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作文50+3] No 12 我的弟兄在那高山上 (一)


童謠 - ♫ 青海青

自 從美琦同學加入附小十六屆部落格編輯小組後,就不斷鼓勵大家投稿。對二十幾年未曾提筆的我來說,這真是一件難事。只好借花獻佛,呈現我們上一屆公正里同 學,也是家兄黃冠球醫師的「海外行腳義舉雲南紀實」的一篇文章與大家共勉之(編者註:因為文章很長,我們把冠球的文章分成三次刊登)。希望家兄以專業服務 他人的熱誠啓發更多的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黃冠國敬上

《序》

黃冠球醫師是竹師附小第十五屆公正 里畢業生, 也是第一位以狀元考取台大醫學院,  為國內知名胸腔科醫生。畢業後服務於台大醫院,後因自己的理想,毅然決然自己行醫,每年必花上大半時間到偏遠地方義診。目前駐脚於台東天主教聖母医院。自 從十年前,發現了艱難的雲南地區,每年必前往三次, 至今仍持續中。

《緣起》
對於地處邊陲的雲南,我有份偏愛。小學讀到國家號 召年輕人從事五大行業,如工程師、飛行員、土地測繪員、邊疆屯墾員等,我屬意「邊疆屯墾員」,便開始邀玩伴到草叢中打滾,為適應草莽榛狉之地。初中一年 級,我在圖書館借的第一本課外書是「滇緬邊境游擊隊」。高中讀了「異域」後,更是熱血沸騰、久難忘懷。

1984年,我以醫師身分參加普愛 會(現稱明愛會)在泰北的服務,因他們是來自雲南的弟兄。2003年,訪雲南麗江,得知怒江峽谷第一灣處有個天主教徒的村莊,我許下心願要去看我的弟兄。 2004年11月中,機緣成熟,熊旅揚的「大陸尋奇」電視節目報導雲南怒江峽谷的丙中洛,有位台灣去的熊烈老先生重建百年天主堂。

我聞訊 興奮不已,上網、打電話到雲南、花蓮,得知有一群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和瑞士奧斯定詠禮會的神父,在花蓮傳教50年之前,已在滇西北、西藏、四川等處耕耘了 70多年,播下的種子,在艱苦的環境中仍然迸放、成長、茁長。遂利用年假,我偕大女兒,以朝聖的心情,自助旅行前往怒江峽谷北端貢山縣丙中洛鄉。

《怒江簡介》
雲 南西北,靠近西藏之處,因億萬年前板塊碰撞,形成橫斷山脈縱谷,有風景幽美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大江並流,所謂「三江並流地區」,於2003年被聯 合國列為世界遺產。怒江峽谷在最西側,接壤緬甸,由西岸的高黎貢山(平均五千公尺高)和東岸的碧羅雪山(平均四千公尺高)夾峙而成。怒江北起自西藏,南流 至緬甸,改稱薩爾溫江,最後出印度洋。

從昆明搭夜臥車(汽車)至怒江峽谷南端的六庫,約600公里,13個小時,六庫接往北端的貢山縣城 約250公里,7個小時。六庫至貢山路段,幸虧2004年鋪了柏油路,由貢山續往北至丙中洛的44公里,也於2005年初通車,所有路段一遇下雪、大雨, 仍常見土石流而致交通阻斷。
原訂九日的行程,旅途中即耗去了四天,遇年假汽車不開,又滯留六庫兩天,真正拜訪貢山縣的丙中洛鄉、白漢洛村與迪麻洛村只有三日。回程時因雪、雨阻斷交通,在貢山、昆明各再滯留一日,但滯留的日子並未白費,仍有許多收穫,容後再表。

《丙中洛之行》
看似艱辛的旅程,只要是符合天主的旨意,天主自會玉成。行前一個多月,天主讓我認識了蟄居花蓮的熊大哥。

熊大哥是70歲的退休老兵,1958年為義而受迫害,抛家棄子,與父親熊烈老先生遠逃至台灣,直至1988年因兩岸解嚴,才得以歸鄉。熊大哥有五個姓虎的弟弟和四個虎家姊妹,彼此情深誼濃,是蒙有天主特恩的大家族。

五十年來,當地沒有神父、修女,由虎大弟擔任當地的教會領袖,在1992年不幸被山洪沖走後,由虎二弟Gi繼任貢山縣教會領袖,管轄縣內十五座堂區,並努力培育數名修士、修女。
因 時差關係,但全中國又統一時間,所以在貢山早上約八點才天亮,年初三早上十點鐘,我們由熊大哥在縣城的家出發,Gi親自駕駛一輛八年舊的四輪傳動車,載著 熊大哥、我和女兒先去(1)茨開總堂—耶穌聖心堂,該堂美輪美奐,原來是2002年才建成,由教友自己出工出力,連雕像、壁畫、屋頂畫也全由Gi的大兒子 一手包辦,聽說他並未受科班教育,全憑天賦自通。該堂並附設男女宿舍各一幢,因為負有全貢山區教友培育訓練的重責大任。

