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君母親的自傳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出身富裕門第的大家小姐,經歷國破家亡的苦難,在隨政府遷臺後的艱苦環境裡,與夫婿相互扶攜,為哺育子女奮鬥,腳踏實地的在三十三年任小學老師的年月裡,為新的家鄉貢獻,最後得而子孫繁盛,享受完滿的晚年。
有幸拜讀伯母的自傳,讓我有機會經由她的文字,從親歷其境的角度,走過民國以來北伐、抗日、勦匪、遷臺的重要歷程。伯母的文筆生動流暢,對周遭經歷的描述與我所熟悉的眷村成長經驗和我所知道長輩們來美依親(探親)的生活,都刻畫入微,真實貼切。她所描述面對日兵的恐懼,空襲的驚嚇震撼,橫渡黃河的驚濤駭浪,生死一瞬間,都是扣人心弦的章節。
伯母的父母都來自河南汲縣官宦世家,又有殷實家業,大戶人家的儀仗排場,風光體面。她的母親一身兼顧潘、袁兩家財務,雖然她的祖父吸食大煙且寵么兒揮霍,但不致家道中落,可證伯母母親的精明幹練與兩家的家業厚實。
伯母父親北大法律系畢業,出資為鄉里興學,與同窗共辦私立豫北中學。當年的知識份子,本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抱負,又有知識救國的信念,這種造福鄉梓的行動,似乎多有所聞。
軍閥割據,內亂迭起,伯母聽長輩告知「民國二十七年」直奉戰爭時,幸運的躲過一劫,沒有在家門口被砲彈奪去性命。前後兩次直奉戰爭分別為民國十一年和民國十三年,與伯母所述的年代 -- 「民國二十七年」不符。我猜想長輩記憶的年代不會錯,是軍閥爭戰你來我往,連傷民的戰爭,都讓百姓算不清楚了。
伯母出生於民國十五年,孩童時期正是北伐成功與全面抗戰之間的黃金十年。中國有短暫的喘息建設時間,也許河南地區也得有過幾個安穩的春節。我似乎可以臆想,鑼鼓喧天,劈啪鞭炮聲中,戶外瑞雪紛飛,年幼的三小姐穿著花棉襖與玩伴們,穿梭在點著明亮汽燈的重重廳房中的歡樂景象。
抗戰軍興,國軍不敵,汲縣迅速落入淪陷區。伯母父親雖身陷敵後,還是運糧濟助山區的國軍遊擊隊。覆巢之下無完卵,即便是殷實的大戶人家,雖然暫時能避入外國人的教堂、醫院,也難逃落難,家破人亡。祖父堅拒出任維持會會長,但是狼狽屈辱還是難以承受,不二年即悲憤而亡。抗戰勝利前一年,二叔在舉家逃難時,被日軍推入地窖中悶死。
在這段時間,伯母曾兩渡黃河。第一次是低水期,黃河風平浪靜。但過河之後,正是國軍在鄭州無奈破堤阻敵之處,哀鴻遍野,真是國家有難,生靈塗炭。第二次渡河正值六、七月漲潮,橫渡黃河驚濤駭浪,生死一瞬間。
伯母也有描述一日數起的日軍轟炸,「仰首觀望,目睹炸彈及機槍子彈,像冰雹似的自空而降,火焰四起,慘叫哀嚎 」命在旦夕。抗戰初期日軍轟炸機在我方天空,如入無人之境。抗戰後四年,我方得飛虎隊之助,才逐漸扭轉了劣勢。
即便日軍的殘暴的惡行,已是眾所周知。但是當我讀到伯母兩段敘述自己遭遇令人畏懼的日軍,「全身颤抖,朝日兵磕頭如搗蒜,哀求太君饒命」,「手指猛挖舌根,大聲嘔吐,表現逼真,日兵嫌髒而退」的情景,真叫人恨得咬牙切齒。
在自傳中有好幾處伯母以「太君」稱日兵。我最初不知其意,猜想可能是源自日本旗上的「太陽」。我在網路上搜索出處,也無結果。最後我就教一位現住芝城,曾生活在日據時代的本省籍長者,據他告之「太君饒命」是見到日軍時,求饒保命的通用語。我體會到自己何其幸運,從無需面對異族鐵蹄之下的屈辱。
八二三砲戰 為國捐軀三將軍 |
伯母由於戰亂就學僅斷續的六、七年,其餘皆賴自學。為添家計,伯母通過甄試,在百中選一的競爭中,成為小學老師。她個性爽直,勇於任事,任教苗栗中正國小,新竹朝山國小,香山國小,前後三十三年。她殷殷教誨,諄諄善誘,獲師鐸獎,實至名歸。
謝東閔擔任臺灣省主席之後,他倡導「客廳即工廠」運動,鼓勵家庭代工,擴大外銷,為臺灣帶來了經濟的興盛。部分眷村的人力也加入這個行列。與許多眷村家庭一樣,聖誕燈試亮、織毛衣、繡花曾經是劉家圍桌同歡的家庭作業,也為添補家計不無小補。
劉家在臺灣逐漸站穩腳跟,苦盡甘來。伯父母退休之後,慶幸子女有成,兒孫繞膝,往來海內外,多次中美、北美探親。竹幕掀起之後,伯父母也曾先後四次大陸探親,得歸故里,打掃先人塋墓,與四處家人團聚。
伯母大陸探親時有感「居住臺灣已五十五年,在家鄉只住了十幾年,臺灣才是我的家。難怪晚輩皆稱我為臺灣姑姑」。臺灣是伯母兒孫所在,自己也將終老臺灣,安享高年。
自傳附記,竹君的「長女感言」俱是肺腑之言。竹君感念父母的哺育之恩,是人之常理。她篇中提到的乳白色魚肝油與發沙的蘋果都勾起我鮮明的回憶。魚肝油特殊的氣味,益發彰顯它的昂貴,那張力飽滿呈圓滿弧形的乳白色液體,襯托在銀匙中,似乎真是仙丹妙藥。為求子女健康成長,魚肝油雖然昂貴,父母當然是勉力為之。走過城隍廟旁那連著幾間的水果店,它們都有相同的濃郁香氣,那擦得光亮,排列整齊的蘋果,日光燈下何其誘人。伯母買了一個,只給小姊妹分享,而苛扣自己。她不忘告訴小姊妹們,那遙不可及,堆在老家門前牛車上,讓街坊隨意拿取的蘋果是多麼香甜甘脆。讀到此處,怎不讓人眼眶含淚。
Music: 記憶 - ♫ - A Memory to Remember
年智 2014.3. 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