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拒絕畢業的小子

在竹師附小第十六屆140餘位畢業生中,舍下包辦了兩位。而我這個火車頭更從附小幼稚園開始,前前後後將我們一家人,由竹師附小帶往北醫,而後又開進了榮總。如果連同堂弟、弟媳一共八位附小畢業生,加上短期就讀的堂妹及借讀半載幼稚園的小女,我們家族正好湊足十位附小人。無巧不成書的,在我服務單位中的一位工作伙伴也是位學妹,似乎我舉手投足間,無時不籠罩在一片附小的光環中。老同學聚會,常有人打探我們兩個冤家怎麼湊到一起的,說來也是拜「同學會」之賜。畢業十來年後,有人想在出國前再回母校看看,瓊英那時在台大當助教,我還在醫學院上課,自然而然的就當起聯絡人來,一場餃子會下來,總會有些善後事宜,斯時也,男未婚女未嫁,便……。絕的是向老爸老媽報備時,翻遍紀念冊,居然沒有她的照片與題辭,好在四年級兩人當上模範生時曾有個合影,而瓊英二姐更赫然站在我的後面。近日重翻「學校與家庭」,再度印證我家那口子名次常與我互有高下,而且愈到高年級功課愈是要得;即使今天她還不服「老」,硬把生統博士給扛了回來。


回想我倆同窗八年(包括幼稚園中班兩年),她雖非我日記中的「兇婆」,(註50年5月23日「張上鐘的位置對於他來說實在太不利了。因為他的前、後、左、右座,都是些兇婆,不論什麼時間張上鐘都有被打、挨罵的機會。…..班上的任何人從任何角度看去,他們那一個地帶永遠只有『戰亂』,而從未有太平的一天。」郭師批曰「什麼叫『兇婆』你又不是在罵人嗎?」),但數年下來大概也沒好好說上幾句話,多虧同學會為媒,不是青梅竹馬,居然緣訂三生。除了姻緣前定以外,多少年來,附小帶給個人的好處、影響數說不盡。比如還算標準的國語,換得病人恭維我台語道地;紮實的語文訓練,舞文弄墨雖不如郭冠英、吳鈴嬌出色,至少出任學生期刊(大專組冠軍)、醫學雜誌(金鼎獎得主)編務游刃有餘;四年級時華主任教我演講後,這輩子就很少上台怯場過;而多年來的自治幹部歷練,更讓我慶幸待人接物迄無太多失誤。

除了姻緣前定以外,多少年來,附小帶給個人的好處、影響數說不盡。比如還算標準的國語,換得病人恭維我台語道地;紮實的語文訓練,舞文弄墨雖不如郭冠英、吳鈴嬌出色,至少出任學生期刊(大專組冠軍)、醫學雜誌(金鼎獎得主)編務游刃有餘;四年級時華主任教我演講後,這輩子就很少上台怯場過;而多年來的自治幹部歷練,更讓我慶幸待人接物迄無太多失誤。

以往我曾讓兩個小孩捕捉泛黃照片中,爸媽的昔時影像,她們毫無困難的就指認出來。而我更驚訝於民國四十年代附小學童的穿著與神采,大家是那等的天真、無邪、祥和、自信。我們果真是「樣版」?是「選民」?我想半是自我期許,半是校長、老師的灌注、投入。當我重讀五、六年級的日記、週記、作文簿,看到郭老師一絲不苟的批改,我打心裡感動。自己多年來帶見習、實習、住院醫師,起初還改人家病歷病摘,最近常只落個簽名了事,實在愧對吾師。我還找出高梓校長、陳世慧校長署名的獎狀,上頭沒有當年習見的國父遺像及雙面國旗,完完全全是自家設計

(designer)產品,三十幾年前就能如此特立獨行,附小盛名其來有自。



還記得祖母在世時同我說,我入學前附小升學(省竹中)失利,不知該不該將我送入附小,特地請示過都城隍老爺,蒙祂老人家指點,讀附小沒錯,所以這輩子才沒錯過這早班車。

我五十年領三育兼優獎畢業,結果爆冷只考上竹二中,在眾人冷嘲熱諷中,陳老師、郭老師始終沒有喪失對我的信心,而陳校長對我們一家也一直疼愛有加。當年我賭氣也沒臉回母校領取畢業證書,所以在我眾多小學文物中,獨缺一紙畢業證明文件。年少時,我曾幻想有朝一日,要風風光光的從校長手中再接過這張證書。三十年過去了,我當然不再需要這張文書,但未曾畢業的感覺,反倒是如此的溫馨美好——一個拒絕畢業標記的小子,附小的點點滴滴,卻已渾然成為我生命中,不可割捨的一頁傳奇。

世澤 2011.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