公路沿著怒江西岸 往北行,東岸可遙見依山而建的村莊,與(2)永拉嘎堂,2004年才建成。(3)捧當堂,1996~97年重建,舊址被充公蓋小學,小學與教堂之間,有一 高瘦的桉樹,人稱瑞士樹,是五十多年以前,神父助手—瑞士籍的夏普蘭先生手植。(4)雙拉堂,是熊烈老先生歸鄉後,以戰士授田證代金20萬元新台幣,於 1990年建成。

快至丙中洛觀光區時,有個關卡,每人要收費50元人民幣,我們幸虧前座坐了兩位藏族本地人,因此手揚閘開,揚長而過。至 此向右往下望江底,可見著名的怒江第一灣,由北而來的怒江在此連轉四個90度,形成一個“U”字型的大灣,十分壯觀,此即我2003年在麗江所見的照片, 一了心願,大灣上住有少數人家,原是痲瘋村,現已改稱關東村。甫過第一灣,馬上又見一個類似的壯觀大灣,稱為桃花島,島上有一村落曰札那桶村,若續往內陸 東行,則可至阿魯拉卡村,此即虎家大弟的家。通往彼岸桃花島有一美麗紅色拱橋,是1964年所建,彼岸之學子若要就讀初中,則要跨橋來丙中洛鄉。此時向左 望去,已可見怒江岸邊最大的一塊美麗坡地,此即丙中洛鄉,有人稱此地才是「香格里拉」。

我們不入鄉城即轉入一顛簸岔路到(5)重丁天主堂;若沿公路北行往西藏邊界處,尚有(6)尼達丹堂,(7)秋那桐堂,(8)初崗堂。因時間不允許只好期待日後再訪。

重 丁堂的鑰匙負責人是丁大媽,也到了午餐時間,遂在丁大媽家午餐。丁大媽的大名在許多旅遊報導中都提及,聲名大噪,遊客都來此一宿,已建有可容42人的民 宿,仍然不敷年假穿梭不息的遊客使用。丁大媽也算熊大哥的親戚,免費招待了我們典型的藏族餐:石板粑粑、豆腐乳、豬血糯米與花椒麵、蕎麥腸子、糯米板、大 米餅(耳塊) 、(犛牛)奶茶、包榖蕎麥酒等。雖是第一次吃,我很能入境隨俗,吃得津津有味。
餐後訪重丁堂,該堂正在大興土木,重修擴建中,據謂 當年(1905年) 「白漢洛教案」發生後,法籍任安守神父(Annet Genestier)到昆明告狀,清廷賠款,重建了白漢洛教堂外,並來到此雲南、西藏邊界,建了秋那桐堂和重丁堂,任神父親自駐守在重丁堂以防西藏喇嘛入 侵,1936年任神父逝世,葬於重丁天主堂側,繼任的瑞士籍艾明禮神父在墓旁種有三株瑞士板栗樹可常相陪伴外,其餘原有房舍、修女院均已遭摧毀,墳墓亦只 剩一坏黃土,若非熟人指引,無人知曉百餘年前的拓荒者、播種者,竟然如此悽涼孤寂。我心生不忍,特捐出三千元人民幣作修墳專款用。回程時,破車除了車窗搖 不起來、車門開不了外,也頻頻拋錨,最久的一次,30分鐘後才被威武的熊大哥啟動,我笑說:「車子怕您!」心中卻心疼要奔波轄區十五個教堂的天主僕人,仍 使用如此簡陋破車,據說此車是八年前,台灣老兵—熊大哥捐出7萬元人民幣買的,(現在國產車要10萬人民幣,日製三菱牌的四輪傳動車要30萬人民幣,但會 耐用得多。)可惜我亦阮囊羞澀,心有餘而力不足。事後我和昆明的虎家修士提及此事,他說Gi曾歷經煞車不靈、方向盤脫落…等重重危機而大難不死,只能說天 主尚要重用,時候未到也。據我了解,Gi與大兒子全力奉獻教會,家庭經濟是由女輩製作豆腐、釀藥酒來維持的。(待續)


黃冠球 2013. 7.21

1 則留言:

  1. 版主您好:
    很冒昧在此留言 越南堤岸高中同學會 在找老同學黃冠國先生(Stephen Huang) 是否能撥冗代為轉知與聯繫呢? 感激不盡 !!
    我的email及電話:stephenchow7@gmail.com 02-2731-8811 廖小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