歷程上, 一些前塵往事, 表面上, 看似過眼雲煙, 亦或無影無蹤, 但是, 突然間, 由於某種情景, 某些人物的出現或提示, 過去的回憶, 又會點點滴滴地在你眼前鮮活起來, 讓你平靜的心湖, 激起漣漪, 也撥動你的思緒, 讓你慢慢體會, 細細咀嚼…….。 我雖然不是竹小校友, 但卻能和諸位同學融成一片, 不分你我, 分享同樣的快樂, 真是與有焉
。 年輕人創造回憶, 老年人享受回憶, 我希望我們這批年輕的老人, 能有機會聚, 再度激起生命熱流, 在每個人的生命史上, 共同寫下嶄新突出的一頁。

《後記》

24 日午, 漢平又設宴款待我們旅美同學, 盛情可感, 在此另記。
此文應老婆要求而作, 且定上繳期限, 老婆令, 不可違, 然, 所苦者, 乃平日工作甚忙, 能夠挪出的時間有限, 故祇能囫圇吞棗, 匆匆就章, 倉促之間, 疏漏難免, 還盼諸君雅正, 是為至禱。


大軍 2011.5.6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愛的教育之二


         今天下午收到蔡武毅老師航空寄來3月26日同學會那天他所照的相片, 真是感動無比。他特別費心從通訊錄上找到我的地址, (相信也給別的同學寄照片了), 貼上精美的郵票寄出他的關愛心意。他的牽手謝慈雲老師也不遑多讓, 謝老師當天一看到我的名牌, 立即叫出我兩個弟弟的名字, 簡直不可思議。 我也當過十年老師, 但是所記得學生的名字不到幾個。他們賢伉儷和孫思嶠老師夫婦在同學會期間, 陪伴我們三天, 師恩浩瀚! 無以為報。我們是多麼幸運的一群!

明昭 2011.5.3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校長的叮嚀



校長的叮嚀
       我清楚的記得,三年級學期初,在早上升旗典禮後,高校長對我們說,“我雖然要離開你們了,不過你們會有一個新的媽媽 (陳校長),她會跟我一樣愛你們” (大意如此)。媽媽的愛是廣大無私的。我們這群附小的孩子,何其有幸,在兩位英明的校長媽媽的領導下,在附小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啟蒙教育。高校長的 “從根(基層教育)做起“ 的教育,和陳校長教我們的 “愛心待人,誠心接物,專心求知” 讓我們終身受用不盡。兩位校長的愛的教育墊定了附小紮實的教育基礎。

蔡老師矯正我們的步伐
       讀完四年級,蔡老師不再是我們的級任導師,由戴老師接任五六年級的導師。不過每天在升旗典禮上,還是會看到蔡老師。我們都要操著整齊的步伐走回教室。有好幾次,蔡老師糾正我的步伐。他會叫我的名字,然後指著我走錯的那隻腳,讓我改正我的步伐。這個小小的糾正卻大大地溫暖了我的心。雖然蔡老師不再是我們的級任導師了,可是他對我們的關心卻絲毫未減,還是和以前一樣!這是蔡老師的愛的教育!

戴老師的創新的溝通方法
       班上有一位同學的爸爸駐紮外地,經常不在家。媽媽讀書不多,無法簽家庭連絡簿。戴老師靈機一動,告訴那位媽媽,“如果他很乖,作業都做了,你就在家庭連絡簿上畫個圈(O)。 如果他不乖,你就打個叉 (X)。第二天他到學校,我會糾正他。“ 這個方法,適當地解決了一個看似無法解決的難題。這個創新的溝通方法是戴老師的愛的教育!

碧瑤 2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