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作文50+2] No55: 極速改變的時代 : 蘋果的崛起及台灣電子業的前途之一
請欣賞 ♫ Star Wars Soundtrack Medley III
對 全球大多數科技公司來說,今年(2012)的營運,只能用 「悽慘」兩字來形容。日本大廠 如SONY / SHARP/ Panasonic…等,都慘遭歷年來最大虧損。台灣 3D (DRAM / LED / LCD 面板) + 太陽能產業, 不是關門倒閉就是苟延殘喘。美國 PC 有關公司的Intel /HP / DELL / Micron.. 股價直落不止。連會員10億的臉書(FaceBook)今年股票才上市,如今股價已腰斬一半。
唯一例外的就是蘋果公司(Apple Inc.)。九月底iPhone 5 上市,光第一個週未就賣了500萬台 ,這還不包括線上預定的 200萬台。 在iPhone 5 產品宣佈前幾天,蘋果股價一度衝破 $700元大關 , 該公司市值高達 $660 Billion,是美國(世界)最值錢的公司,遠遠超過第二名Exxon 石油的 $400 Billion及第三名微軟(Microsoft)的 $269 Billion。 而且蘋果公司的股價比去年賈伯斯 (Steve Jobs )過世時還漲了80%。
公司營運不佳,當然全球經濟不景氣是主要因素, 但公司負責人,在景氣不佳時的決策/眼光,也許更為重要。
Warren Buffet說過: 「只有當退潮後,你才會發現誰是在裸泳」("Only when the tide goes out do you discover who's been swimming naked.")
-- 在景氣不佳時才能真正考驗 個人/ 公司或 國家領導人.
台灣電子工業40年來, 成也是「加工 +生產」 , 敗也是「加工 +生產」
2012-8-23「今週刊」有篇文章「誰殺了太陽能 ?」說出了台灣工業和商人「不能說的秘密」。
===============================================================
當太陽能從明星產業變慘業,連台積電都棄守茂迪,台灣太陽能產業為何六年燒光上千億元?一個太陽能廠前財務長的控訴,揭開台灣太陽能廠不能說的祕密。
「因為(進入門檻)簡單嘛,上、下游沒有人想去碰,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我們只是在這個供應鏈找一個位置卡位。」華宇光能董事長李森田很坦白,但他不是唯一這麼想的老闆,而是整個台灣太陽能廠業者都難脫這種思惟。
「這就是台灣太陽能產業的問題,短視近利。」曾經,這位前財務長看著太陽能廠坐擁千元股價,股王光環彷彿是一種興奮劑,讓整個太陽能產業的人都輕飄飄,「做太陽能太簡單了,籌到錢、機器買進來,設備廠自然會把技術教給你,機台投入生產,鈔票就這麼開始印了。」
一 切看起來很簡單,他進一步解釋,太陽能電池的製程和半導體很像,但難度只有半導體的十分之一,技術都握在設備廠手上,比起蓋一座晶圓廠要三百億元,「蓋好 一座太陽能電池廠,包括設備,只需要三億至五億元,三個月就可以開始生產。」對比晶圓廠、面板廠的巨額投資,蓋一座太陽能廠,輕鬆愜意。
蓋廠門檻低、快速量產,造就台灣太陽能廠畸形產業結構,一堆人搶著做競爭最激烈的電池模組製造與代工;然而,毛利高、技術難的上游原料與下游系統整合的品牌,卻沒人碰。
「你會覺得很好笑,我們寫在財報上的那些研發費用,全部都拿來擴產,真的用來研發技術的,一塊錢都沒有!」這是一位太陽能大廠前財務長的說法;這句話,就像利劍般,血淋淋地刺在當前太陽能產業全線崩潰的事實上。
太陽能產業裡,「有料、有獲利、就有漲停板」幾乎是致勝鐵律。「所以,每個人想的是如何quick rich(快速致富),誰在乎技術研發,根本沒有人在做這件事。」
=====================================================================
這個「不能說的秘密」也存在 3D 和 PC 產業。任何產業供應鏈都可區分為: 上 /中 /下游或 原料、零件、 設計 / 生產 / 銷售。
雖然「生產」因門檻低,毛利不高, 但相對投資風險也較低。因為每做一件物品,就有幾分錢進帳,積少成多也相當可觀。相對的,設計創新有可能一炮而紅,但十之八九都是泡湯.。銷售更是花大錢,廣告加店面加人員, 每天店一開, 白花花銀子就飛了出去 !!
這 就是: 101大樓內的「俏江南」vs.台灣夜市小吃,誰的投資風險高 ? 台灣商人是最聰明的 !!「大陸商人更厲害, 山寨版無處不有。」宏碁的施振榮,早年也曾進軍美國,但都是「鍛羽而歸」-- 最後的結論是 「做老二就好!」等市場確定後,再進入,以台灣成本最低的生產技術賺大錢.
這種投資方法在過去 30年來,幾乎無往不利 !! 這也是台灣豐厚外匯存底之由來。
歐 美的設計 + 台灣的生產 「或台灣接單, 大陸生產」再回銷歐美市場。此一循環 : 工廠大量生產 -->產品價格下降 --> 百姓購買更多 -->公司下單更大。如此完美的生產行銷組合, 使每一個人/公司/國家都獲得巨大的利益。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資充裕時代,但也造成世界資源被大量消耗。
全球資金汎濫造成2008年金融海嘯。生產行銷的完美組合被打斷,因失業造成百姓購買力減少,但工廠生產量無法減少。設備已存在但生產愈多虧損愈多 (原料上漲 / 成品賣價下跌); 不生產又死了自己,救了其他同行,最終只好大家一起死 !!
竹麟 2012. 11.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