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 |
回顧自我有記憶開始,祖父尚不足五十歲,總覺得祖父治家嚴峻,仰之彌高,就像高不可攀的神,父母偕我們皆住外婆家,祖父住鼓樓前街,外婆住鼓樓後街,相距不遠,但我兄弟姐妹甚少到公館,偶而進門則噤若寒蟬,豈敢喧嘩,到祖父房間請安,筆直站立,也不可左顧右盼。三老身邊唯曹升隨侍左右,凡有事求教進言,需先經曹升稟告,因其是三老親信,眾僕之首,皆怕其三分,在街上或是天順糧行,必需稱他一聲二爺,但其遇到我們主子們,俯首垂手哈腰,必恭必敬,等我們離開,始能抬頭,古時之倫理階級,劃分清楚,決不可踰矩。
(四)歡度春節
民國伊始,社會昇平,兒時最企盼的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穿著漂亮的新衣新鞋,內外佈置煥然一新,廳上懸掛祖先畫像,桌上陳列祭品,處處洋溢著歡慶的情境,令人興奮不已。大年夜,除夕晚上,若碰上瑞雪紛飛,更令吾輩興趣盎然,因我們住外婆家,每年必赴祖父家祭祖辭歲 一家大小數人,由男佣提燈前導,踏雪緩行,更增加歡樂的氣氛,懷著興奮喜悅的心情,難得和堂弟妹歡聚一堂,用虔敬的心,參加一年一度肅穆莊嚴的祭祖儀式,更期盼得到祖父賜的壓歲錢,如此歡樂盛事,豈能不雀躍萬分。
抵達上房,燈火通明,(當年尚無電燈,但我家已有汽燈,燃汽油需打氣,亮度足比電燈,逢年過節,夜晚打麻將才用,是吊在天花板上的照明燈),祖父僅達知天命之年紀,彼時已稱老太爺矣,舉止行動,穩重嚴肅,因不運動,四肢不勤,醫藥不發達,五十多歲,已老態龍鍾,難怪古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卻言「人生七十才開始」,時代迥異,夫復何言。
祭祖開始前,祖父在內間更換禮服,由父、叔及曹升伺候,而後簇擁著,踏上紅氈至祭桌前,祖父拈香祭祖,適時鞭炮齊鳴,而後祖母、父、母、叔、嬸,堂兄、弟、姐、妹,依序祭祖辭歲,此時廳內煙霧燎繞,院內炮聲震耳,雙目幾睜不開,晚輩朝長輩叩首辭歲,年紀越小越磕得多,磕得暈頭轉向,連跪帶滾,姿態逗趣,眾人莞爾,祖父拿銀元賜壓歲錢,然後男僕女佣,排兩行向祖父母磕頭,行禮如儀後,領賞金而退。
(五)節前準備工作
太平盛世,首重春節,從腊月廿三祭灶開始,就要緊鑼密鼓準備年菜,佃農宰豬送菜,購買年貨,我家人丁興旺,需求量大,春節親友蒞府拜年,邀請午宴,必需預作準備,除家廚外,尚需請外廚到府料理,各樣菜餚、棗糕、肉包、饅頭,以及振濟乞食者之菜包乾糧等。而且正月需存半個多月的量,故需數日烹煮,彼時又無冰箱存放,所幸天寒地凍,氣溫恆在零下十度左右,菜燒好,放在廚房院裡,瞬間結冰,乃天然冰箱也。
烹調的那幾天,廚房院菜香四溢,庫房大案子上,擺滿菜餚,大缸裡盛滿包子饅頭,年初一起,拜年的族人親友,連日絡繹不絕,人來人往,杯觥交錯,飲酒作樂,時而傳來鑼鼓喧天及劈啪鞭炮聲,此乃舞獅,旱船、背裝、高蹺、雜耍來也。入夜街道兩旁的花燈,爭奇鬥妍,長長的龍燈,在龍珠率領下,跳躍翻騰,龍姿變化雄壯,令人目不暇給,這些玩意兒,每年必至我家門前獻藝,討領賞金,歌舞昇平的景象,至今猶令我回味無窮。
(六)外婆家世
外公袁府,祖籍山東省濟南府,外曾祖父官拜?品,高官厚祿,獲頒聖旨,因宦遊豫北,後定居衛輝,故家中珍藏聖旨、頂戴、花翎、朝珠、官服、玉樽、寶劍等清朝古物,偶而上樓,會細心打開各錦盒,一一欣賞,睹物即興起思古之幽情。逢春節上房即懸掛上兩代祖先之繪像,古謂之「影」,其畫功之精湛,色彩之炫麗,無與倫比,先祖肅穆之儀態,雖歷時近兩世紀,仍栩栩如生,緬懷先人之豐功偉業,令後代子孫敬仰。
八弟宏瀚、母親、我、父親、四妹福珍 |
外公生吾母及舅舅,時先母六七歲,舅舅三四歲,一子一女,乖巧可愛,外公疼愛有加,一時興起,雙手抱起稚子幼女,轉圈嘻戲,樂極生悲,不幸摔地不起而遽世,外婆僅廿四歲,未幾,舅舅也夭折,悲哉!可憐孤女寡母,相依為命,偌大家業,引起遠房族人覬覦,逼迫外婆再醮,外婆抵死不從,當時心身交瘁,又目不識丁,處境堪憐,幸虧外婆睿智,延師培植吾母讀書寫字,吾母天資聰穎,意志堅強,力求上進,數年後,舉凡文書、珠算、記帳、理財,無所不精,無需求人,唯不善烹飪女紅,自小佣人丫嬛伺候,何需動手,發號施令可也。
外婆為要有所倚靠,想仰仗祖父聲威,故先母稚齡時即與同齡的先父文訂,十六歲時祖母見背,吾母即于歸潘府,婚後仍居娘家,相距甚近,但豪門媳婦難為,晨昏定省克盡婦道,先父兄弟姐妹各三人,先父長子,名諱在民、仲民、惠民,母身為長媳,孝悌侍親,敦親睦鄰,甚具大家閨秀風範,閭里長輩莫不讚譽有加。
父母17歲生大姐,先後共生子女九人,其時尚無奶粉,先母俗務繁多,故皆雇奶媽帶大。
Music - ♫ - 隱形的翅膀 - 张韶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